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苏联4%的自留地生产了25%的产值,包产到户战胜人民公社 -- mcpssx

共:💬164 🌺769 🌵8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苏联4%的自留地生产了25%的产值,包产到户战胜人民公社

包产到户对人民公社或集体农庄的优越性,其实没有疑问,得到了中国、苏联、越南、朝鲜等国的一系列证明。

俄国曾经是欧洲粮仓,到了苏联,农业变成了头等问题。

苏修在国际市场上抢购粮食,早已不是偶见寡闻,而是赫赫有名,首届一指。勃列日涅夫上台以来的十年,苏联共进口粮食七千多万吨,开创了苏联粮食进口的空前纪录,使一个历史上的粮食出口国沦为经常靠进口粮食过日子的国家。特别是最近几年,苏修不惜抛出黄金,动用外汇,进口大批粮食。一九七二至一九七三年度,苏修进口粮食近三千万吨,造成世界粮价猛涨近两倍,使第三世界进口粮食的国家深受其害,因而遭到了国际舆论的谴责。

苏联农业搞得一塌糊涂的真正原因,苏修一直竭力回避。他们一遇歉收,就怨天尤人,不是把责任推给别人,就是挖空心思,编造种种荒诞的理由。一九七二年那次大歉收以后,苏修当时的农业部长被撤职罢官,当了统治集团的替罪羊。去年粮食又再减产,勃列日涅夫之流立即指令御用文人,炮制文章,为其开脱,大谈什么“气候条件相当复杂”,无非怪老天爷不帮忙;

据西方估计,苏联目前私人经营农业的生产占全国农业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据苏修大大缩小了的数字,个人副业提供的农畜产品占全部农畜产品的百分之十二。个人副业花费的劳动占全部农业消耗的总劳动量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在庄员的全部收入中,个人副业的收入要占一半左右,有的地区高达百分之七十。在农场工人的全部收入中,个人副业的收入也要占到百分之二十一左右。

苏联自留地占全国耕地的4%,产量却是25%,大搞集体农庄的初期还饿死了一堆人,造成了乌克兰这样的兄弟民族极端反俄。

包产到户战胜了人民公社,其实是基本历史常识。除了中国以外,越南也是一个例子。

在社会主义历史更悠久的北方,农民不肯下田劳动,合作社主任敲钟让社员出工,响应的寥寥无几,而且多半是老弱妇孺,出来混工分的,青壮年都在家中做私活或者抽烟闲聊,如果社主任上门,他们或者装病,或者从后门溜走。有的社主任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不得不跪在地上哀求社员出工。1980年有一个统计,全国1520万劳动力中约有一半全年出工不到200天。在一个四季都可以耕作生产的亚热带国家,这个出工率是非常低的。

  被逼上梁山的越南农民一直没有完全放弃所谓“地下家庭承包”,他们先是种植政策管理相对宽松的蔬菜和杂粮,后来发展到种植主食水稻。到1980年,迫于严峻的经济形势,越共中央也不得不同意各地实验水稻承包。1981年12月越共中央发出第100号指示,要求在农业合作社的范围内扩大承包。承包制广泛推行后,1981年越南水稻产量第一次超过合作化以前50年代末的水平。

  但承包制还是在合作社的框架内,农民的自主权很有限,承包额过高,很快就耗尽了有限的恢复生产的潜能,最终导致了1987年越南的“合作社危机”。当时北方发生大面积饥荒,21个省有930万人挨饿,占整个北方农村人口的三分之一,政府不得不用从苏联进口的牲畜饲料来充作口粮。南方的一些干部率先突破紧箍咒,采取一些改革措施,时称“开着救护车闯红灯”。

  面对紧迫的形势,1988年4月越共作出《关于农业经济管理的革新》的决议,简称为10号决议,承认国营、集体、个人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合作社是由农民自行管理和经营的经济单位。1989年3月越共又召开六中全会,进一步确定了家庭是自主的经济单位,恢复了农民家庭的独立地位。这个10号决议贯彻后,一年内越南农业产量就大幅度上升,不但自给有余,而且还能做到40多年来第一次有余粮出口,越南终于摘掉了自60年代以来缺粮国家的帽子。

现在有些人完全不承认历史,搞历史虚无主义,吃饱了点饭,就开始瞎折腾,开倒车,否认历史,是对国家、民族的犯罪。

通宝推:forger,履虎尾,野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