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架空历史小说砸砖篇 -- 沉睡的天空

共:💬87 🌺5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网游的起点与架空的VIP――2004年网络幻想小说回顾:架空篇

本文是《网游的起点与架空的VIP――――2004年网络幻想小说回顾》( 作者:kindred)中关于架空的部分

架空类的作品,在这一年当中反而亮色不少,佳作甚多。最让笔者有阅读快感的,是《明》、《新宋》和《电子生涯》。另外《第三条道路》、《重生传说》和《曲线救国》,也是很优秀的作品,有其独到之处。

  在由中华杨等首长掀起的“回到过去”异时空浪潮初期,此类小说中的主角们,对于时空旅行的目的地,基本上没有看法,也没有选择的。好比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消费者购买商品一样,不管好坏,勿论肥瘦,只要能够过去,就已经很满足。一句话,先回到过去,享受一下先知的乐趣再说。

  这种初级阶段的回到过去,造成的后果,就是作品的可读性不太好,而且题材和情节容易重复。前辈强者如项少龙,虽是赤身裸体地回去,无论回到哪个时代,凭借他的身手,都能够安身立命,以图发展。但一般网络作者,以及作为作者化身的主角,哪有这个本事,于是就只好在巧合上做文章,采取或者整个城市移动回去,或者一回去就从天而降,砸死某位大人物,或者降生在帝王之家等等优势行动,为主角以后的发展创造条件。否则,还真玩不动历史。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验的丰富,最要紧的是前人的教训与心得,在“异时空”流的新生代作品当中,作者支配下的主角们,已经是有目的有选择地回去。而且,他们还往往是有专业特长的人士,在回去之前,会经过慎密的考虑,选择最适合自身的时代、最方便的降生地,以便在将来的岁月当中,能够结合自身的特长与优势,充分发挥个体作用,将个人专业特长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结合,为作者预设的事业奋斗终身。

  以上提到的几部作品,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必然,主角们回到的过去时空,大都是最适合自己的时代,最适合的地方,对于此等专业人士来说,彼时彼地,都恰好适合他们的专业发展。

  《明》的武安国所到达的,是百废俱兴、一张白纸一般的明初;而且所在是其熟悉的后世帝都附近,连寻找矿脉的功夫都省了,刚好适合发起工业革命;历史系的研究生石越回到的是其熟悉的北宋中叶,社会风气重知识爱人才,而且降生到了文化中心汴梁,剩下了从边远地区进京的功夫。帝都的痞子程序员范含则是被雷打中,回到了IT革命前夜的美帝国。

  如果武安国和石越把目的地对换,范含时代不变,但地点换成了太平洋彼岸,他们所要面对的,大概会是要比原来凄惨得多的人生吧。至于已经被时空管理局暗示存在着时空断层的那段岁月和土地,从今日起,应该是敢逆龙鳞者甚少了。尤其是在那个超级强者云集的澎湃大时代,就算是眼下拥有创世神级别的大能回去了,也会被打倒在地上再踏上一只脚的吧。

  至于《曲线救国》当中的富贵兄弟,运气不大好,本领也不大强,只是回到了人人欺辱的晚清,没有办法之下,只好去投靠洋大人当二鬼子吃教去也。幸亏他英语还可以,“能冒出一两句英语的圣经”,所以才吃牢了这碗饭。以后一直奉行曲线救国的路线,在大清帝国朝廷与洋人之间左右逢源,上下经营,居然也混得风生水起,已经是俨然一方诸侯的样子。假若他回到的不是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而是康乾盛世,身怀的英语能力,大概会立刻变得毫无用处:此时的大清国,要想找一个洋人来投靠,谈何容易啊?

  可见时势造英雄,英雄救时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角可以说是作者的分身,或者意识的傀儡。主角们所拥有的专业知识或者技能,比如武安国的冶金钢铁双硕士、石越历史系研究生,范含的程序员,基本上都和作者现实情况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写《曲线救国》的无语中先生,更是出版了《纲张目举背单词》,因此李富贵也去投靠了洋人,当了二鬼子。可见,拥有一技之长,是多么的重要啊。只要有了专长,就算是面对雷鸣电闪,也大可以闲庭信步,天下去得。

