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左传》人物事略01:赵衰——冬日之日 -- 桥上

共:💬89 🌺38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左传》人物事略01附:晋惠囚秦3/9

《僖十四年经》:

秋八月辛卯,沙鹿崩。((p 0346)(05140003))(037)

《僖十四年传》:

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晋-卜偃曰:“朞年将有大咎,几亡国。”((p 0347)(05140301))(037)

我的粗译:

下年,我们的僖公十四年(公元前六*四六年,周襄王七年,晋惠公五年),秋八月辛卯那天(杨注:辛卯,五日。),沙鹿那座山崩塌了,晋国的卜偃说:“朞年将有大咎,几亡国。(一年后将会有大麻烦,我们晋国会有灭亡的危险。)”

一些补充:

“沙鹿”(杨注:杜《注》以沙鹿为山名,《公羊传》以为河上之邑,《谷梁传》则以为沙山之麓,杜说近是。地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卜偃之言验于晋惠公韩原之役,而《汉书五行志》以为验于二十四年之晋怀公被杀于高梁。沙鹿崩而卜偃预言晋之吉凶,災害系于所災所害,故杜《注》以沙鹿山在晋地。江永《考实》则以为此时晋之东境未能至大名,当是卫地。章炳麟《左传读》则以为名山不以封,沙鹿本周室所有,周衰,乃为晋、卫所攘,卫多而晋少耳。晋地错在卫地。孔《疏》引《释例》云:“天人之际,或异而无感,或感而不可知。沙鹿崩因谓期年将有大咎,梁山崩则云山有朽壤而自崩。此皆圣贤之谠言,达者所宜先识。”杜预虽不明山崩川竭之理,然于古代迷信之说,似有所疑,孔《疏》尤为通达。至《汉书元后传》谓“沙鹿崩,崩后六百四十五年宜有圣女兴”云云,显系妄托。),推测位置为:东经115.36,北纬36.35(北沙窝庙村东北,据《古今大名府名胜古迹篇》:位于今卫河以东,龙王庙、西付集、埝头、束馆以北,目前,仅北沙窝庙村东北尚存一处,高五米余,广数亩。——桥案:所崩之处显非此处,当在此处西面,那时的黄河岸边,现早被冲走。)。

————————————————————

《僖十四年传》:

冬,秦饥,使乞糴于晋,晋人弗与。庆郑曰:“背施,无亲;幸災,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庆郑曰:“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援,必毙。是则然矣。”虢射曰:“无损于怨,而厚于寇,不如勿与。”庆郑曰:“背施、幸災,民所弃也。近犹雠之,况怨敌乎?”弗听。退曰:“君其悔是哉!”((p 0348)(05140401))(037)

我的粗译:

这年冬天,秦国发生了饥荒,向晋国借粮,晋人不给。

庆郑反对说:“背施,无亲;(杨注:背弃恩施,则失亲己者。)幸災,不仁;(杨注:以他人之災为己之幸,非仁爱之道。)贪爱,不祥;(杨注:贪所爱之货利而不以与人,则祸殃将至。)怒邻,不义。(杨注:使邻国忿怒,不合道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丧失了这四种德行,还拿什么来保守国家呢?)”虢射不同意,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庆郑回答:“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援,必毙。是则然矣。(不讲信义,背弃邻国,等自家有麻烦的时候谁会帮助咱们?没有信义,就会出麻烦,没了援手,下场会很惨。现在就是这样了。)”虢射还是不同意,说:“无损于怨,而厚于寇,不如勿与。(这么干不会减少他们对我们的怨恨,反而会增加我们对头的实力,不如别借给他们。)”

庆郑再回答说:“背施、幸災,民所弃也。近犹雠之,况怨敌乎?(背弃恩施,以他人之災为己之幸,这都是“民”所看不起的行为,自己人都看不起,何况仇敌?)”晋惠公不听。庆郑退下以后就扬言:“君其悔是哉!(主上一定会为此事后悔!)”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皮之不存,毛将安傅?”曰:

《新序杂事二》云:“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芻(古人着裘,毛在外;反裘则毛在内,皮在外)。文侯云:‘胡为反裘而负芻?’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恃邪?’”即此义。皮以喻所许秦城,毛以喻糴,言既背秦施,为怨已深,虽与之糴,犹皮之无毛,无所傅着。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ān fù)也是著名的成语,当然之所以如此著名,也和毛主席的那个著名比喻有关。

————————————————————

《僖十五年经》:

十有一月壬戌,晋侯及秦伯战于韩,获晋侯。((p 0350)(05150012))(037)

《僖十五年传》:

晋侯之入也,秦穆姬属贾君焉,且曰“尽纳群公子”。晋侯烝于贾君,又不纳群公子,是以穆姬怨之。晋侯许赂中大夫,既而皆背之。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既而不与。晋饥,秦输之粟;秦饥,晋闭之糴,故秦伯伐晋。((p 0351)(05150401))(037)

卜徒父筮之,吉:“涉河,侯车败。”诘之,对曰:“乃大吉也。三败,必获晋君。其卦遇《蛊》 (011001),曰:‘千乘三去,三去之余,获其雄狐。’夫狐《蛊》,必其君也。《蛊》之贞,风也;其悔,山也。岁云秋矣,我落其实,而取其材,所以克也。实落、材亡,不败,何待?”((p 0353)(05150402))(037)

