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至今人唱百年歌-纪念程子华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 温相

共:💬37 🌺4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是详细的资料

第三节 平张线作战

(一)

平张线,是指平绥线东段北平到张家口这一段,是连接平津与绥远的唯一的交通线,张家口则是其中的战略要冲。为确保交通畅通,傅作义将其嫡系的十个师(旅)部署在张家口到南口一线。

中央军委决定向平张线发起攻击,包围张家口,迫使傅作义派兵增援,从而抓住傅系,拖住蒋系,为东北野战军主力入关争取时间。根据双方的兵力对比,中央军委决定以华北第2、第3兵团和东北先遣兵团来遂行平张线作战。

11月22日命令华北第3兵团司令杨成武、政委李井泉以所部三个纵队迅速秘密东进,协同冀热察军区地方部队切断平张联系,包围张家口,吸引北平之敌西援。

11月24日再次电示杨、李,第3兵团应于25日出发,以六天的时间赶到张家口,以两个纵队包围张家口西南周家河、怀安之敌,以一个纵队插入张家口与宣化之间,隔断张、宣联系。以抓住以上之敌为原则,包围但不攻击,等候东北主力入关。

11月27日,中央军委致电东北野战军司令林彪、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先遣兵团司令程子华、参谋长黄志勇,华北野战军第2兵团司令杨得志、罗瑞卿、参谋长耿飚,第3兵团司令杨成武、政委李井泉,正式下达平张线作战计划。以东北先遣兵团之第4、第11纵队及骑兵师,华北第2兵团之第3、第4、第8纵队,第3兵团之第1、第2、第6纵队,以及冀热察地方部队,组成战役兵力,在12月里吸引傅作义几个军于平张线上,并歼其大部或一部,以配合东北野战军主力顺利入关打开局面。具体部署如下:华北第3兵团于30日集结于柴沟堡、怀安地区,随即向张家口、宣化、柴沟堡、怀安相机发起攻击。第2兵团于12月1日在易县地区隐蔽集结待命,然后以五天赶到涿鹿地区相机作战。先遣兵团在第3兵团抓住张家口地区国民党军后,立即越过密云、怀柔,向延庆、怀来前进,加入作战。冀热察地方部队应在第3兵团到达张家口的同时,破坏宣化到怀来之间的公路,坚决阻止张家口之敌向南撤退。同时指出在进行平张线作战时,原在北平地区的第16军和第35军极有可能前来增援,这样加上该地区原有的部队,就有十三个步兵师和三个骑兵旅,而且国民党军利用汽车、火车运兵,速度很快,必须要有充分准备。

两大战略区三个兵团联合作战,在东北、华北地区还是第一次,为加强统一指挥,中央军委决定在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入关前由军委直接指挥,在林、罗、刘入关后即由林、罗、刘指挥。12月6日,又决定当华北第2兵团到达宣化地区后,华北第2、第3兵团由杨得志、罗瑞卿、耿飚统一指挥,当东北先遣兵团到达怀来后,以程子华、黄志勇、杨得志、罗瑞卿、耿飚、杨成武、李天焕七人组成平绥前线委员会,以程子华为书记,罗瑞卿为副书记,统一领导平绥线作战及粮食、弹药、俘虏等事宜,以全歼张家口、宣化、怀来地区国民党军十三个师并占领张、宣、怀为目标,力争一个月完成任务。

为保证后勤补给,中央军委要求东北局、华北局,东北军区和华北军区,密切配合全力组织。预计整个战役需五个月,规定由东北负担三个月,华北负担两个月。而平绥线作战两个月的粮食需要由北岳、热察两区负责,考虑到这一地区粮食比较困难,特别指示要用尽一切办法保障供应。根据这一部署,华北军区在平绥线东段建立了统一的支前指挥部,沿平绥线建立了四条补给线,开设了一百多个供应站。华北局还制定了保障参战部队两个月的供应计划,由冀中、北岳两区组成平津战役联合后勤指挥部,全力支前,计划提供粮食1.1亿斤,食油280万斤,马料6720万斤,马草1.1亿斤。后来实际供应量大大超过计划。华北局号召全区党政军民紧急动员,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在支前过程中,要先东北部队,后华北部队;先野战部队,后地方部队。为迎接东北野战军入关,华北局组织广大群众在部队入关的沿途,抢修道路、桥梁,并组织了热烈的欢迎和慰问。而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为保障部队入关需要,建立了军区司令部运输部和后勤运输部,并以两个后勤分部先行入关,布置兵站线。铁道纵队加紧抢修北宁线铁路,以保障物资、粮食、弹药的运输。

