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伪球迷看球 -- 沉睡的天空

共:💬95 🌺2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97年,变局 寒冰

虽然96年中国足球再次遭到重创,但是97年的甲A还是顺利开幕,而且从观众的热情来看,丝毫不见减退。中国足球还是一片繁荣景象,不过也就是这一年,甲A的格局开始大变化。

首先是郝海东离开八一转会大连,大连队中场有两瑞典外援,后场有近国家队的防线,再加上中国最佳前锋郝海东,大连队已经成为一支超级劲旅,虽然在最后一轮被上海破了不败金身,但是在联赛的积分上大连绝对是一路绝尘,第二年大连队又引入内梅切克这位超级中场,使得大连队成为甲A的神话,只是大连的独霸也使得中国大部分没有足球队的地区对甲A的兴趣日益下降,毕竟对于大多数没有家乡球队的人来说,更希望看到激烈竞争到最后一刻的联赛。当然,这不能说是大连的问题,在那时,也只有大连队在对外比赛中打出了中国球队的威风。(其实外援也要给点时间,比如说内梅切克被公认为最出色的外援,但是在第一场比赛中却完全看不到这点,许多媒体还认为是水货,这和媒体记者的素质一般有关,也和球员水土不服有关,一些球队外援一到就让其上场,这样很难显出特点。)

相比大连,上海就逊色许多,尤其是在外援上,单论国内球员的素质,上海和大连相差无几,但是在对外援的引入上,上海就有些乱套,96年引入的佩雷斯应该是当年最好的外援,技术意识一流,就是和瑞典外援的硬朗防守比,有些偏重进攻,但是这并不是不能弥补的,当时有范志毅在,他在中场完全可以弥补这点缺陷,但是上海队的思路有些混乱,一心想找比佩雷斯更好,名气更大的球员,却没有考虑到是否适合自己球队的特点,找来的虽然名气越来越大,但是都是纯技术球员,而且表现不佳,与其如此,还不如留下佩雷斯,他的意识潜移默化完全可以把上海球员提高一个档次,即便当年不能夺得冠军,但是上海队却完全忽视了这点,盲目的追求高知名度,喜欢噱头,华而不实,这直到阿尔贝茨的引入才改变了这点。即便是教练也是一样,当年斯托伊科夫表现不佳,换上了脾气倔强的老头安杰依,申花队一时就好象焕发了青春,但是盲目的追求高名气,又换上了墨里西、拉扎罗尼,这些教练除了名气大外,都不适合上海足球,而后来的彼得上海却又不能放手信任。结果申花只有在本土教练上得到了两次冠军,而大连和山东却有多次是在外籍教练指挥下得到冠军,对比引进外籍教练最多最早的上海不能不说是个讽刺。

而与上海相对的是,这年北京引进的三个火枪手,冈波斯,安德雷斯,卡西亚偌,这三人可以说是中国引入外援史上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当时北京大败于大连之下,结果次轮主场对阵想混水摸鱼的上海,北京就将刚刚引进的三个火枪手派上场,结果9:1大胜,这也是目前位置甲A最大的比赛差距。其中两个上演帽子戏法,一人进两球,比赛结果令人瞠目结舌,当时我还以为是字幕打错了。当年三个火枪手一共进了21个球,北京队总进球也不过34个,而且是在只参加了后13轮的情况下。这三人也是中国足球史上最出色的外援之一,其中卡西亚偌还转战多家中国俱乐部,并夺得最佳射手,而冈波斯则是在中国成名,入选国家队,并且目前还在国家队有出色表现,可以说冈波斯的成名是在中国铸就。(当然98年的时候没有中国队参赛中国球迷在媒体指引下看巴拉圭的比赛就有些……)

