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人物】拿破仑时代众元帅 -- 天地无用

共:💬15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人物】拿破仑时代众元帅

Ney(1769年1月10日――1815年12月7日)

拿破仑所封的元帅、公爵、亲王,拿破仑时代第一勇将。1814年4月,奉命前往巴黎与盟军谈判,结果一去不回,投靠了波旁王室。1815年百日王朝期间回到拿破仑麾下。后来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波旁王室再次复辟。1815年12月波旁王室不顾大赦令,判处内伊死刑。同月7日被枪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Murat(1767年3月25日――1815年10月13日)

法国元帅,拿破仑的妹夫,那不勒斯国王,善于指挥骑兵。这位元帅深得拿破仑信任,所以拿破仑把妹妹嫁给他,并授予王冠。拿破仑在俄国战场失利后,这位阴谋家开始另谋出路,与盟军勾结,试图保住自己的那不勒斯王位。这一阴谋的策划者竟然是缪拉的妻子,拿破仑的亲妹妹。1815年10月13日,缪拉举兵反抗波旁王室失败,被反法盟军枪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Davout(1770年5月10日――1823年6月1日

拿破仑所封元帅、公爵、亲王。对拿破仑始终忠心耿耿。1806年耶拿之战的英雄。后长期驻扎德意志境内,执行大陆封锁政策。1815年7月3日,由达武向反法盟军签署投降书,交出巴黎。撤军前他扬言要发动战争,除非盟军保证不追究拿破仑等将领。盟军不得不同意。不久,波旁王室也予以承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Marmont(1774年7月20日――1850年3月2日)

拿破仑早年的战友,好友。身经百战,深得拿破仑信任,封为元帅、公爵。1814年3月,反法盟军包围了法国,并向巴黎向心试推进,面对数倍于自己的盟军,拿破仑做出了一个极为冒险的决定:由第六军团和第二青年近卫军团正面迎击向巴黎推进的盟军,拿破仑率领主力迂回至敌军后方,断其粮道,前后夹击,迫使盟军撤离法国。这个计划最大的弱点就是法国的心脏――巴黎。不到2万人的部队要正面迎击20万大军,实在是太冒险了。3月20日,马尔蒙率第六军团向盟军投降,巴黎陷落。拿破仑在遗嘱中称他为叛徒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Eugene(1781年9月3日――1824年2月21日)

拿破仑的继子,元帅、公爵、亲王。战功卓著,忠实于拿破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MacDonald(1765年11月17日――1840年9月25日)

拿破仑所封元帅,几乎参加了拿破仑时代所有的战役。1814年4月奉命与科兰古,内伊一同前往巴黎谈判,并随科兰古返回枫丹白露。拿破仑感其忠义,赐予一把土耳其弯刀。这是一把土耳其塞利姆苏丹赠给拿破仑的镶金弯刀。1815年3月拿破仑返法,麦克唐纳陪同阿图瓦伯爵从里昂出逃,被拿破仑撤销了元帅称号。其实,麦克唐纳是忠于拿破仑的,只是由于厌战,才不愿回到拿破仑麾下。这位元帅在拿破仑即将退位之际没有离开拿破仑,在拿破仑重掌大权后,却没有回到拿破仑身边。麦克唐纳是一位忠贞不渝,淡薄名利的将军。拿破仑的幼妹,缪拉的妻子卡罗利娜后来受到麦克唐纳的照料和爱护。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Oudinot(1767年4月25日――1847年9月13日)

拿破仑所封元帅。1814年在枫丹白露劝拿破仑退位。后效忠路易十八。百日王朝时,拿破仑撤销了他的元帅称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Mortier(1768年2月13日――1835年7月28日)

参加过历次法国革命战争,封为元帅、公爵。1812年对俄战争中,统帅青年近卫军,没有执行拿破仑炸毁克里姆林宫的命令,保留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堡。1814年率领第二青年近卫军阻击盟军。第六军团投降后,莫蒂埃忠于拿破仑,率领青年近卫军撤至枫丹白露。1835年7月,费希谋杀国王路易?菲利普时,被误炸身亡,成了替死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oniatowski(1763年5月7日――1813年10月19日)

波兰亲王,国王之侄。在拿破仑手下仅仅做了两天的元帅。1813年10月16日――19日的莱比锡战役中被任命为第八军团军长。10月19日撤退过程中,法国工兵过早地炸毁了林德劳桥,波尼亚托夫斯基和麦克唐纳未能通过大桥,追兵将至,两位元帅跳入河中,打算游到对岸。麦克唐纳侥幸游到了河岸,波尼亚托夫斯基不幸葬身鱼腹。另有2万名官兵,260门大炮,870辆弹药车由于无法过河而被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Bernadotte(1763年1月26日――1844年3月8日)

拿破仑所封元帅中最最幸运者,娶了拿破仑昔日的未婚妻欧仁妮。1810年,瑞典王储暴卒,这位法国元帅被选为瑞典新王储,后即位为查理十四世。不过,这位王储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在英国百万英镑的诱惑下,他不但不帮拿破仑,而且出兵参加反法同盟,进攻法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Barclay(1761年12月27日――1818年5月26日)

俄国将军。1812年拿破仑侵俄期间,执意采用敌进我退战术,并实行坚壁清野。直退到博罗迪诺,法军逼近莫斯科时,沙皇决定起用沙场老将库图佐夫,以替代巴克莱。这就发生了法俄两军在博罗迪诺,19世纪最惨烈的一场血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Vandamme:法军元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Alexander Ⅰ(1777年12月23日――1825年12月1日)

俄国沙皇,几乎在惊涛骇浪中度过一生。24岁时,发生宫廷政变,父皇保罗一世被暗杀身亡,亚历山大颇有弑父之嫌。执政后多次败于拿破仑之手。1812年,莫斯科被迫付之一炬。性格软弱,成年后迷信神秘主义的说教,中年去世,被人称为神秘沙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rancis Ⅰ(1768年2月12日――1835年3月2日)

1792――1804年间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弗朗西斯二世。1806年8月6日,拿破仑一纸命令,神圣罗马帝国解体。1804――1835年间弗朗西斯为奥地利皇帝,称弗朗西斯一世。在法国大革命以后历年的对法战争中,奥地利丧权辱国,首都维也纳两次被拿破仑攻占。1810年这个奥地利皇帝不得不同意将长公主嫁给拿破仑,但在拿破仑失败后又一脚踢开了这个女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rederick William Ⅲ(1770年――1840年)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之侄。在其统治期间,国内等级森严,不思改革。民间的反法情绪受到压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Blucher(1742年12月16日――1819年9月12日)

70多岁的普军主帅,人们昵称“前进将军”,才能虽不突出,勇气委实可嘉。以70岁的高龄率军参加了每一次反法战争。在1815年6月18日的滑铁卢,布吕歇尔率军及时赶到战场,成为了此战的关键人物。如果普军晚到几个小时,威灵顿将被拿破仑击败,然后普军孤掌难鸣,单打独斗,普军不可能打败法军。这些封建势力似乎只会卑鄙地以多欺少。也许在军事辞典里根本没有卑鄙一词,有的是兵不厌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俄军元帅:Wittgenstein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Schwarzenberg(1771年4月15日――1820年10月15日)

奥军主帅。从1792年起,参加了历次反法战争。一度出任奥地利驻法大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