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茗谈(145):帝国的暮色 -- 本嘉明
(一)
1) 忙总是现实中的人物,各位以为自己的人品本事,比洋洋数卷管理宝典+辛辣点评时务的忙总如何?更加高明吗?
2) 忙总也推崇王阳明,认为王是可以证明“得道”的(唯一)历史人物,这是他自己表述的。那么,大家认为,忙总自比王阳明,会把自己摆在哪个位置?
3) 明朝律例,立超级大功的官僚(非皇族)可以封的最高爵位是“伯爵”,王因为平宁王叛有功,被封伯爵。
4) 忙总算是敢讲话/敢犯上的,王阳明是放大的忙总,当然更大胆,他上奏通报宁王反,还敢于狠批正德帝,就差说:“都是你自己惹的祸!”,大意是:您执政14年了,屡经变难,民心骚动,还在巡游不已!现在想夺此大位的,何止一个宁王?!接下来原文是:“伏望皇上痛自克责,易辙改弦。罢黜奸谀,以回天下豪杰之心;绝迹巡游,以杜天下奸雄之望。”
王阳明是明朝的当事人,实干家,体制内的内行,然后他不如你在这里看几篇古文?你是比王阳明更高明,还是比王阳明更了解大明朝?
好,正德是好皇帝,天启是好皇帝------比起他们,崇祯更是好皇帝,都是满清抹黑他们。王阳明的上述奏折,是康熙亲笔伪造的,好吧?
然后5万辫子兵,征服1.3亿人口单一民族的超大帝国,这也是伪造的?
(二)
我来告诉你,我的矛盾在哪里。
我个人以前的立场,是完全打倒孔家店。现在稍稍后退,承认儒家有其巨大优点,这些优点,以后会说到。
心学仍然是儒学,比起理学,突破的步子不大,还是不能满足明朝资本主义/城市经济萌芽的现实,当然已经比理学简化了,快餐化了,讲求“致良知”,简单三个字,涵义很多。心学是一对一教育,因人施教,极为依赖教主王阳明,王去世后,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的统一教材。他的弟子王艮,甚至发明了“驴打滚”,在地上乱滚求良知的------练大法很上了档次啊。
现在,中国硬的已经比较硬,还在更加硬;而软(实力),就跟不上了。由于跛脚越来越厉害,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不然将来可能会翻车,走到军国主义的邪路上去。
所以比较可操作的方法,是”从儒家(再)出发“,博采世界哲学之长,源于儒家,高于儒家。
明朝的执政,歪风阵阵,阴风阵阵,到了不可思议的变态程度,这是我们汉人自己的错。明朝的经济蓬勃,出口强势,文化繁荣,很多好作品,《西游记》,《三言两拍》啥的,不多举例,这也是我们汉人自己的骄傲。我们现在更关注明朝的失误,不是单纯要抹黑明朝,而是以史为鉴。看过去的成绩,没意思。
而明朝的失误,很大程度上是儒家的失误,不单理学,心学也有责任。所以,今天要走出孔子/朱熹他们划的圈子,也要走出王阳明划的圈子,不完全抛弃儒家,但也不迷信儒家(不论是孔,朱,还是王)。中国的哲学史(包括来华的佛教),是一部美学史,是以感性的言辞,非体系(甚至非逻辑)的表述,来发散性地表达本意,这在田园诗意的(陶渊明)农业时代,是可以的,在今天寰球工业化的时代,是不够用的。
所以,我既希望我们现代中国人,能成功地改造儒学,用好儒学,再次以儒学为基本平台(如同电脑里装的Windows),来光大中华文化;同时也怕儒学不堪再用,兼容不了世界文化,反而邯郸学步不伦不类,辜负这个”重度科技时代“的重托。这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0版,成功的概率有多大?我看不到40%,当然比张之洞那时候,已经高得多了,因为今天的“中(国之)学”,已经糅杂了大量外来文化,比120年前单纯的“儒家中学”,要多元得多了。
只有当北京上海,各个大城市的官僚/干部里,有大量非中国人的人员参杂其中,像唐朝那样有大批“外籍干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0版,才能有50%以上的成功希望。
我是用狐疑的目光,挑剔地审视儒学的,我自己或许不大懂儒学,但不大懂未必是坏事。主席说,知识越多越反动,这句话,在禅宗和心学里,都出现过。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15 层
🙂宁王造反,成功可能性很小 11 pattern 字2101 2016-06-29 22:16:01
🙂宁王初起事时 6 本嘉明 字3034 2016-06-30 00:00:32
🙂我看你还真是有点矛盾的 27 pattern 字2361 2016-06-30 07:28:01
🙂还能更欢乐一点吗?
🙂对中体西用2.0再补充一点:中国近现代革命部分失败了。 1 2313234454dfsd 字707 2016-07-03 05:26:40
🙂王阳明上书骂皇帝 9 pattern 字5418 2016-07-02 06:08:03
🙂也说说中体西用2.0 6 2313234454dfsd 字4647 2016-07-01 08:13:49
🙂再回复一遍 去看缠中说禅解释的论语 缠师乃得道之人 投桃报李 字0 2016-07-01 03: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