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左传》人物事略28:甘带——王又兴之 -- 桥上
《庄十六年传》:
初,晋武公伐夷,执夷诡诸。蒍国请而免之。既而弗报。故子国作乱,谓晋人曰:“与我伐夷而取其地。”遂以晋师伐夷,杀夷诡诸。周公-忌父出奔虢。惠王立而复之。((p 0203)(03160601))(033)
我的粗译:
早先,晋武公(曲沃伯,曲沃武公)去进攻“夷”,抓住夷诡诸。因周王室大夫蒍国为此人求情,就把此人放了。但此人回去后并未报答蒍国,所以,到我们庄公十六年(公元前六七八年,周僖王四年,晋缗侯二十七年、晋武公三十八年),蒍国作乱,对晋人说:“与我伐夷而取其地。(跟我去进攻“夷”,那里的田地就归你们了。)”,于是他指挥一支晋军进攻“夷”,杀掉夷诡诸。周王室那时执政的卿士周公-忌父逃往虢国,等后来惠王即位才把他请回来。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于“惠王立而复之”之后注云:
惠王恢复周公忌父之位当在后,此是探后言之。鲁桓十五年《经》书桓王崩,庄三年《经》书葬桓王,自此以后,周有庄王,又有僖王,其崩、葬皆不见于《经》、《传》。据《史记》,惠王立于明年,则周公忌父之复位在明年。此与命曲沃伯为晋侯为两事,旧本合为一《传》,今别出之。
“晋”——“绛”——“故绛”(杨注:晋国,武王子唐叔虞之后。),推测位置为:东经111.55,北纬35.73(曲村,成六年迁新田)。
“虢”——“上阳”——“焦”推测位置为:东经111.21,北纬34.76(李家窑-虢国故城遗址,虢城的东北隅即是焦城)。
“虢”——“下阳”推测位置为:东经111.12,北纬34.79(平陆-张村镇-太阳渡村东南,下阳遗址)。
“曲沃”——“新城”——“下国”推测位置为:东经111.24,北纬35.31(闻喜县-上郭村东偏南,上郭古城址)。
“夷”(杨注:夷,采地名。文六年《传》晋蒐于夷,即此地。今地阙。至隐元年《传》“纪人伐夷”之夷,则为国名,与此非一。夷诡诸,周大夫,以采邑为氏。《积微居金文说》卷七谓夷为姜姓国。),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3,北纬35(黄河北,南阳某处)。
《庄十八年经》:
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日有食之。((p 0205)(03180001))(033)
《庄十九年传》:
初,王姚嬖于庄王,生子颓。子颓有宠,蒍国为之师。及惠王即位,取蒍国之圃以为囿。边伯之宫近于王宫,王取之。王夺子禽祝跪与詹父田,而收膳夫之秩,故蒍国、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作乱,因苏氏。秋,五大夫奉子颓以伐王,不克,出奔温。苏子奉子颓以奔卫。卫师、燕师伐周。冬,立子颓。((p 0212)(03190201))(033)
我的粗译:
早年,妃子王姚得到庄王(周庄王)宠爱,生下子颓(王子颓),由蒍国担任他的“师”。到我们庄公的十九年(公元前六七五年,周惠王二年,卫惠公二十六年,郑厉公二十五年),子颓的侄子惠王即位后,竟夺取蒍国他们家“圃”用作“囿”。又因为边伯宅邸靠近“王”(周惠王)的宫室,就被这位“王”抢走,子禽祝跪和詹父的田地也被“王”抢走,还有“膳夫”(石速)的俸禄被“王”取消。于是蒍国、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一起作乱,拉了苏家作外援。
这年秋天,那五位大夫奉着子颓去进攻“王”,没打胜,就逃往苏家的主要采邑“温”。然后苏家族长苏子奉着子颓逃到卫国。卫国和燕国(南燕)派部队去进攻“周”,战胜以后,这年冬天,他们立子颓为“王”。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曰:
冬至在去年闰十二月十一日甲子,此年建丑。
杨伯峻先生注“日有食之”曰:
无《传》。不书朔与日,杜预依桓十七年、僖十五年《传》例,谓“官失之”。此相当于公元前六七六年四月十五日之日全食。《元史?历志》云:“周正当在五月壬子朔,入食限,《经》误‘五’为‘三’。”盖误以建丑为建子,又月之大小有误,非“误‘五’为‘三’”。陈厚耀《补春秋长历》驳《元史》郭守敬说云“《经》明书‘春三月’,则非‘夏五月’可知”,甚有理。朱文鑫《天文考古录》、何幼琦《历术推步简述》亦以为周五月,何且以为壬子朔,王韬则以为四月壬子朔。(云:“足证前人之推算,亦颇核实。”《公羊传》以为食晦,《谷梁传》以为夜食,皆臆测之辞,)实则全食在十六时二十二分,尽在昼中,中原可见。
杨伯峻先生注“王姚”曰:
王姚,庄王之妾。王之妻妾通以王字与其母家姓连言;王姚,姚是其母家姓。
杨伯峻先生注“子颓有宠,蒍国为之师”曰:
之作其用。宋-程公说《春秋分纪?职官书》一引《周礼?地官?师氏》职以相证,恐不合。盖师氏掌以媺诏王,以三德教国子,此则蒍国仅为子颓一人之师耳。
杨伯峻先生注“惠王”曰:
惠王,庄王之孙。僖王(《史记》作釐王)之子,《史记》云名阆,《世本》、《国语》韦《注》及皇甫谧《帝王世纪》均云名毋凉,盖阆即毋凉之变音。惠王即位于去年。
杨伯峻先生注“取蒍国之圃以为囿”曰:
别言之,圃与囿有别。圃种菜蔬果蓏,以篱笆围绕之;囿畜养禽兽。囿大圃小。然僖三十三年《传》云:“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云云,可见囿亦可名曰圃。
杨伯峻先生注“边伯”曰:
边伯,周大夫。盂鼎铭(有)“惟殷边侯田”(一语),刘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卷二引《路史?国名纪》谓边为商时侯国。(此边伯或其后裔。)此说不确,参陈梦家《卜辞综述》。
杨伯峻先生注“王夺子禽祝跪与詹父田”曰:
子禽祝跪,杜《注》以为二人,误。下文云:“蒍国、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作乱”,又云“五大夫奉子颓以伐王”,五大夫即蒍国等五人,若以子禽祝跪为两人,则六大夫矣。杜预自圆其说云,“石速士也,故不在五大夫数”,亦无据。《国语?周语上》云:“边伯、石速、蒍国出王而立子颓。”又云:“王子颓饮三大夫酒。”则石速亦大夫而非士。《传》文于子禽祝跪与詹父间著一“与”字,正恐读者以为皆是二字名而误分为三人也。说参于鬯《香草校书》。詹父已见桓十年《传》。《周礼?太宰》“以八柄诏王驭群臣”,六曰“夺以驭其贫”,孙诒让《正义》引此文云:“亦为夺其田禄耳,非必尽没其家财也。”孙说恐非。若然,则与下文“收秩”意复。夺其田未必尽没家财,则当如隐十一年《传》取苏忿生之田。
杨伯峻先生注“而收膳夫之秩”曰:
膳夫,官名。《周礼?天官》有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秩,俸禄也。膳夫即下文之石速。此言膳夫,下言石速,盖变文。
杨伯峻先生注“因苏氏”曰:
隐十一年《传》叙桓王夺苏忿生十二邑之田以与郑,苏氏或因此不满王室。
杨伯峻先生注“秋,五大夫奉子颓以伐王,不克,出奔温”曰:
温为苏氏邑,成十一年《传》云,“苏忿生以温为司寇”,则温为苏氏始封邑。故僖十年《经》云“狄灭温,温子奔卫”,而《传》作“苏子奔卫”以邑言之则曰温子,以氏言之则曰苏子,一也。《周本纪》、《年表》及《卫》、《燕世家》均谓惠王奔温,但以《左传》文义言之,奔温者似是五大夫。
杨伯峻先生注“卫师、燕师伐周”曰:
《卫世家》云,“二十五年,惠公怨周之容舍黔牟,与燕伐周”,则卫之伐周,由于泄助黔牟之忿。又《燕召世家》云:“庄公十六年,与宋、卫共伐周惠王。”据此,似伐周惠王者,除燕、卫外,尚有宋国。但《左传》不言宋国,且《十二诸侯年表》云“惠王二年,燕、卫伐王”,亦不言宋。《卫世家》述此事只云“与燕伐周”,独《燕世家》有宋国,恐史公之偶疏。又史公以燕为北燕,杜《注》则以为南燕,北燕路远,恐南燕也。北燕-姬姓,南燕-姞姓。《史记》不列南燕于《世家》,而混两燕为一。
杨伯峻先生于此“冬,立子颓”之后有注云:
《国语?周语上》及《史记?周本纪》、《年表》、《燕召世家》、《卫世家》所述与《左传》同。
