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茗谈(145):帝国的暮色 -- 本嘉明

共:💬392 🌺3401 🌵2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孔子的“克己复礼”,核心是“礼”

这个”礼”,就是”任人唯亲,姬姓独大”,姬姓是H 二代(公子王孙),其他姜/田等诸姓,顶多是官二代。在古代奴隶社会,贵族精英共和的小圈子里,官二代(士)的后备梯队,人数比姬二代要大得多,也没有“生来就是帝王”的念想,行走中低层,接触各类门客豪杰,比较注意收买民心,以政绩而非血统来体现执政的合法性------那么从中选出能干有德的领导人的概率,即便简单以今天的统计学原理来衡量,也大一些。这些,我在关于孔子生平的帖子里,已经说过了。

我们要承认一个事实,西方的一人一票制度,把相当大数量的”寒门子弟(比如奥巴马)和体制外流氓(比如唐纳怆)”,包括在”候选人子集“里来挑选领导人,实际执行的效果不大好。中国的领导人培养体制(3000人大名单制),其实只选精英来培养(少量人选虽然出身寒门,但这么培养30年,早就被同化为精英了),最终胜出者的“领导专业能力”,比较有保障(当然代价是不大接地气)。

孔老二的“礼”,会毒化“3000人大名单”的初始生成:这个人不姓姬,怎么可以放进门来?

“礼”,就是儒家的核心源代码,你不必看《论语》里多么普世,外表包装得多么好看,用了儒家,最后就回到家族宗法制度,回到血缘勋贵制度(新加坡和朝鲜,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外面披的画皮不同)。郡县制下的地方干部固然不靠血缘,说到底省部级以下,只是为一家一姓服务而已。

中华文化很大了,儒家是其中的一家,不能把传统文化里的一切美好成就,都归在儒家头上。《琅铘榜》里的戏服也很好看,但没有儒家什么事吧。如果战国时的“百家争鸣”能够持续的话,我们今天肯定更好。所以,我不反儒家,我只反“只有一家儒家”,你不必那么捉急。

通宝推:海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