  所谓英雄,就是在适当的时代,做了正确的事情的那些人。既然作者无法选择自身所在的时代,那么,选择正确的时空,让笔下的主角有用武之地,一诉胸中块垒,也是一大乐事。

  同时,看到这篇文章而四级又没有通过的读者,真该加把劲了。英语不好的话,回到晚清,连二鬼子都没得做的。

  成功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并非偶然,其中有很多值得探讨研究的地方,接下来的文字,试图分析一下他们的成功之处。

  首先是题材新颖,有着前人所没有的切入点,主角拥有独特的技能。《明》的发起工业革命、《新宋》的打造精神领袖、《电子生涯》的重塑IT历史,都是之前没有人能够想到的题材,对于读者来说,看过了太多此类作品的附身名人或者发动革命之类的老掉牙情节,忽然看到有人这样写,自然是眼前一亮。

  《明》、《新宋》和《电子生涯》这几部作品情节安排上,也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让主角很快地取得一些事业上的阶段性成就,或者说,让读者尽快兴奋起来,享受到阅读的快感,从而尽快投入到故事中去,产生代入感。当读者看到一炉火红的铁水从高炉中流淌而出,明朝提早进入工业时代;或者是看到汴梁大街小巷热销《论语正义》,石越声名鹊起;再或范含在FBI和CIA双重压迫下狂抄《巴比伦塔》,成为“著名作家”之时,大概都会感到心潮起伏,恨不得大大快快更新。这个时候,好的开始,已经是成功的一半。剩下来的,就完全是看作者的内功了。

  对于网络作品来说,要想做到雅俗共赏并不容易,网络读者的心态更是比较浮躁。要想诱惑更多的读者到自家的坑里边,先易后难先甜后苦也不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反正只要读者进了坑,作者就可以将平生的抱负一一倾诉,让剧情开始向自己想要的方法发展,逐步揭开葫芦中的药了。

  好的作品总是相似的,好的作品也有各自的不同。下边分别谈一下对这几部作品的个人看法。

  《新宋》作为幻剑VIP的拳头作品,可以说是代表这一类作品的最高水平。按照某种保守定义来说,网络上的作品,真正当得起“小说”这一个名称的,其实并没有几个,大多只算是“故事”,而《新宋》却算是“小说”之一。当然,这个只是老观念老看法,读者不必为此抬杠。

  原先在起点首发的旧版《新宋》,其实只是一个并不出众的“故事”,有着太多其他故事的痕迹与套路。等到被推倒重来之后,出现在幻剑的VIP新版,已经是可以登堂入室的“小说”了。由此可见作者所下的苦功和决心,也说明好文章确实是改出来的。

  《新宋》最大的意义,以及最鲜明的特色,是提出了通过改造社会的意识形态,从上层建筑入手,进行不流血改革这样一种的改良主义主张。这跟之前的大多数作品,是很不同的。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这片土地的年轻人来说,我们被一直教育的是,暴力革命的合法性与唯一性,我们向往的,更多的是铁马金戈的沙场厮杀,从肉体上消灭敌人。其实,在更多的历史中,虽然暴力革命有着最高的效率,但并非社会进步的唯一途径,更不是历史的唯一途径。

  可以说《新宋》其实是一部文人小说,作者和主角,乃是中国传统类型的知识分子,并非流氓,更非商人。《中华再起》等先辈开辟架空小说的大方向,《新宋》则是这类作品的成熟表现,并且发现了新的道路。

  随着《新宋》第一部《十字》的即将结束,期待可以看到,其中那个学者身份的石越,升级成为《权柄》中执掌政时堂的石相公之后,会是何种样子。当理想主义的火焰,随着青春逐渐黯淡之后,留下来的,究竟是地上的灰烬还是四散的光和热。

  架空作品当中,由于主角涉及到不同的时空年代,所以还很古怪地存在着一个道德标准适用问题。最明显的就是《新宋》中的主角的婚姻问题。主角的婚配对象,因为作者家人的干涉,产生了与原先写作大纲不符的结果,具体来说,就是作者原先想让主角娶的是甲女,作者家人喜欢的是乙女,而部分读者,中意的偏偏是丙女……于是乱成一团。此时有男读者提出,干脆全部娶了算啦,古代人嘛,多娶几个也没什么的。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当然是马上遭到了女权主义者的一顿棒打,大败而逃,因为既然是现代人回到古代,当然是要实行一夫一妻,怎么还能存在三妻四妾的封建糟粕思想?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对于架空类作品的主角,应该适用何种道德标准,是入乡随俗,还是心怀故国?对于这个问题,大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而面对具体问题的时候,往往都会采取对自己和自己所属群体最有利的那个标准,比如男读者支持美少女后宫,女读者支美少年BL之类。对于作者来说,最好还是先确立自己的立场,特别是那些主角名字和作者名字相似,甚至相同作品,如果因为有读者看主角的行事不顺眼,顺便连同名的作者也一起骂了,就太冤枉了。