“温”——“苏”(杨注:温,周王畿内之小国,当在今河南省-温县稍南三十里之地。#温,在今河南省-温县西南三十里。会于温,《经》文未书,盖书“盟于瓦屋”可以包括之。#成公十一年《传》云“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以温为司寇”,则苏忿生乃周武王时司寇而受封于温者也。温即隐公三年“取温之麦”之温,故城在今河南省-温县西稍南三十里。依庄公十九年《传》观之,温于庄公十九年仍为苏氏邑。以金文证之,如敔簋铭云“王赐田于[含攵]五十田,于旱五十田”,则此所谓温田者,亦王田之在温者耳,非以其全邑与郑,故温仍得为苏氏邑。#温为苏氏邑,成十一年《传》云,“苏忿生以温为司寇”,则温为苏氏始封邑。故僖十年《经》云“狄灭温,温子奔卫”,而《传》作“苏子奔卫”以邑言之则曰温子,以氏言之则曰苏子,一也。#温,今治西南,湨水所经。),推测位置为:东经112.93,北纬34.91(温县城西16公里处的招贤乡-上苑村北地,温邑故城平面呈方形,东西长400米,南北宽近400米)。
“卫”——“殷虚”——“朝歌”(杨注:卫,国名,姬姓;文王子康叔-封之后。传世有康叔丰鼎,丰即封。“卫”字卜辞多见,足见其地名早已有之,金文亦有,字形不一。此时卫国都朝歌,即今河南省-淇县治。戴公庐曹,今河南旧滑县治(新治已移至道口镇);文公迁楚丘,今滑县东六十余里;成公迁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于春秋后十三世二百五十八年,为秦二世所灭。#此时卫国都朝歌,即今河南省-淇县治。#邶、鄘、卫,本三国,所谓三监,三监叛周,周公平定之,后并入于卫,故季札只言卫。邶在今河南-汤阴县东南约三十里。鄘在今河南-新乡市西南约三十里。卫国都城即今河南-淇县,故朝歌。此三国之地本是殷纣王畿。其地域与分合可参陈启源《毛诗稽古篇》卷四及孙诒让《籀[亭-丁+冋]述林》卷一《邶鄘卫考》、卷九《康侯鼎拓本跋》。#朝歌,今河南-淇县。#杜《注》:“《康诰》,《周书》。殷虚,朝歌也。”今河南-淇县治。濬县出土沬司徒[匕/矢/辶]簋铭:“王来伐商邑,(诞)令康叔鄙于卫”,可证殷虚之封。),推测位置为:东经114.19,北纬35.61(淇县-摘星台周围,闵二年——前660,狄入卫)。
“燕”(杨注:燕有二,一为北燕,《史记》有《燕召世家》者是也。此为南燕,孔《疏》云:“南燕国,姞姓,黄帝之后也。(始祖为伯儵。)小国无世家,不知其君号谥。”南燕国国都故址,据《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约四十五里,俗呼为城上。#此燕不知是南燕否。若是,则南燕尚存。然自桓十三年以后,南燕已不见于《经》;自庄十九、二十年后,亦不见于《传》,恐此是北燕也。),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4.37,北纬35.25(南燕,延津县-司寨乡-大城村南古胙城)。
下面是五大夫奉子颓以伐王相关地点天地图地形图标注:
《庄二十年传》:
二十年春,郑伯和王室,不克。执燕仲父。夏,郑伯遂以王归。王处于栎。秋,王及郑伯入于邬。遂入成周,取其宝器而还。((p 0214)(03200101))(033)
我的粗译:
下一年,我们庄公二十年(公元前六七四年,周惠王三年,郑厉公二十七年),春天,郑伯(郑厉公)出面调解周王室的冲突,但没成功,他就把南燕国君燕仲父抓来扣着。这年夏天,郑伯把“王”(周惠王)带回自家地盘,让“王”住到“栎”。这年秋天,“王”和郑伯进驻“邬”,随即攻进“成周”,抢了那里的“宝器”回去。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燕仲父”曰:
服虔、杜预皆以燕仲父为南燕之君。《史记》以为北燕臣,恐不确。
杨伯峻先生注“王及郑伯入于邬”曰:
据隐十一年《传》,邬为王所取郑邑。
《隐十一年传》:“王取邬、刘、蒍、邘之田于郑,而与郑人苏忿生之田——温、原、絺、樊、隰郕、欑茅、向、盟、州、陉、隤、怀。”((p 0076)(01110501))(010)。
杨伯峻先生注“遂入成周”曰:
据二十一年《传》,王子颓在王城,成周在王城东。