(二)

按照平张线作战计划,华北第3兵团首先于11月25日分三路从集宁等地向张家口疾进。11月29日夜,第1纵队向怀安,第2、第6纵队向张家口以西柴沟堡、郭磊庄之守军发起攻击,平津战役即告开始。该地守军第210师和骑兵第11旅立即退回张家口。

11月30日,第1纵队占领怀来,第2纵队占领柴沟堡、左卫,第6纵队占领万全、郭磊庄。随即第1纵队转向攻击张家口、宣化间,第2、6纵队继续攻击张家口以西外围阵地,就这样从西、南两面形成对张家口的包围态势。面对解放军的猛烈攻势,驻守张家口的第11兵团司令孙兰峰立即收缩兵力调整部署,以第105军之第210师、259师和整编骑兵第5、11旅为机动部队,由第105军军长袁庆荣指挥;以第105军之第251师和察哈尔保安部队及侦察总队、装甲大队为守城部队,由保安副司令靳书科指挥。同时急电傅作义,请求派兵增援。

傅作义对于张家口原计划是要准备放弃的,在这之前已下令将全体军政家属和重要物资运往天津,并已有三千多家属,其中包括孙兰峰的家属到达天津。但此时,他错误判断华北解放军的攻击不过是继察绥战役后的又一次局部行动,决心乘东北解放军尚未入关,华北解放军又很分散的有利时机,以其精锐主力第35军弛援张家口,集中兵力给该方向的解放军以歼灭性打击,以利将来固守平津。具体部署是以驻丰台的第35军之第101师、第267师附属一个105mm榴弹炮营,以及驻怀来的第104军之第258师,车运张家口增援。随后又令原驻怀来的第105军之310师增援宣化,原驻昌平的第104军之第250师、269师移到怀来,原驻涿县的第16军移到昌平、南口,以保持平张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

35军军长郭景云领受任务后对部下说:“这次去救张家口,我想不会有什么麻烦。不过你们要注意,北平没有我们35军,总司令是不放心的,所以要我们快去,快打,快回。”11月29日下午,郭景云率35军的两个师分乘四百多辆汽车由北平出发,104军的258师则乘火车从怀来出发,弛援张家口。

11月30日,35军到达张家口。

12月1日,35军连同守军共四个师的兵力向张家口以西的解放军第6纵队发起反击,一度占领万全;第105军等部三个师向张家口以南的解放军第2纵队阵地,但被击退。当日黄昏,解放军第1纵队渡过洋河,攻占沙岭子,并破坏了张家口到宣化之间的铁路,隔断张、宣联系。入夜后,冀热察军区部队占领沙城、土木,并破坏了下花园到怀来之间的铁路。华北第2兵团第4纵队之第12旅占领了新保安。就这样解放军将平张线切成数段。

至此,在张家口地区及平张线上,国民党军共集中了四个军十六个师,其中傅作义嫡系十三个师,占其总数的76%,这种形势对国民党军是极为不利的。为达成分割包围这十六个师,中央军委于12月4日就下一步作战作如下部署:华北第3兵团以两个纵队在张家口以西,以一个纵队在张宣之间,切断张宣联系,并阻止宣化守军退到张家口。华北第2兵团以主力围歼宣化、下花园两处之敌,以有力一部切断怀来与下花园联系,确实阻止怀来之敌的增援。东北先遣兵团取捷径向怀来、南口急进,到达后,各个歼灭该线之敌,并隔断北平与怀来之间联系。待上述三方面完成后,再集中全力解决张家口之敌。还要求这三部必须每日互相通报情况,并告中央军委。

