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邓特色,其一开始就公开宣扬:自己是开历史倒车 -- 海纳

共:💬724 🌺5328 🌵14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中国可能比欧美复杂一点。

1,中国的传统到目前的政治实践,资本和市场是被权力严格管束的,不存在欧美那种资本与市场高度自由竞争的状态,所以,规律就未必是欧美周期性经济危机表现的那样。相反,看中国历代王朝的治理,很有可能,中国能够维持一个较为平衡的周期,从而形成一个较长历史跨度的王朝大稳定。比如,历代王朝都定期的来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腐运动,背后是权力之争,更是利益分配格局的改变,说到底,还是社会经济运行出现了问题。所以, 只要中国能够维持一个大一统的强力中央政府,全世界比烂的时候,中国总能显得不是最烂的那个。而欧美从来没有进行过类似中国反腐一样的运动,通过调整自己内部利益分配格局来自我消化矛盾。

我认为这是中国传统政治治理模式和政经体制在起作用。

2,这个规律,从王朝更替的角度看,仍然起作用。原因是,一,执政阶层内部的矛盾导致执政能力不断降低,到中后斯时,运动式反腐的利益分配改革常常无法实现,甚至最后被利益集团绑架,完全变形,导致政局更趋恶化。二,外部社会矛盾不断积累,各利益集团(资本)通过时间累积了足够挑战(或绑架)执政阶层的能量,导致执政阶层组织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不断消弱。

因此,中国目前这个治理模式,能够持续一个较长时间跨度上的相对稳定,如同历代王朝都维持在250年左右一样。歪一下,毛主席建国后30年的折腾,我认为就在于想从制度上解决这个大周期律,形成一个资本与权力的良性互动,社会阶层有足够的流动性,通过内部调整自我消化矛盾。

而西方与中国刚好相反,市场完全自由竞争,资本与权力高度融合,结果就是权力被资本完全绑架,所以,欧美体制并不具有维持较长时间跨度上相对稳定的能力。西方近500年的兴起,不是治理模式上的胜利。确如您所说,是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全球化,以及苏联解体提供的意外市场空间,给予了欧美治理模式向外转移矛盾而获取了存活空间。

在目前已经比较固定的格局下,各主要大国的竞争,已经失去了通过增加市场空间来转移内部矛盾的机会,就剩下拼各自治理模式优劣之华山一条道。当然,如果中美俄欧任何一家像苏联一样解体,当然又可以腾出巨大的空间向外转移矛盾。不过,目前看来,这样的幻想,只能是幻想。

通宝推:李根,老老狐狸,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