除了冈波斯,还有一位球员是在中国成名,甚至说是在中国锻炼出来的,就是马麦罗。作为一个业余球员,能在甲A赛场上表演出脚后跟进球,连过几人进球,这不能不说是信心的关系,其实也不乏例子,比如在凯泽斯劳滕踢球的巴西球员拉蒂尼奥也是名不见经传,但是在那年夺冠上他居功志伟,所以说在财力不足不能象日本引进超级明星带动球队球员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引入马麦罗冈波斯这样的技术成型但是在本土心理信心不足的球员也是可行之举,但是这就不是每次都能成功的了,再后来陕西国力的马科斯,在当红时居然有日本球队来购买。(假如卖掉的话,说不定陕西国力也不至于现在这般潦倒了。)

当年四川全兴也发生了一件大事,他将马明宇买回四川,而且另带了一个黎兵,四川队也开始了塑造强队的时刻,(广东当年降级)97年他们的表现还不算好,在之后几年四川终于打入三甲,成为国内的强队之一,但是引进的外援,尤其是前锋的乏力,再加上内部管理的问题,使得四川队一直没有象山东那样成为冠军,这使得四川队最终还是被抛弃,而当年的山东队却成为现在的巨人球队。

再说说当年另两个新闻热门球队吧,一个是前卫寰岛,其实在96年的时刻他已经已善于花钱,舍得花钱出名了,进入了老将,当时说他是用甲B的阵容打乙级,甲A的阵容打甲B,一年一个台阶上来,而在甲A第一年他也获得了第五的好成绩,除了省得花钱引进内外援外,他对赛场内部的控制也是相当过头,就是在96年的时候有人评说他们队得到的点球太多,而当时的主教练则是振振有辞:我们的球员技术好,得到这么多点球是应该的。当时这话也就是引起大家的不平,而到现在看,则是明显做假球了,其实这个球队一直不光彩,包括其后身重庆队,一直和假球脱不开关系,仔细想想也就是那时候,假球黑哨伴随着这只球队公开或半公开的进入了甲A,开始腐蚀甲A的身肌了吧。(另外说句话,前卫当年还请了施拉普纳,结果当年中途请其离开,反正不是花自己的钱不心痛,而且很多球队也是前赴后继,请了一些历史证明是庸帅的教练,这假如不是为了新闻噱头,就是没脑子,不过哪种都不是好事。)

而另一个新闻球队则是延边,延边因为他们的球员大都是朝鲜族,球风还有交流和朝鲜韩国接触多在中国独树一帜,但是也是出名的穷队,一直就在中下流徘徊,直到崔殷泽在97年刮起的这次狂风,才使得大家注意了延边。(之后也有几次,不过都与假球,罢赛结合在一起。)

在春训的时候,延边的训练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但是前几轮延边队表现不佳,连战连败,直到第二阶段开始,延边队连战连捷,对战大连也一度领先,最终得到了第四名,一下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尤其延边队的大范围跑动,拼命的进攻,外加97年中国队的失利韩国队进军世界杯,使得大家对于韩风一下注意起来。

第二年,中国足坛就开始大规模的引进韩国教练,如金正男,车范根,李章诛,但是都没有创下崔殷泽那般的奇迹,而且整体成绩也不如后来的南斯拉夫教练,所以韩国教练很快消失了。

其实仔细研究起来,崔殷泽不能说是完全的韩国教练,他虽然带了韩国惯有的风格,但是他在韩国也是属于学院派的,就好象96年的八一主帅刘国江那样,而且延边队也比较适合他带,比如听话,没有语言障碍,而后来的几位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

不过崔殷泽从技术上确实比当时的大部分教练如徐根宝高了一筹,比如他要求球员在长途奔袭后再射门,而不是原有的射门方式,重视有球训练和比赛,重视体能储备,这都符合足球规律,比当时的中国足球的抢逼围盛行要高了一筹。(当时采用新射门方式后,延边队许多球员射门进球几乎为零,其实这就是说明了当时一直要抓的临门一脚的问题根源了,象一般训练的射门在比赛中根本很难出现。)

