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John Cassidy:互联网骗局 -- 万年看客

共:💬111 🌺38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网络商务已死2

纳斯达克崩溃的第一位公认受害人是巴鲁赫.以色列.赫兹,此人是在线股票经纪公司Track Data Corporation的所有者。这家公司的广告语“你不必成为专业人士才能进行专业交易”经常出现在CNBC频道。赫兹本人也是一名重度交易者,他总共欠了四家其他经纪公司共计4500万美元的保证金借款。为了满足他的债主,他不得不押上了他掌握的Track Data Corporation股份的一半还多。从大局来看,赫兹只是个小玩家而已。到了4月底,体量最大的玩家——也就是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会——已经亏损了将近25亿美元。索罗斯手下的配额基金会也损失了好几亿美元。索罗斯一直都在警告人们当心可能的股市崩溃。他对于科技股票的怀疑态度也是众人皆知。不过后来人们才知道,在1999年夏天,量子基金的投资组合经理斯坦利.德拉肯米勒到底还是说服了索罗斯大量买进高通与思科之类的股票。亏损额宣布之后,德拉肯米勒立即引咎辞职,配额基金的伦敦经理尼可拉斯.罗迪提也辞职了。遭受重创的索罗斯表示这两个人的继任者将会遵循更保守的交易策略。

股市崩盘的绝大多数受害人都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来自各行各业。有些人把自己毕生的积蓄都投入了科技股与互联网股票。在过去几年里这些无畏之人曾经饱受同事与朋友的羡慕,但现在他们看上去全都没那么聪明了。绝大多数投资者都采取了多样化投资策略,因此科技股票的损失得到了更广泛市场的缓冲。4月份的下跌之后,道琼斯指数在接下来的18个月里始终在10000点到11000点之间徘徊。九十年代后期那样的迅猛上涨已经过去了。但是多年以来一直长期持股的绝大多数股民依旧有着不错的回报。

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如此,纳斯达克的下跌才没有对消费者的支出模式造成立竿见影的冲击。2000年4月,零售开支似乎还增加了,失业率也下降了3.9%,达到了三十年来的最低水平。5月16日格林斯潘与FOMC召开了3月以来的第一次会议。当时美国经济的强劲势头依然没有减弱。按照2000年第一季度的统计数据,美国经济的年增长率将会是5.4%,与1999年第四季度的7.23%比起来确实稍微低了一些,但是在美联储看来还是太高了。对于商品与服务的需求依然比经济体的供应能力增长得更快。有鉴于此,FOMC一致投票同意再次加息半个百分点,从6%提升到6.5%。

中央银行在股市崩溃之后继续收紧货币政策是非常不常见的情况。正统的反应应当是向经济体注入货币,从而避免经济衰退,1987年美联储就是这么做的。决定加息的格林斯潘与同事们似乎正在重蹈1929年的覆辙,当年他们的前任在股市崩溃之后依旧执行货币紧缩政策。格林斯潘很清楚1929年大崩溃之后美联储犯下了哪些错误,但是他也认为眼下的美国经济并没有陷入低谷的风险。FOMC在声明当中这样为加息决策辩护:“鉴于整体需求异乎寻常且持续不懈的强度,加息的决策是正确的。”当时也确实没有多少迹象表明九十年代的经济繁荣将会遭到严重损害。在5月份,曼哈顿的一间普通二居室就卖到了95万8202美元。

但是如果说整体经济依旧走势强劲,互联网板块却已经开始收缩了。纳斯达克崩溃之后。从1998年11月就一直敞开的IPO窗口终于砰然关闭了。投资银行家们不得不打电话告诉那些正在谋求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必须要自谋出路。已经上市但是需要更多现金来维持生计的公司——例如被《巴伦斯》点名的那些公司——也遭到了沉重打击。

