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棉妈论语别解 -- 王小棉她妈

共:💬190 🌺1176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四)

【原文】?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出名。这个人也很厉害,想要进一步了解他的人可以自行百度然后献上膝盖和头盖骨。他也带了自己的学生,后文有表述。

这段话该怎么理解?我认为要正确理解这段话首先要确定曾子这话时以什么身份对谁说的。通常人们都认为这是他作为孔子的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说的这些话,所以解来解去最后也没定论。我认为这段话是曾子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对自己的学生说的。

他跟自己的学生说“我每天都要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为上位者谋划做事是不是全心全意呢?同朋友们的交流是不是做到诚实不欺呢?我作为老师传授给学生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我自己是不是先践行了呢?”

为人谋,这个人,当为上位者,曾子在卫国当过官,曾经被齐、楚、晋等国争着给官,更别提鲁国了。后来回鲁国虽然没有接受实质的官位,但国事顾问的职位是跑不了的。所以他的为人谋都是人家来问的大事。啥是大事呢?大事就是决定国家走什么道路,制定方针政策要依据什么样的原则。至于技术层面具体怎么做,是下位者小人们关心的事情,都是小事。

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曾子自问我替别人出谋划策是不是做到“忠”字了呢?

文革的流毒之一是让人们对“忠”字产生了反感。天天喊月月喊年年喊是一种超限刺激。就跟一个人爱吃蛋糕那也得时不时吃吃才是美味。逼着他天天月月年年吃试试?

其实“忠”真是一个好字!

王凤仪老先生自认得道,他总说自己是从“忠”字门入道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为道德的八门。

忠是什么?忠是全心全意为上位者的思想。也就是对待君上应有的思想态度。全心全意,就要毫无私心,毫无偏颇,不参杂任何私心杂念。比如给上位者提建议的时候如果想着“我提了这条建议会不会对我有什么好处啊;我提出这条建议会不会给我带来什么祸端啊;这个建议实行了对我会有什么影响啊”,这些就都是私心杂念。

“忠”的具体表现就是替别人做事就全心全意为别人好,不虑及自身的荣辱得失。

说魏征是忠臣,就是说魏征应聘了谏官的职位人家就做好本职工作。看见听说皇上有些事做得不靠谱就赶紧去劝,不考虑自己说了皇上会不会高兴,惹急了皇上会不会丢官没命。

下面解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句话。简单翻译就是“我和朋友来往的时候说话做到诚实不欺,办事做到言而有信了吗?”

信,是古人的一种重要的道德观念。论语里内涵更是宽泛。信,言可复也。可以理解为说过的话都可以复盘。怎么叫复盘?一是你要承认你说过的话,二是你说过的话经得起检验,经不起检验就是说谎骗人,三是你答应了给人家办事就要兑现,不兑现也是说谎骗人。如果是国君的信,还要加上制定的规范或者颁布的法令不能轻易更改,才能取信于人。

与朋友交往所要遵循的“道”就是一个“信”字。前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两人交谈的话都是真话才能不亦说乎。要是有朋自远方来,假话连篇,跟他讲话不但啥也学不到,反而会因为他的假话更迷惑,那就变成“不亦气乎”了。在一个朋友交往,你总说了做不到,那朋友也没得做。

古人一根筋,交代过的事情朋友答应了他就当做一定会做到,下面他该做其他的事情了。“朋友,我把背交给你了!”,然后,如果作为朋友答应了守护他的背却没有做到,那就再没有然后了。除非那个朋友为了他的背也失去了生命。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如果答应过的事情做起来发现违背了“礼”违背了“仁”,作为君子也不能非要把这话兑现不可。非要兑现,就是“硁硁然小人哉”了!

那要怎么办?夫子早就说了,最好是不轻易作出承诺。君子慎言,君子敏于事而讷于言。否则就是“苟轻诺,进退错”。做了不仁不义,不做就是失信。

第三句“传不习乎?”通常论语读本的解释都是“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南怀瑾老先生《论语别裁》中的解释稍微靠点谱,他把这句解释成“老师教我如何去做人做事,我真正去实践了没有?”。

我认为如果按照前文所说曾子是以老师的身份讲这个话的话,那这句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曾子自我检查“我作为老师传授给学生的为人处世之道我自己是不是先践行了呢?”,也就是曾子作为老师,在检讨自己有没有以身作则,光说不练。

这里的“习”,和开篇的“学而时习之”的“习”是一样的,就是实践的意思。《论语》在这里又一次强调了“习”的重要性。

曾子的这段话非常有名,以至于网络经常有改编的段子流行。

云南一中学就曾悬挂横幅“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后来网友又增加一段“吾日三省吾身:白否?富否?美否?否!滚去学习!”以示励志不能光管男生不管女生。

网上也有据此改编的职场段子“吾日三省吾身:升官否?发财否?有美女否?否!滚去干活!”

段子是娱乐,大家一笑而过。

但这段话如果改改写在纸上一个人每天睡前看三遍亦无不可:为单位工作尽心了吗?为客户服务尽力了吗?是否有成果?”

或者内容改为:我对所承担的工作是想做到最好了吗?手头的工作足够努力了吗??领导对我满意吗???

总之,做人就是应当时刻反省自己:工作的动机是否够“忠”字?,工作过程是否够“信”字?至于工作结果,这个时候反而不重要了,结果就在那里,要以平常心对待。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再有事业不成功的人尤其该把“吾日三省吾身”这几个字当做座右铭。即便做不到每日三省自身,每周总该做到吧?凡有问题要先找自己的不足。一个人整天看到的都是自己的不足,那一定会进步。进步到一定程度,事业就会成功。

事业不成功的人常犯的毛病就是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

跟别人比懒比滥,哪里会进步,这种心态下只能是退步,所以一个人要时时反省自己的不足。一个人若整天想着怎么改正自己的缺点,就没时间去盯别人的缺点了。

一个人若是不会反省,就不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不知道哪里做的不够好就不知道从哪方面提高自己。盯别人身上的不足是给自己的偷懒找理由。

每年晒完年终奖都会有一波人辞职。某些人辞职的理由就是自己的年终奖太少了,老板不公平。其实这些人就没想过老板为啥不怕他们辞职?有些人一厢情愿地想着说某些人还不如我干活多呢,年终奖竟然比我多。不行,我生气,这个不公平。找下家!我要换个公平点的工作环境。他就不想想也许人家还做了许多事情他不知道。

总之,如果一个人永远不知道反省自己的不足,永远盯着别人跟自己比奖金,那么,可以想见的未来永远都是“人家年终“奖”,他是年“终”奖。”职业道路越走越窄!

通宝推:未知如之何,mezhan,時千峰,三笑,陈王奋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