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评2010春夏之交的西西河风波 -- 铸剑

共:💬1224 🌺12529 🌵46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兄弟这个解读感觉掉进了一个陷阱

兄弟这个解读不错,就是感觉解读本身掉进了一个预设陷阱,那就是改开前日子不好过,改开后日子好过。这个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还用得着质疑吗?

我本来也不会去思考这个似乎毫无疑议的问题,但是现实总是好像有个鱼刺梗着。那就是,一般认为当下的中国社会矛盾很严重,大家怨气都很重,导致整个社会似乎戾气很重,并以此来解释很多现象,比如砍幼儿园小孩,公交上放火等等。这使得我很想理顺这个逻辑,最后似乎归结到一个问题上,那就是:什么是好日子?或者俗套一点,什么是幸福?以前这个问题可能毫无疑议,那就是衣食无忧,物质富足,我们经常跟发达国家(个人极度反感说“外国”,仿佛28个发达国家之外都不是人类)比的恐怕也就是这个,至于什么自由啊,个性啊,说实话,这种虚无缥缈的事中国人恐怕不会那么在乎,最起码我就是这样(好像太low了)。但是好日子应该远不止吃喝玩乐的范畴,社会稳定、公共安全、健康医疗、个人发展恐怕都是很重要的。对于好日子的解读随意性,就造成了现在各种个性很强的理解。比方说,好吃好喝是好日子,没有好吃好喝就不是好日子;或者自由个性是好日子,自由个性差一点就不是好日子,等等。基于不同的认识,对好日子的理解就不一样。同一种生活,你觉得开心,我就是不高兴,能有什么办法?

十年前看到卡罗琳学院Hans Rosling的TED演讲,关于全球健康水平统计数据解读的。这个演讲很震撼我,里面一句非常明确的话“毛泽东给中国带来了健康,邓小平给中国带来了钱”可以说rock me。没看过的兄弟建议去看看,很有趣。https://www.ted.com/talks/hans_rosling_shows_the_best_stats_you_ve_ever_seen

从那时起,我觉得好日子有了一个满足大多数人的标准,那就是以寿命、婴儿存活率等为指标的平均健康程度。健康程度高的,一定比健康程度低的幸福,不管个人是否心情愉悦。健康程度具有最高优先权,一切其它“好日子”指标,不得与健康程度相违背。

在这个基础上,前30年主席把中国的整体健康水平提升到了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远远超过当时中国经济水平对应的主流水平。这个旷世成就,难道不应该使人民感到幸福吗?从此绝大部分孩子都能活下来,而不是像以前生7、8个活下来2、3个,孕产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均寿命以比平均水平高得多的速度增长。注意,这些提高都是远远超过国际平均水平,是不能仅仅用全球医疗科技水平提高来解释的。这难道不比吃喝条件改善要重要得多吗?主席在资源极其有限的条件下,可以说实现了“幸福资源”的最佳分配,怎么就很少人意识到这一点?当然了,如果有人说,因为主席没有做到在逆天提高中国健康水平的同时,再逆天提高中国的吃喝水平,所以前30年不是好日子。那就没办法讨论了。主席怎么不把月亮摘下来给我呢。我孩子小时候倒是可能提这类问题。即使反毛的茅于轼,也羞羞答答在不起眼的位置承认了“毛泽东确实也有做好事”,举得例子就是毛时代“中国人穷的要死,但是人的寿命并不低,这是很了不起的事。”问题是,这不是“也做好事”这么轻描淡写。能切实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并且超出全球平均发展速度和水平,这就是最大的好事,没有之一。能实现这一点,就足以成神。

反对者还会提出的一个弱智问题通常是,前30年好,你想去吗?我不想去。因为,好日子从来都是相对的,不是好日子时代一定很吸引人。汉唐盛世中国在全球的整体水平肯定高于现在,但是反正我是不想去的,因为没有川菜、wifi和游戏嘛。但是从了解那个时代人和社会状态的角度来说,我还真想去看看前30年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

所以,希望以后大家讨论所谓前30年和后30年好日子的时候,能考虑到这一点。

通宝推:独立寒秋HK,hwd99,桥东棒棒,红军迷,林风清逸,石狼,金色阳光,老老狐狸,阴霾信仰,五峰,mezhan,盲人摸象,七天,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