遵照中央军委的上述部署,华北第2兵团和东北先遣兵团全力向平张线进发。

(三)

华北第2兵团于11月26日由阜平、曲阳经易县、紫荆关向涿鹿、下花园急进。由于道路遥远,河流阻隔,加上兵团领导对张家口之敌东逃估计不足等种种原因,未能按计划于12月5日到达平张线。

东北先遣兵团于12月2日从蓟县、三河出发,向怀来、南口急进。当前卫第11纵队到达密云时,程子华考虑到密云处在潮河与白河汇流的三角地带,控制着潮河、白河的渡口,如不攻占密云,兵团后续部队的辎重、车辆就难以通过,而据侦察,密云守军仅一个保安团一两千余人,完全可在短时间里解决,就以第31师发起攻击。12月3日战斗打响后才获悉,原驻守古北口的第13军之第155师已退入密云,守军实际上有四个团,这样战斗未能迅速解决。12月4日第11纵队将已渡过潮白河的第32师调回,协同第31师攻城,这才于12月5日攻占密云。由于密云战斗耽误了一天,使该兵团未能按预定计划在8日到达平张线。而且攻占密云还暴露了东北野战军的入关企图,为此程子华遭到了毛泽东的严厉批评。

此时,平张线的形势已发生了重大变化。12月4日,傅作义飞抵张家口,召开军事会议,征求对张家口战局的意见。傅作义认为再坚守张家口已无意义,应秘密做好撤退准备。但撤退时间等他回北平研究后再定。当他返回北平后就获悉密云失守,立即感到密云的失守对北平威胁很大,而且空军侦察报告,解放军正从东、西两面向平张线运动。他立即判断东北解放军一部已经入关,有与华北解放军合力切断平张线直下北平的可能。在此形势下放弃张家口,将部队撤回北平已不可能,遂变更计划,电令孙兰峰固守张家口,郭景云率35军和104军的第258师快速撤回北平。

傅作义最担心的是其嫡系的精锐第35军能否在解放军切断平张线之前安全回到北平,为此命令驻怀来的第104军主力向西接应,掩护35军通过怀来后再乘火车撤回北平,驻南口的第16军移往康庄,以资配合。为加强北平防御兵力,除命上述部队撤回北平外,还将天津、塘沽的第92军、第62军和第94军主力调到北平,第13军放弃怀柔、顺义撤到通县,第101军主力放弃涿县、良乡撤到宛平、丰台。

包围张家口的华北第3兵团根据形势判断,在发现华北第2兵团和东北先遣兵团向平张线逼近时,张家口的守军向西撤退的可能性较大,就决定以防止张家口守军向西撤退为重点,在张家口以西部署了两个纵队,而在张家口东南只部署了一个纵队。

12月2日起,为恢复张家口与宣化之间的联系,张、宣两地的守军向沙岭子发动了两面夹击。守沙岭子的华北第3兵团第1纵队经三天激战,因伤亡惨重,被迫放弃沙岭子,将主力撤至张宣线西侧洋河两岸,留一个旅在张宣线东侧进行监视。

12月4日,张家口的国民党军重占沙岭子,打通了张宣之间的联系。

12月6日,35军离开张家口返回北平。郭景云为装载35军在张家口的一个修械工厂的机器设备,不愿让出汽车搭乘104军的第258师,致使该师滞留在张家口未能东撤,对此104军军长安春山极为不满。在没有解放军主力阻击的情况下,35军迅速通过宣化、下花园,当晚在鸡鸣驿宿营。

12月7日拂晓,35军继续向新保安攻击前进。

此时,在平张线上怀来至新保安之间,只有华北第2兵团第4纵队的第12旅和冀热察军区独立第7师和两个独立团。无论在兵力、火力上,35军都占有很大优势。而从新保安向东不足30公里就是怀来,那里驻有傅作义的另一个主力第104军,只要35军冲过新保安,与104军汇合,就可迅速撤回北平。而华北第2兵团尚在大洋河以南,距新保安还有一到两天的路程,远水难救近火。