  也有作品不存在这个问题。《曲线救国》当中,在投靠洋人的紧要关头,作者就很狡猾地用了化名, “从此这部书的主角就是李富贵了,将来他欺压乡邻也好、强男霸女也好、卖国求荣也好都和我没什么关系了。”《电子生涯》也是如此,虽然主角和作者同名同姓,但主角已经堕落得跑去拍AV什么的,早就无可救药,最卫道的读者大人,也不好意思跑过去用社会主义道德标准指责他了――犯得着么?有用处么?

  《电子生涯》的作者范含同志,是个讲段子的高手,也是讲技术的能手,能够把原本枯燥的技术发展历史,因为加上了多个有趣的段子,以及一个完美的大魔王IBM――哦,现在他们只剩下IB,没有M了,M已经卖给了联想――而讲得生动有趣。内行人可以学学专业知识,外行人可以看看热闹,顺便嘲笑一下美帝国的专政机构之无能,也是乐事一件。

  生活中的段子和技术发展的历史,都是需要积累,但都可以通过花费时间精力来完成。《电子生涯》这部作品面临的最大挑战,我觉得应该是在接下来的情节中,如何“重构”IT发展历史,而不是如之前的那样“复制”。源袭真实的发展史容易,要加入自己的构想,重新演绎发展历史,会是工作量相当大的工作,更加需要天分。一个不小心,让另一个时空的IT发展,走进了死胡同,就罪莫大焉。范含们除了充当先知之外,就得紧紧勒住IT发展这匹野马的缰绳,不让它跑到主角毫无所知的道路上去。

  只不过,按照《电子生涯》的更新速度,一弓弓的慢慢写,要写到传说中的20世纪80年代的话,真实世界的历史,恐怕已经是翻开到了世纪中叶了吧?因此,这部小说太监的可能性,实在是太高,很难相信作者会有完成的时间与精力。

  不管如何,IT的历史,总是翻开了原本不存在的一页。

  《明》的第二部,跟第一部相比,世界要广阔得多,也阴沉得多,至少目前看来是如此。作者为了写第二部,应该是翻查了不少的资料了。随着对自己原先不熟悉的领域的了解,作者的视野,也会开阔的多。从而看到更多之前不了解,或者虽然了解认识不深的东西,这也算是作者和作品的一种进化和蜕变。

  写作,尤其是长篇小说写作,是一种重新思考的过程。通过收集资料和反馈互动,作者将对自己笔下的角色与时代有新的认识,反过来又改变了自身的思想,从而不断磨砺自己、认识自己、拷问自己,进而超越自己的过程。《中华再起》系列里边,从第一部那古典的革命浪漫乐观精神,到第三部的倾向沉重灰暗,变动之明显,简直是两个杨首长所创作的,真不知道他是怎么一种心路历程。

  《重生传说》的成功,也带起了一股小小的风潮,写手们的眼光,不再投向遥远的时候和国度,退回到改革开放之后的年代,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最熟悉的时代。不过,与之前其他潮流一样,跟风作品显然没有几个能够达到《重生传说》的受欢迎程度。而其主角周行文同学,真的是太贪心了,引导国内IT产业发展,对外进行文化侵略倒也罢了,这点基本上每个稍微强一点的主角都可以做到。问题是他在个人感情生活上,居然是爱情、友情、亲情一个都不想放弃。一个红颜知己张小桐,价值上就要比其他同类小说中的“众女”要珍贵的多――至少读者能够记住她的名字,和主角一起感受到牵挂与爱慕;两位最终还是理解了主角的长辈,更是让读者感到如释重负――如果父母最终还是离婚,并且一辈子无法理解儿子的话,人生重来一次的珍贵意义,又能剩下几分呢?

