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人艰不拆讲笑话 -- 骨头龙

共:💬4004 🌺30714 🌵13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为了利益,让我们假装谈感情吧

我来到美国的第15年,却仍然跟这里的小费文化格格不入。

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像美国这样把小费文化在虚与实、明与暗、假意与真心之间层层浸染,然后得出如此登峰造极的配方。亚洲国家从根儿里就没这个传统,欧洲国家小费的概念虽然存在,但基本上是可有可无、多寡随缘。只有在美国,小费才成了服务行业不成文的铁规矩,就好像装清纯的女孩子脸上那层技术高超的淡妆,看似若有若无,实则必不可缺。

照理小费本来应该是对优质服务的一种奖赏,可是在美国很多服务行业工人的工资已经事先扣除了他们可能从小费中赚到的部分,雇主坐等消费者替他补齐,所以工人盯着消费者的钱包时也理直气壮,消费者心理素质再好也无法当面锣对面鼓的“克扣”别人的工资,使服务质量在这部戏里成了无足轻重的角色。

照理小费应当是商业社会中的一种互动式激励机制,可是在美国所谓的互动已经成了像麦当劳汉堡的制作过程一样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比如在餐馆,服务生会在上菜后15分钟之内再次来到你的桌前问你:

“How is everything?”

而你呢,就算正在暗恨他为什么非得这时候来打扰你和餐伴渐入佳境的对话,为什么餐伴瞎了眼挑了家这么难吃的馆子,或者为什么自己偏偏在这时候塞了满嘴的饭菜进退两难,都得赶紧挤出笑容乌鲁乌鲁的回一句:

“Everything is great.”

注意到了吧,EVERYTHING,就好像你和服务生不是在相互敷衍,而是在谈笑风生间解决了这个世上的所有争端。

照理没收到小费或小费额度低时,服务人员应当检讨自己的服务质量,可是在美国这种情况下接受检讨的是消费者的人品和文化。

在日本游客集中的夏威夷,出租车门内侧都会用英日双语提醒乘客交小费。在纽约的时代广场附近,一些餐馆看到欧洲游客来就餐,会自动把小费列在账单里而不是让客人由着性子去填空。在美国人开的餐馆里你要是小费给少了,服务生会用美国人特有的修辞提醒你,比如:“请问您需要一个计算器吗?”在美国的中餐馆你要忘了付小费,仍然秉承着中国人直奔主题脾气的服务生,追出三里地向你当街讨债也不是没可能。

如果美国的小费文化只是钱包对钱包那还倒简单了,正像那句传遍了网络江湖的名言:“如果我们没有感情,那好,我们来谈利益。”可是偏偏它还有那层不能捅破的窗户纸在,硬撑着把自己打扮成是跟感情有关。感激这种本来挺自然挺美好的情绪,明明是已经被量化了、标价了、而且交易过程还被机械化、程式化了,咱们还都得装着这一切都是源自内心、真挚诚恳、而且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这基本是美国文化中虚伪的那一面里最虚伪的部分,跟这个比起来,政治竞选结束后输方对着电视镜头给赢方的那个甜蜜拥抱,或者公司里上司给你的那些以表扬开头的批评都根本不算什么了。

但是最让我抓狂的还是实际操作中的种种麻烦。比如纽约市各地区经济状况差异很大,公寓楼服务员的小费也就没有约定俗成的统一标准,小费付得多与少又事关个人形象,邻居们之前对此也大多讳莫如深,既然利益不能提,那咱们还是谈感情吧,剩下的事你就只能自己猜去了。

通宝推:脑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