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左传》人物事略13:崔杼——过君无归 -- 桥上

共:💬22 🌺11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左传》人物事略13附:崔杼无归01/14

《宣十年经》:

己巳,齐侯-元卒。((p 0704)(07100005))(090)

齐-崔氏出奔卫。((p 0704)(07100006))(090)

《宣十年传》:

夏,齐惠公卒。崔杼有宠于惠公,高、国畏其偪(逼)也,公卒而逐之,奔卫。((p 0706)(07100201))(090)

书曰“崔氏”,非其罪也;且告以族,不以名。凡诸侯之大夫违,告于诸侯曰:“某氏之守臣某,失守宗庙,敢告。”所有玉帛之使者则告;不然,则否。((p 0706)(07100202))(090)

《宣十年经》:

公如齐。((p 0704)(07100007))(090)

《宣十年传》:

公如齐奔丧。((p 0707)(07100301))(090)

《宣十年经》:

五月,公至自齐。((p 0704)(07100008))(090)

公孙归父如齐,葬齐惠公。((p 0704)(07100011))(090)

我的粗译:

我们的宣公十年(公元前五九九年,周定王八年,齐惠公十年,),夏天,己巳那天(杨注:己巳,十四日。),齐惠公(齐侯-元)去世了。崔杼有宠于惠公,“高”家和“国”家因为害怕此人的威胁,等惠公去世,就把他赶了出去。他去了卫国。

《春秋经》上写“崔氏”,就因为这不是此人的罪过;而且齐国来“告”的时候也用的是此人的“族”,并没有用此人的“名”。凡诸侯之大夫脱离本国,都会告于各家诸侯说:“某氏之守臣某,失守宗庙,敢告。”不过只有那些有友好使者往来的诸侯才会“告”;不然,就不会“告”。

我们的主上去了齐国奔丧。

一些补充:

齐侯-元即齐惠公,“公”乃鲁襄公,公孙归父(子家)则为鲁国的卿。

上面既称“某氏之守臣”,则其人所在家族已经有了“氏”,这样,其人才有自家的“宗庙”可守。推测此次来“告”的内容可能是:“崔氏之守臣失守宗庙,敢告。”就是说没有包含崔杼的“名”杼,也就是说没有包含“某氏之守臣某”的后一“某”。在当时不称名是尊敬的意思。守臣之守乃为周天王守疆域之意,与失守宗庙之守不是一个守。

杨伯峻先生注“崔杼有宠于惠公”曰:

《经》云“崔氏”,《传》云“崔杼”,则崔氏即崔杼也。后人以襄二十五年崔杼杀齐庄公,距此五十一年,则崔杼此时当少,安得“高、国畏其偪(逼)”,因以为疑。不知崔杼弱冠有宠,虽不当政,有宠即有权,高、国亦可畏之。《唐书宰相世系表》云:“崔氏出自姜姓,齐丁公-伋嫡子季子让国叔乙,食采于崔,遂为崔氏。济南-东朝阳西北有崔氏城是也(崔氏城当在今山东省-章丘县西北)。季氏生穆伯,穆伯生沃,沃生野,八世孙夭(夭见僖二十八年《传》)生杼,为齐正卿。”

杨伯峻先生注“凡诸侯之大夫违”曰:

去国曰违,不论是否奔或放。《论语公冶长》“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系自动去国,此则仅指出奔或被放逐言,故杜《注》云:“违,奔放也。”

杨伯峻先生注“所有玉帛之使者则告”曰:

杜《注》:“玉帛之使谓聘。”孔《疏》云:“聘礼,执玉致命,执帛致享,故云‘玉帛之使谓聘’也。下《注》云:‘恩好不接,故亦不告。’又昭二十年,‘曹-公孙会自鄸出奔宋。’《注》云:‘尝有玉帛之使,来告,故书。’则杜意以为奔者之身尝有玉帛之使于彼国,已经相接,则告之。若奔者未尝往聘,恩好不接,则不告。唯告奔者尝聘之国,余不告也。刘炫以为玉帛之使谓国家有交好之国皆告,非指奔者之一身。”若以崔杼论,未见其使于鲁,而亦来告,则刘炫之义较杜为长。

杨伯峻先生注“公孙归父如齐,葬齐惠公”曰:

杜《注》:“归父,襄仲之子。”《传》又曰“子家”,盖其字也。河北-唐县出土归父敦即此人所作。详《文史》二十二辑李家浩《鲁归父敦小考》。据《经》、《传》所载,鲁以卿会葬,惟襄王、景王、晋之襄、平、昭-公,此年齐惠及宋平、滕成八见而已。

“齐”(杨注:齐,国名,姜姓,太公之后,国于营丘,在今山东省-临淄废县(今为临淄镇)稍北八里。临淄-齐城包括大城、小城二部分,总面积三十余平方公里(详《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僖公九年入春秋。春秋后,田氏夺其国,是为田齐。#马宗琏《补注》引《史记田齐世家正义》谓檀台在临淄东北一里。),推测位置为:东经118.35,北纬36.87(临淄北刘家寨周围有遗址,长方形城,大城西南部分为小城,共2000万平方米;大城:4500╳4000;小城:1400╳2200,300万平方米。大城:春秋战国?小城:战国)。

“崔”推测位置为:东经117.42,北纬37.05(邹平县-魏桥镇-崔八村)。

“卫”——“帝丘”(杨注:卫,国名,姬姓;文王子康叔-封之后。传世有康叔丰鼎,丰即封。“卫”字卜辞多见,足见其地名早已有之,金文亦有,字形不一。此时卫国都朝歌,即今河南省-淇县治。戴公庐曹,今河南旧滑县治(新治已移至道口镇);文公迁楚丘,今滑县东六十余里;成公迁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于春秋后十三世二百五十八年,为秦二世所灭。#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明一统志》又有帝丘城,云在滑县(此指旧治,今已移治于其西之道口镇)东北七十里土山村,即卫成公所迁,盖其境相接也。则卫自楚丘迁帝丘,两地相距不远。#卫自成公已迁都帝丘,即今濮阳县西南二十许里之颛顼城。),推测位置为:东经115.10,北纬35.66(濮阳县-高城村南,安寨、七王庙、冯寨、东郭集、老王庄。僖三十一年——前629,卫迁于帝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