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邓特色,其一开始就公开宣扬:自己是开历史倒车 -- 海纳

共:💬724 🌺5328 🌵14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挺有意思的

您的意思是没有286,咱又能发展医药,又能发展小轿车,又能发展歼十又能发展大飞机了,还能在所有这一切的基础上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至少不用两票吧,粮票布票)。。。

钱呢?钱从哪来?当然您可以说,我们自己用破轿车也比给买办上贡给外国主子强,那算您有骨气,您还可以说,我就算光着腚,也比卖国强,宁要共产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宝。我佩服!

改开前的国民经济体系就是一个军事强国体系,一切让位于军事。

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越南战争又步步升级,中国的军费开支在经济极端困难的1961年以后反而一路飙升,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前期都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0%左右。由于当时地方许多单位也有相当多的战备开支,实际上,服务于国防事业的费用比例达到国家财政支出的1/3,占GDP的比例则在10%左右。

当时总是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军队员额大幅增加,1965年超过500万人,1969年达到631万人,而且数量增加最多的又是步兵。文革时期中国军队、民兵规模和员额极度膨胀,加之对第三世界军援保障引发的部分军费开支,所以军费相对60年代初有大幅增加,国防经费开支从1967年的83亿元,增加到1977年的149亿元,其实文革十年间,军费绝对值增长并不大,年平均增长率仅为7.95%。军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在1968年达到顶峰,突破26%,而后逐年下降至1974年的17%。74至77年的四年间,可以算是停滞期,军费绝对值在140亿元上下,占GDP比例也固定在4.5%左右。文革时期,国防经费占GDP比例很稳定,一直保持在4.65~6.5%之间。

但是我是小老百姓,我就关心家里的儿子能不能吃饱,能不能穿暖,看着他每年冬天冻手冻脚我难受。

回答您的小轿车是买的划算还是自造的划算,我觉得这都是很好比较的,短时间内国内缺口大,首先要解决有无的问题,才能考虑好坏和自力更生的问题。同样的,为什么空军宁可要歼27不要歼10?因为老外的好,老外的抗造,老外的省油,(歼10原型要配的居然还是涡喷,等您把涡扇造好,估计北京都姓台了)。。。满足所需的缺口之后,空军才放手让沈霍伊去自造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