  读者皆是凡人,或许有的时候可能有逆天之心,不平之气,但更多时候所喜欢的,还是温情与欢愉,是俗世的美满而不是超人的光环。

  一等的作者卖的是幸福,二等的作者卖的是快感。虽然在很多的时候,读者确实是在追求精神快餐,但小弟不如兄弟,花瓶不如知己,快感不如幸福,也是不变的定律。 

  当然,前提是,这位作者,能够提供这样美好的精神产品。

  在此节的最后,还有一部不得不提的作品:《赤旗寰宇录》。这部作品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一个时代的到来,或者终结。虽然这部作品可能粗糙,更可能无疾而终,但这些并不能削减它在网络时代所代表的意义。

  经过多年的传播熏陶,港漫文化的影响逐渐深入人心,无人不能战,伟人更善战的港漫精神和本土特色元素结合起来,最终瓜熟蒂落,也就有了这部让人无话可说的作品。意识形态战线的斗争,加上流行文化中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混合起来,就是《赤旗寰宇录》。

  只不过,像这种高举革命旗帜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对原有意义上的“革命”的一种消解。他在高喊革命口号的同时,也展示给读者看,其实“革命”也是可以用来娱乐的,其实“革命”也是可以恶搞的。所有一切神坛上的事物,之所以神圣,是因为我们把它们摆到了神坛上;因为我们把它摆到神坛上,它才会变得神圣。

  面对这样一部意识形态上完全正确的作品,不知道时空管理部门会是何种表情?总不能不让作者说,“与其通宵上网,不如看看马列主义著作”,或者“英特纳雄维尔,就一定要实现呀!”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架空类作品当中,一定会有更多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加入,并且把时空引导到自己最能发挥专业技能的那个时代。网络写手的知识结构,一直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如写骇客的不懂计算机,写催眠的不懂心理学,没有办法之下只能瞎编胡造一番。如果能够看到各行各业的专才,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随意打扮打扮历史,也是很值得高兴的事情。

  对于看了《电子生涯》、《明》、《新宋》等优秀作品的读者来说,如果见猎心喜,不妨人云亦云。回到过去,也不应是少数人的专利了。期待着各种各样的专业人士,都回到了属于自己的过去,都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时代。比如某些研究金融衍生物和从事期货行业的强者,如果能够动笔,一定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不一般的故事。

  与其上网灌水聊天,还不如为读者服务呢。

  当然,对于他们来说,VIP的那点稿费,实在是太低了。

※无责任讨论开始※

O:我还是觉得《新宋》好看啊,这类书,我就只看它和《明》,还有那个贩卖人口的《曲线救国》……贩卖人口啊,作者真的是太厉害了。

K:是啊。可惜《新宋》的作者要考研,所以更新太慢了。好的作者,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要考研呢?

O:说起来,这么多异时空作品当中,《新宋》应该是最有机会被拍成电视剧的吧。

K:是啊。首先是题材不敏感,大宋朝离开我们有一千年吧?主角也少年老成,不会做什么解放奴隶啊全民选举啊之类的活动。

O:还有呢?

K:还有就是拍摄成本低,大部分都是室内剧,古装的场景随处可找,宋城什么的,满天下都是。

O:要是拍其他的网络大作,估计看了剧本,投资方先会倒抽一口冷气吧:几百万的骑兵冲锋……《指环王》最大的场景,才多少骑士多少兽人啊。

K:而且《新宋》里边的计谋,也比较简单啊,电视观众容易看懂。我估计如果拍成电视剧,比如吕惠卿要使用阴谋的时候,大概就要一个人乐呵呵地在屋子里踱步,然后面向镜头,亲口把阴谋娓娓告诉电视观众。否则,观众不理解怎么办?

O:容易看懂……这个确实是很重要的因素啊。不过那里边有的计谋,也不大完美吧,比如托梦什么的。

K:这个……托梦这个计谋,虽然说是不够完美,但作为电视剧情节来说,已经是有足够的深度了。电视观众会觉得得很自然的,他们会想,这主角多厉害啊,会托梦呢,太厉害了啊。

O:真的吗?

K:……应该是吧,有时候我觉得,电视观众和我们似乎不是同一个位面的……

O:不过,按照电视剧一般的改编做法,原著会被改编得面目全非吧。比如主角的婚姻大事那段,有三个MM可以选择呢,按照国内的规矩,应该可以扯上好多集呢。要是再加上不少误会啊事故啊,甚至失去记忆啊什么的,就更热闹了。

K:这……完美的事物,是要遭老天忌恨的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