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当年北京常见的东欧-苏联产公共汽电车 -- 潮起潮落

共:💬35 🌺169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不完全是东欧剧变的结果 小国今后的日子会更难过

事实上,二战一开打,原本的这几个东欧工业强国不是被吞并就是成了纳粹的盟友,在其后的战争中损失惨重。而冷战时期,又被苏联控制,与其原有的技术、资金和配套、出口市场西欧西欧基本上断绝了关系,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产业升级。

另外,现在不是手工作坊就能造飞机的年代,小国要搞高端工业更加困难了。别说各种发动机和机床,就是好一点的钢材可能都要依赖进口,所谓国产也就是拼装。就算发达国家不封锁不卡你脖子,关税和运费一加,哪有竞争力?电子设备的问题更严重,原本造工业产品,根本没有电子设备这一项,现在很多工业基础不错的小国,能自己搞软件,但硬件就没办法了。东欧的人工成本相比亚洲又要高很多,在全球市场根本不会有竞争力。能吃吃以前的老本就不错了。

别忘记,在二战前东欧工业在世界上还排得上号的年代,即使是苏联的工业也不怎么样(虽然现在也不怎么样,起码军工还行),中国根本就是农业国。至于日本(含韩国)也就卖点质量差的垃圾货。西欧和美国的配套市场原本可以说是东欧独占的。现在呢?

昨天看了我国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年底发射的新闻,感触更多了。寻找和研究暗物质粒子,对物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可成本多高,一颗卫星就是一亿美元(这还是中国造价便宜的结果)。小国别说掏不起这钱,哪有能力研制和发射卫星?可预见的将来,连科研都搞不成了,只能彻底沦为大国的附庸。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