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明清火器的迷思 -- 恶魔之读书者

共:💬478 🌺2637 🌵4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阎崇年,袁腾飞 易中天这些 上中央电视台 把持主流媒体

为清朝初年的民族压迫唱赞歌的阎崇年,鼓吹厚黑学的易中天,明朝最黑暗的柏杨 哪一个不是和袁腾飞这一套“卖国有功,压迫有理,群众愚味,革命有罪”的“理论”大同小异。

满清朝是野蛮代替文明,愚昧代替进步,是中国历史一次空前的大倒退这有什么疑问么 ? 综合来看,明朝的中国,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开放,眼界最为远大,统治者阶层对于传播引进外国先进思想技术最为热心,心态也最为良好的时期,这和明代本身经济的高度发展,思想的高度活跃,广大知识分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空前高涨是分不开,而所有的这一切追根溯源,都必须归源到明朝开国之初所制订的政策。   明朝前期是文明的恢复期,后期是文明的崛起期。正是在明朝统治下,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空前普及,士大夫阶层的活跃,哲学思想的突破,使得原来开始走下坡路的中国文明挽回了颓势,重新焕发出多样多采的的活力,重新显示出人性的尊严,个性的张扬。   中国历史上在春秋战国以后再一次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活局面,再一次表现出对科学的空前兴趣。  明晚期乃至到明末,不仅中国的传统科学的一些领域,开始经历自我革新,自我蜕皮的过程,展现出新的活力,而且由于知识分子遍及全国上下对科学热情的高涨,对西方先进技术的热情引进,中国的科学正在呈现出不仅弥补自身固有的弱点和缺陷的趋势,而且有理由断言,当西方科技和中国本土的融合之后,中国的科学完全可能在发展势头上超越西方 当时的中国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无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都是如此。只要通过容纳吸收外来科学技术的优点,弥补中国科技固有的缺陷,发展和前进绝对不是问题。   明朝晚期,一方面是中央政府控制力量不断趋于衰弱,另一方面是民间力量不断崛起壮大,舆论的力量,思想的力量,经济的力量,无不如此。 

人性的张扬、个性的独立、党争不断、讲学书院的林立、海上贸易空前的繁荣、市民和手工业阶层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所有这一切都显示中国文明正在经历一个化蛹为蝶的关键时期。任何文明的进化,都必然要经历一个这样的过程,否则只能停滞不前,只要经历了这样一个文明动荡整合的过程,中国文明必然重新放射出耀眼的光芒。重新执世界文明的牛耳。   而这一个阶段,化蛹为蝶的阶段,却又恰恰是一个文明最虚弱最脆弱,最缺乏抵御野蛮的外敌侵袭能力的时机,然而不经历着这样一个阶段,文明就无法实现自身的进化。不幸的是,正是在这个阶段,明朝的中国遇上满清这个尚处于野蛮的奴隶制阶段的政权的侵略,文明进化的过程被人为打断了,终止了。   明朝灭亡以后,情形发生了急剧改变。满清的残暴统治,使得大部分知识分子对科学的热情急剧衰减,和西方传教人士合作翻译科学著作的情形已是凤毛麟角,甚至连 传教士自己上呈给满清皇帝的科学著作也被达入冷宫。原先被大量应用于经济国计民生的技术机械,到了清朝,完全沦落为清朝那些愚昧到极致的皇帝的个人玩物。此外疯狂的屠杀,经济的破坏的,文化的摧残就更不需要多说了。  

由于明代留下的优越条件,明代遗留下来的大量书籍,大量人才,明代已经开辟的和西方文化经济科技等各方面交流的渠道,甚至可以这样说,明末以后的中国想不和世界同步发展,想不领先于世界都困难,我们可以列举大量的事实来证明这一点,然而在满清空前愚昧黑暗的统治下,所有的机会都化成泡影,满清统治下的中国不仅不能在明代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哪怕前进一小步都不行,甚至连明代已经取得的成果,已经获得的进步,也几乎全盘丧失,全面倒退,这种文明的倒退,也只有古罗马帝国被蛮族灭亡,阿拉伯文明被蒙古毁灭的时候才可以相比拟