而延边的那种进攻风格也是大家所喜欢的,比如金正南接手山东山东的进攻就好看多了,可惜没出成绩,不过也为了99年的冠军打下一定基础。

只是韩国队本身也不是世界主流,只能算是初中生,就算崔殷泽本人也认为如此,所以当中国球队适应了初中生后,就自然要高中生大学生的欧洲教练了。

不过,当年的世界杯十强赛却很尴尬。其实当年十强赛中国队的实力不弱,虽然日后抛出一个亚洲二流论,其实当时看,中国队实力和日韩伊沙相差无几,胜负只在一球之间,而且是看运气,十强赛比赛时发挥都不稳定,就说伊朗也是几次败于弱旅,而中国队当时也就是败于这个不稳定上,对伊朗2:0领先2:4失利,对卡塔尔1:0领先1:3失利,都是在一个不稳定上,但是也要考虑到几点,比如对科威特的最后一刻进球,再比如说对沙特时的那个点球,可以说对大家来说,运气都是公平的,只是没有抓住而已,而胜负本就是兵家常事,至于搞成那么煽情,好象出不了线就对不起祖国,对不起球迷那般,实在是过头了些。

而且当时的舆论风气也不好,一心计算着什么用孙子兵法对强队过于担心,对卡塔尔这样的所谓弱队又过于放心,就比如说1:3失利之前,哪家媒体不是说要多拿净胜球,结果到了失败矛头就指责球队教练,说应该求稳,再比如对沙特那场,保平争胜这战略其实也没错,结果媒体比赛后就指责其太过保守,说宁可轰轰烈烈的死。却不想想当时沙特比我们还需要那三分,假如攻出去,沙特打反击,那我们就真是一点机会也没了,而当时那样的打法还是有机会的,只是范志毅的点球没进,几次反击射门不入,才结果的平局。

说句题外话,中国的媒体太喜欢计算一时得失,孙子兵法学的太精,根本不重视对自身的锻炼,张狂的时候比球员还张狂,软弱的时候更甚,比如伊朗最终获得第四名,大家都觉得没希望了,但是伊朗就狠狠给媒体一个巴掌。(那时媒体也给中国队支招,就是说获得第二要遇到日韩什么,万一失败就得到第四名机会为零,想象要是中国真的得到第四,那在这样的媒体支持下,是根本创造不了奇迹的。)

而现在中青队,媒体又开始计算了,在算什么得到小组第一很可能遇到阿根廷,小组第二的对手就弱,要不是中国队小组第一的机会太大,估计这些媒体又在计算挑选对手了。

用句通俗的话,这些媒体就是没有一颗冠军的心,只惦记着挑选弱的对手,只想到最终的名次,而不想想,冠军之路上,没有一个对手是容易对付的。当然,他们也没想过要得冠军吧。

所以对每次世界杯历史回顾时,总是对一些挑选对手的比赛津津乐道,称之为谋略,而对于一路过关斩将的球队,却毫无兴趣。

97年的十强赛失利,导致了中国足球联赛的寒冰开始,也说明中国足球的繁荣中国球迷的基础是如此软弱,一次世界杯,一些煽情偏激的报道就能将球迷对足球的热情浇灭,那这样的基础根本是建立在沙滩之上,由一些伪球迷支撑着而已,(最有趣的就是之前看过一些拍中国球迷怎么热情的电视剧,对里面的球迷看到都是怎么对球星热爱关爱,怎么写血书,怎么为了一场比赛放弃工作,但是好象却没看到那些球迷在踢球……)而真正的足球强国,如英格兰,法国,即便进不了世界杯,也丝毫不影响他们的联赛和球迷的热情,至于中国,根本不能算足球强国,也不能算世界上最多最热情的球迷之国。

2002世界杯出线是件大好事,至少可以淡化世界杯情节,能好好的专心于扩大真球迷队伍,青少年的培养和对足球的热爱,那中国足球才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