Boo.com成为了股市崩溃之后的第一名牺牲品。这是一家野心极大的公司,打算创建专门面向时尚消费者的全球零售体系。Boo.com于1998年由三位瑞典人建立,其中有一人名叫欧内斯特.马尔姆斯坦。他将这家公司称作“通向流行世界的门户”。1999年《财富》杂志将这家公司列为“年度最酷公司”之一。公司总部位于伦敦,在纽约、巴黎、斯德哥尔摩以及其他几个时尚中心都设有办事处。公司共有四百名工资高昂的员工,出差的时候总是有型有款,每天都有新鲜水果送到公司门前。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公司花掉了1亿8500万美元。这笔钱来自许多不同的投资者,其中包括贝纳通、路易威登、JP摩根、高盛以及黎巴嫩的哈里里家族。1999年11月,Boo.com的网站正式上线了。可这个网站运行缓慢笨重,还不能用苹果电脑登录,顾客数量非常少。2000年2月到4月期间公司的总销售额只有110万美元。纳斯达克的崩盘不仅摧毁了公司IPO的前景,还致使公司遭受了致命一击。4月16日,JP摩根通知马尔姆斯坦,Boo.com再也没办法筹钱了。5月17日Boo.com正式关门并申请破产。

几天之后,ToysMart.com也退出了在线玩具市场的残酷战场。当时在线玩具市场的领军公司是1999年5月上市的EToys,这家野心勃勃的创业公司位于加州。但是ToysRUs.com、沃尔玛与亚马逊全都在争夺同一批顾客,还有两家规模较小的公司RedRocket.com与ToyTime.com早已经关门大吉了。在线宠物市场的竞争同样激烈,6月13日,Pets.com同意支付市值一千万美元的股票收购Petstore.com的资产。Pets.com赶在纳斯达克崩溃之前就幸运地上市了,但是目前公司股票每股只有2美元,换句话说基本筹不到什么钱了。这一行的另外两家主要竞争对手——Petopia.com与PetsMart.com——早已被迫取消了IPO。

6月还见证了在线视频商店Reel.com的崩溃。这是一家。绝大多数在线零售商此刻都在挣扎求生。Value America将自己称作“互联网上的沃尔玛”,这家公司此时已经炒掉了一半的员工,还驱逐了公司创始人、曾经被《CEO》杂志奉为“电子商务之王”的克莱格.维恩。维恩希望让制造商直接将产品送到顾客手中,为Value America免去昂贵的仓储费用。这一愿景最终只是镜花水月,他想竞争总统的计划也落空了。1999年Value America亏损了超过1亿7500万美元。自2000年3月以来这家公司想尽办法又筹集了9000万美元,但是这笔钱并没能坚持多久。到了2000年8月11号,Value America关闭了网站并申请破产。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在线电视网络Pseudo.com也关门了。七个月之前公司创始人乔什.哈里斯刚刚夸口要迫使CBS关门倒闭。5月份,哈里斯无视纳斯达克崩盘之后的愁云惨雾,依然设法筹集到了1500万美元。7月份,Pseudo.com为共和党费城全国代表大会提供了全程在线实况转播,引了大量媒体关注。但是收视数字依然惨不忍睹,网站每天只有不到5万名访客,因此甚至都没能登上Media Matrix的新闻与内容网站排行榜(鉴于当时全美国只有不到5%的网民拥有高速连接,而高速连接又是下载或者在线观看视频的关键,这一局面实在很难令人感到意外)。9月18日Pseudo.com花光了所有现金。不过哈里斯至少可以夸口说自己的公司好歹做了几期节目才一命呜呼。Pop.com是一家位于西海岸的在线电视网,背后还有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与朗.霍华德撑腰。这家公司同样在2000年9月份破产,但是却一期节目都没做出来。

此时此刻寻找下一家一命呜呼的互联网公司已经成了一项流行运动,甚至还出现了Dotcomfailures.com与FuckedCompany.com这样的网站。后者的创始人是一位24岁的纽约青年菲利普.卡普兰,他在2000年阵亡将士纪念日周末推出了这个网站,专门用来吐槽他所谓的许多互联网公司商业计划的“荒谬可笑之处”。这个网站立刻吸引了一批死忠,按照卡普兰自己的说法,每天都会吸引三十万名访客。卡普兰鼓励用户们预测下一家破产互联网公司,预测正确的用户可以得到加分奖励。水深火热的互联网公司雇员们利用这个网站来发泄他们对于老板的怒火(以及他们的股票损失),卡普兰则一直维持着网站评论的讽刺基调。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