西西河

主题:同样是系统集成设计,为什么喷运十不喷C919? -- 脊梁硬

共:💬835 🌺4972 🌵14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老兄真觉得运十能取得西方适航证?

更简单的运七,竞争对手只有意大利ATR和加拿大庞巴迪,西飞应用了大量MPC75项目学来的技术,不断改进,最后改出来新舟60,新舟600,拿到什么西方适航证了?基础设计在那摆着,绝对不可能,否则西飞也不会吃饱了撑的搞全新的新舟700,继续魔改运七不就得了?

运十这项目拿战斗机打个比方,成都所超越沈阳所是因为歼七三吗?不是,而是因为歼十。就算沈飞能把歼八改到Z,对于沈阳设计四代机也帮助不大,沈飞缺的是独立设计三代机的经验,不是二代机。现在要是有人跑出来说沈飞落后了,是因为歼八三被粗暴下马,需要反思,老兄会不会笑掉大牙?运十其实就是客机的歼八三,自力更生的路线正确,但路线正确不代表这项目值得投资,不过楼上不是有人都喊出来了吗,否定运十就是否定正确路线,所以就是大错特错。。。

当时的中国根本不缺运十同档次飞机的经验,轰六接近八十吨,运八是六十吨,运十是一百一十吨,运十就是在运八轰六的五十年代水平上继续打转转,提升不大,而前两者西飞都走过一遍了。当时中国最缺的是歼十这样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能大幅提升设计水平的项目,就算要付代价也要在一个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项目上付代价,而不是在一个极为落后的项目上打水漂。ARJ21固然并不先进,但也不算落后吧,要是能早十年出来更不算落后吧。

客机领域80年代这样的项目就是德国人送上门来的MPC75。但因为放弃了自力更生的路线,这个机会没抓住,很可惜。可这不等于放弃运十就是错误的。ARJ21就是MPC75重生,错误的是应该早十年上马ARJ21或者继续坚持MPC75,而不是下马运十。幸运的是西飞在MPC75项目里培训了大量人员,而且把MPC75项目中学来的东西改进运七积累经验,现在西飞系成为大飞机的主力。

而且80年代中期形势已经很明显,MD80/737classic/A320这三种干线客机的相继出现,很明显干线客机就是七十吨的水平,支线客机就是四十吨的水平,还用上百吨的运十练手纯粹自找麻烦。

另外挑两个小刺,波音的网站说的,最后一架民航707是78年交付,不是88年。至于空客,技术上从来都没落后过,A300是第一架采用超临界机翼的客机,A320是第一架采用全电传的客机,跟运十毫无可比性。

通宝推:浣花岛主,金口玉言,故乡在喀什,p47109,老老狐狸,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