当时传教士南怀仁看见满清统治下,科学技术在中国残败没落,甚至过去明朝已经取得的成果都丧失掉,实在看不下眼去,于是他把过去明朝翻译编写的大量科技著作加以汇编整理, 编成《穷理学》,想呈现给康熙,并加以刊行流传。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毕竟明朝的崇祯组织人力对西方科技进行有组织有系统的大规模翻译研究,现在不必要求你满清再去这么做,那至少把过去已经做好的东西加以整理保存发扬流传,总不是太难的事情吧。 然而他,却真的是热脸贴了冷屁股,碰了一个大钉子!愚昧到极点的康熙,也确实呢看了或者说翻了这部书,然后怎么样呢?他就把书很轻松很仁慈地发还给了南怀仁!   在《康熙起居注》中有这样的记载:“上曰:‘此书内文辞甚悖谬不通’。明珠等奏曰:‘其所云人之知识记忆皆系于头脑等语,于理实为舛谬。’上曰:‘部复本不必发还南怀仁,所撰书著发还。’”   就这样,《穷理学》这套完整汇集了西方科技译著的丛书,就因为康熙的愚昧,没有被刊刻,不仅没有刊刻,而且也没有能完整保存下来,只剩下残本,而残本中一大部分都是明代李之藻和耶酥会士傅泛际开始合作翻译的《名理探》。

这里提到的所谓“于理实为舛谬”的“知识记忆皆系于头脑”,其实在明代知识分子那里,已是接近常识了。比如崇祯元年进士金声(后在隆武元年被清兵俘虏,不屈而壮烈殉国),精通西学,曾经说过“人之记忆皆在脑中,小儿善忘者,脑未满也;老人健忘者,脑渐空也”,明末思想科学巨人方以智(明末四公子之一,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曾受邀担任南明内阁大学士,被清兵俘获,不屈服,削发为僧,在康熙十年,被满清统治者抓捕,在“惶恐滩”——就是文天祥北上抗元路过,所写诗句中“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中的惶恐滩——毅然自尽而死)的《物理小识》中也明确提到“人之智愚,系脑之清浊”。可笑的是,明代人早就知道的科学常识,到了满清主子奴才那里居然就变成了“于理实为舛谬”!    康熙五十三年朝廷多次下令禁书,并规定“造卖印刷者,系官革职,军民杖一百,流三千里;买者杖一百,徒三年;看者杖一百。”(《大清律例》)此后,在雍正二年,乾隆三年,乾隆十八年,乾隆十九年,嘉庆七年,嘉庆十五年,嘉庆十八年,道光十四年,咸丰元年和同治十年,满清政权不下十余次的在全国范围内下令禁书,查禁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及时间之长,都为世界文化史上所绝无仅有。   大明朝的御史可以记录下皇帝和太后吵架。   大明朝臣工可以反对皇帝的决定。   大明朝皇帝和朝臣的庭议被印上报纸全国公示。  

明朝是中国历代最强调民族属性的朝代,因为民族性是明朝合法性的来源。 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 ,开篇就是“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后文更是“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胡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 而所谓“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的“三不”国策,虽然不见诸正文,但以汉唐之隆尚需和亲,而两宋之富求之岁币,明朝对待民族斗争确实是十足的硬气。 这种硬气一直坚持到被另一个外族政权消灭,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南明史——个人每次听到史可法阎应元张煌言李定国这些名字的时候,也总有一种无法名状的悲怆感。

有明一朝,以驱除鞑虏始,以亡于鞑虏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周秦汉唐宋还有比着更有悲剧气质,更能体现汉族精神的朝代吗?

对于明朝的推崇其实是晚清民国就开始了, 章太炎先生就是头号南明粉,他对蔡锷说“滇人毋忘李定国”,然后自己要求葬在张煌言的身边。而孙中山先生在民国成立伊始就发表了《祭明太祖文》、《谒明太祖陵文》,最后也葬在明孝陵边上。 现在通过明朝来表达民族主义思潮产生的因素也不必追溯到晚清民国,其实大致是九十年代开始逐渐发酵而成的,到新世纪随着网络普及开始爆发。社会环境原因就是民族政策,所谓“一等洋人二等官,三等少明四等汉”。社会舆论原因是在于清朝宫廷戏的“一枝独秀”,还有岳飞、文天祥不再是“民族英雄”, 而在05年前后,有两个人成就了这场“明粉”与“满遗”之战:一个是阎崇年,一个是当年明月。这就是为什么是“明粉”,而不是汉唐宋的粉丝,成为这次民族主义思潮中的代表。因为阎崇年所代表的“扬清贬明”者是一个强大的对手——没有好对手,自身也不能强大;而当年明月犹如宣传队播种机一样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供了明朝的各种证据

通宝推:樊逖,empire2007,盲人摸象,笑任平生,青木堂主,别来无样,hwd9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