35军是傅作义起家的基本部队,也是他嫡系部队中的王牌主力,只要抓住该军,就能抓住整个傅作义系统部队。否则,将严重影响平津战役。当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于12月7日拂晓得知35军从张家口东撤后,深感平张线作战已面临着严重困难,遂于7日、8日给平张前线指挥员连发数电,严厉批评了华北第2、第3兵团和东北先遣兵团没有领会军委意图,督率所部按期完成任务,强调大兵团作战必须加强执行命令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并重新明确各部作战任务:华北第2兵团应全力赶到新保安,阻止35军东逃,务必完全切断35军与怀来的联系。华北第3兵团则是全力包围张家口之敌,如敌逃跑则坚决消灭。东北先遣兵团则星夜向怀来前进,迅速攻占怀来、八达岭一线,隔断东西联系。

此刻,华北第2兵团第12旅能否在主力赶到前将35军阻止在新保安,华北第2兵团和东北先遣兵团能否及时赶到平张线,成为影响全局的关键。

华北第2兵团司令杨得志、政委罗瑞卿接到军委的紧急命令,一面急电12旅务必在新保安组织防御,迟滞35军东撤;一面督促主力急速渡过大洋河,向下花园急进。

第12旅从6日晚开始在西八里、水泉、新保安、东八里和马家台地区构筑了纵深约八公里的三道阻击阵地。

12月7日,第35军在十八架飞机支援下,向新保安攻击前进。12旅顽强抵抗了整整一天,35军直到晚上才占领了新保安。35军副军长王雷震认为新保安地形狭窄,不宜久留,主张连夜从新保安经沙城以南向怀来前进。但郭景云骄傲自负,根本不把当面的解放军放在眼里,同时也担心夜间行军易遭袭击,就命令全军在新保安宿营,等天亮后再走。

正是第12旅的顽强阻击赢得了一个白天,郭景云的错误决断又送了一个晚上,总共为华北第2兵团争取到了整整一昼夜的宝贵时间,第2兵团全速急行军,甚至不顾天寒地冻,徒涉已结了一层薄冰的大洋河,终于在8日拂晓赶到了新保安。随即华北第2兵团以第9、11、12旅占领新保安以东阵地,第4旅和独立第1旅占领新保安以西阵地,组成第一层包围;以第7、8旅占领碱滩、沙城、鸡鸣驿,构成第二层包围,阻击第35军东逃和怀来方向第104军的增援。

傅作义获悉35军在新保安被围,急电任命第104军军长安春山为西部地区总指挥,统一指挥第16、35、104军,全力以赴,内外夹击,救出第35军,同时命令张家口的第105军向新保安攻击,以策应35军突围。安春山受命后立即做如下部署:第104军的第250、269师即刻出发,连夜行军赶到沙城以南集结,向新保安攻击,限9日之前攻占外围的马圈等地,接应35军突围。再令35军于9日晨由新保安向马圈攻击,与104军两面夹击,突出重围,然后从新保安以南沿永定河以北的公路撤回北平。最后令16军派出一个团,于9日八时前接替第269师的怀来防务,16军主力固守康庄,必须坚守到第35、104军通过为止。

12月8日,第104军向土木猛攻,但遭冀热察军区独立第7师的顽强阻击,无法突破。当晚只好绕道新保安东南,向宋家营、水泉一线攻击,在第3纵队主力和第4纵队一部的坚决阻击下,毫无进展。第35军同时向新保安东南猛攻,激战一天,也未能突出重围。

12月9日,第35、104军在十二架飞机掩护下,继续实施相向攻击,第2兵团的第3、4、8纵队在冀热察军区部队的配合下,依托临时构筑的简易野战工事,进行两面阻击,打退了东西两面国民党军的多次进攻。这天第104军已到达了赵家营、碱滩、马圈一线,距新保安还不到四公里。安春山要求郭景云无论如何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时机,果断突围。而郭景云则要104军到新保安城下来接应。这一方面是由于两人都以保存实力为宗旨,另一方面是郭、安两人素有积怨,特别是此次作战中,安春山因为郭景云不愿让出车辆而把104军的258师丢在张家口极为不满,郭景云则对安春山担任西部地区总指挥很不服气,两人先是在傅作义面前相互攻讦,后来发展到在电话上相互对骂。怎么可能会为了对方而牺牲自己的部队?这样的战场指挥还谈得上什么配合与支援?当晚,解放军发起反击,迫使第104军后撤,第35军退回新保安,从而完成了对新保安的确实包围。