“周”——“王城”——“周宗”——“郏”——“郏鄏”——“京师”——“京師”——“雒邑”(杨注:京師指洛邑,此时周室都洛邑。京本周祖公刘所居之地名,《诗?大雅?公刘》“笃公刘,于京斯依”是也。其后镐京、洛邑俱亦称京,亦犹绛本晋国所都,其后迁新田,新田亦称绛;王充《论衡?正说篇》所谓“本所兴昌之地,重本不忘始”也。京复称京師者,周人于地名之下往往加師为称,亦犹《召诰》称洛,《洛诰》称洛師。師,金文作[帥-巾]。《小臣单觯》有成[帥-巾],《小臣[言速]簋》有牧[帥-巾],《左传》庄九年亦有堂阜,皆可证。《克钟》有京[帥-巾],当即京師,故知经典古文字作“[帥-巾]”者,汉代经师或读之为師,故有洛師、京師之称。说详杨树达先生《积微居小学述林?驳公羊传京師说》。#宣三年《传》王孙满之言曰:“成王定鼎于郏鄏。”据《尚书》,武王亦无经营雒邑之事。成王之营雒邑,先卜其地,则迁鼎恐亦非武王事。一九六二年出土何尊为成王五年器,云:“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又云:“唯珷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帥-巾+立/(亏-二)]民。”似武王早有迁筑王城意,成王不过秉承父命而行。昭二十八年《传》言:“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古人常以成王事归武王。雒邑即成周,在河南省-洛阳市西南。京相璠云:“郏,山名;鄏,地邑也。”《太平寰宇记》谓邙山即郏山之别名。#郏音夹,以郏山得名(郏山即北邙山),即郏鄏,又曰王城,今河南省-洛阳市。#今河南省-洛阳旧城西部即王城故址。自平王东迁至景王,十一世皆居此。敬王迁成周,王城废。至王赧复居之。详顾栋高《春秋大事表》。#郏鄏即桓七年《传》之郏,周之王城,汉之河南,在今洛阳市。《楚世家?索隐》云:“按《周书》,郏,雒北山名,音甲。(鄏谓田厚鄏,故以名焉。)”#沈钦韩《补注》云:“《续志》:‘河南县东城门名鼎门。’《唐六典》:‘东都城南面三门,中曰定鼎。’韩愈《送郑十校理序》:‘席定鼎门门外。’是古人犹以成王定鼎之事名城门也。”#王城在今洛阳市西北隅。#沈钦韩《补注》云:“周宗言周室也。”),推测位置为:东经112.43,北纬34.67(洛阳-西工区为主)。
“成周”(杨注:成周,《尚书?洛诰?序》所谓“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者是也。其后迁殷之遗民于此。故城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约四十里,偃师县西约三十里。#杜《注》:“子朝之乱,其余党多在王城,敬王畏之,徙都成周。成周狭小,故请城之。”),推测位置为:东经112.48,北纬34.69(瀍河两岸)。
下面是“王城”和“成周”位置在天地图地形图上的标注,“王城”位置依据的是《考古》1998年第3期发表的平面图;“成周”位置依据的是蔡运章先生的观点,见洛阳市旅游局官方网站的报道;因为我所见未必全面,兼之手潮,此图或有不准确之处,不过大致轮廓应该不错:
“郑”(杨注:鄭(郑),国名,姬姓,周宣王母弟桓公?友之后。卜辞常见奠(鄭)地,有“矦奠”“南奠”“北奠”“多奠”“奠臣”诸词。又有一片云“巳(祀)奠河邑”,则地当在今郑州市南、新郑县北。西周彝器又有奠虢仲鼎、奠虢仲簋等。是则郑地早已有之。桓公初封郑,在今陕西-华县东北。据《郑语》,寄帑于虢、郐之间。武公因取而都之,即今新郑县。春秋后又六世九十一年为韩所灭。近年出土之哀成叔鼎则铸于郑亡后。?史记?有世家。),推测位置为:东经113.71,北纬34.40(郑韩故城)。
“栎”——“櫟”(杨注:栎为郑之大都,即今河南省-禹县,在郑都西南九十里。)推测位置为:东经113.47,北纬34.16(栎——历,约等于禹县老城。只有战国遗址,近方形城,东1600,西1750,南1850,北1500。战国:韩)。
“邬”(杨注:邬音乌。刘邑在今河南省-偃师县南,邬又刘之西南。#据隐十一年《传》,邬为王所取郑邑。#邬在今河南-偃师县南。又见隐十一年《传》并《注》。),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2.7,北纬34.5(缑氏西南)。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4
🙂《左传》人物事略28附:天王居郑1/6 13 桥上 字8534 2017-05-22 07:47:35
🙂《左传》人物事略28附:子颓伐王2/2 17 桥上 字17855 2017-05-21 06:32:55
🙂这青铜器真精美。 1 老老狐狸 字0 2017-05-21 10:16:30
🙂《左传》人物事略28附:子颓伐王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