12月10日起,国民党空军开始向新保安被围的第35军空投面粉、弹药和轻武器。

当第35军从张家口撤退后,华北第3兵团于12月6日重占沙岭子,重新切断了张、宣联系。宣化守军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害怕被歼,于12月7日向张家口撤退,第271师在沙岭子遭到伏击而被全歼,第310师则逃回了张家口。12月9日,第105军从张家口东进策应35军突围,在沙岭子遭猛烈攻击,被迫退回张家口。第3兵团随即完成了对张家口的包围。

就在华北第2兵团与35军激战于新保安之际,东北先遣兵团也到达了平张线,先头部队第4纵队之11师于12月9日拂晓进到马庄、石桥、大小王庄一线,切断了康庄与怀来的联系,并在小王庄消灭由康庄前来接替第269师怀来城防的第16军的一个团。第4纵队的第10、12师随即占领泡儿山、姬庄、西山、下屯等地,完成了对康庄的包围。

康庄守军为第16军第109师和第94、22师各一个团,共五个团的兵力,傅作义得知康庄被围后,即电令16军军长袁朴率部向八达岭突围。而蒋介石嫡系将领第16军的上级单位第4兵团司令李文则命令突围要谨慎,如无突围的可能,就加强工事固守。从中也可看出傅、蒋之间的矛盾。袁朴认为不突围必定被歼,决定乘夜于10日凌晨分两路向东南突围。东北4纵发现16军突围,立即展开追击,在杨岭、泡儿庄一带消灭16军大部六千六百余人,仅袁朴率警卫营和22师的一个团逃回北平。4纵旋即占领康庄、岔道、青龙桥,切断了第104军的退路。

先遣兵团歼灭第16军主力后,立即转兵向怀来攻击前进,使第104军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安春山见自身难保,35军又突围无望,遂置傅作义的命令于不顾,于9日黄昏率第250师、第269师相互掩护向怀来撤退。10日十六时回到怀来,安春山认为怀来虽有防御工事可守,但无粮弹储备,加上获悉第16军被歼,康庄失守,料到从平张线撤回北平已不可能,所以他到了怀来后不做休整,不待命令,立即放弃怀来率全军从怀来以南,经十八家子、横岭关、镇边城,沿日伪时期修筑的丰沙线,撤回北平。先遣兵团以4纵一个师跟踪追赶,以4纵两个师取捷径实施平行追击,以11纵从康庄直插白羊城进行堵截。至11日中午在横岭、白羊城地区将104军1.3万余人全歼,安春山被俘后,伪装成伙夫未被查出真实身份,解放军见其年迈,便发给还乡证和路费,使他得以逃回北平。

在东西两面援军被歼、被阻的形势下,新保安的35军处境日益孤危,郭景云一日数电向傅作义呼救,而傅作义也无计可施,一筹莫展,除令空军空投粮弹外,只有发电鼓励给官兵打气。

12月11日,防守南口、八达岭一线的国民党军仓皇撤回北平,东北4纵兵不血刃占领该两地,11纵则沿羊坊南下,直逼北平西郊。

至此,解放军华北第2、第3兵团和东北先遣兵团在平张线上共歼灭傅作义部两个军、五个师,并将第35军的两个师包围在新保安,第105军等部七个师(旅)包围在张家口,完全控制了南口、八达岭、怀来一线,达成了平张线作战计划,还迫使傅作义将天津、塘沽地区蒋系的第62、92、94军调到北平,大大削弱了国民党军在天津、塘沽、唐山等地的守备兵力。就这样,实现了抓住傅系,拖住蒋系,从而将傅作义集团抑留在平津地区的战略企图,并掩护了东北野战军主力入关。为此平张线作战受到了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高度评价。对参战部队予以通令嘉奖。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