我的粗译:

当初晋侯(晋惠公)回国之前,秦穆姬托他照顾贾君,而且还嘱咐他要“尽纳群公子”。结果晋侯回国以后,奸淫了贾君,又不纳群公子,所以穆姬怨恨他。晋侯还曾经向那些“中大夫”应许了贿赂,后来也都不提了。晋侯还应许把晋国的“河外列城五,东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都送给秦国,后来也不肯给了。晋国遭了饥荒,秦国送来了小米。等到秦国遭了饥荒,晋国却禁止出借粮食。所以秦伯要兴兵讨伐晋国。

卜徒父为此进行了占筮,得到了吉卦:“涉河,侯车败。(涉渡黄河,“侯”的战车毁坏。)”

秦伯又追问,卜徒父就解释说:“乃大吉也。三败,必获晋君。其卦遇《蛊》 (011001),曰:‘千乘三去,三去之余,获其雄狐。’夫狐《蛊》,必其君也。《蛊》之贞,风也;其悔,山也。岁云秋矣,我落其实,而取其材,所以克也。实落、材亡,不败,何待?”他是说:这是“大吉”的卦象。三次打败他们以后,肯定能抓到晋君。这个卦象是《蛊》 (011001)卦,卦辞上说:“千乘三去,三去之余,获其雄狐。”这个狐《蛊》,就说的是他们国君。《蛊》的内卦(下面的卦)是“风”;《蛊》的外卦(上面的卦)是“山”,现在已经到了秋天,我们可以捡到落下的果实,还能得到木材,这就代表了成功。他们果实掉了,木材丢了,不被打败还等什么呢?

一些补充:

所谓“中大夫”,我意指任职在晋国都城城中的那些“大夫”,当是与“外大夫”即管理其他各城邑的那些“大夫”对言的。

杨伯峻先生注“涉河,侯车败。”曰:

此盖筮辞,言晋侯之车败也。顾炎武《补正》谓“涉河,侯车败”非占辞,乃事实,当是秦伯之车败,故穆公以为不祥而诘之耳。按之全文,似不合。侯车,公侯之车也。顾栋高《大事表》、张聪咸《辩证》、吴闿生《文史甄微》俱读侯为候,或谓为斥候之车,或谓为中军候奄之车,俱不确。(桥案:秦穆公乃“伯”,无“侯”名。)

杨伯峻先生注“千乘三去,三去之余,获其雄狐”曰:

此盖其繇词。今《周易》无其文,故杜《注》谓“此所言盖卜筮书杂辞”,顾炎武《补正》则以为与成十六年“南国 [足戚],射其元王,中厥目”,并是夏、商之占,如《连山》、《归藏》之类,故上文只言“筮之”,而不言“以《周易》筮之”。去,旧有三义。一读为阹、胠,《上林赋》云“江河为阹”,《注》云:“遮禽兽为阹。”《荀子荣辱篇》云“鯈 [魚本]者,浮阳之鱼也。胠于沙而思水,则无逮矣”,俞樾说此云:“此言遮阑于沙而思水,则无及矣。”则千乘三去者,晋侯之军三被遮拦也。说见章炳麟《左传读》。一谓去犹算法所谓除,千以三除,得零数一,故谓三去之余,获其雄狐。见沈钦韩《补注》引邵宝说。此两说虽未尝不可通,然不若石蕴玉《读左卮言》之说:“三去即三驱,其词应于下文之‘三败及韩’,盖晋人三败,则秦人三驱之矣。”石说盖本之顾栋高。《蛊》之外卦为《艮》,《九家易》,《艮》为狐,是其象为狐。主五爻,五为君位,是其象为雄狐。说详王绍兰《经说》卷三。古人喜以雄狐喻君,《诗齐风南山》亦以雄狐喻齐襄公,说本惠栋《补注》。若襄十年《传》以“雄”喻郑帅皇耳,亦类此。禽曰雌雄,兽曰牝牡,对文则异,散文则通,此曰雄狐,犹《尚书牧誓》之牝鸡,例详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二。

杨伯峻先生注“《蛊》之贞,风也;其悔,山也。”曰:

内卦为贞,外卦为悔。悔,《说文》作“ [每卜]”,云:“《易》卦之上体也。”《蛊》卦为《巽》、《艮》两卦所构成。《巽》为内卦(下体)为风,《艮》为外卦为山。

杨伯峻先生注“我落其实,而取其材”曰:

《巽》为内卦,自秦言之,代表本国;《艮》为外卦,代表敌国。秦为风,晋为山,风经山上,故附会有落实取材之象。

下面是《蛊》卦的卦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解梁城”(杨注:《河外,指河西与河南,黄河自龙门至华阴,自北而南,晋都于绛,故以河西与河南为外,包慎言《河外考》以河西为外,杜《注》以河外为河南,皆仅得其一偏。河外列城五,盖首举其数,而下仍叙其疆域,言五城之地东极于虢略,南至华山而止;不言西北者,西北为秦地故也。《晋世家》言献公之季,晋疆西有河西,与秦接境,亦足为证。内者河内,内及解梁城,解梁城不在列城五之数,盖包有余邑。解梁城即今山西省-永济县-伍姓湖北之解城。僖三十年《传》,郑-烛之武说秦伯曰,“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焦固为五城之一,瑕则在河东,详三十年《传注》。故《秦本纪》述夷吾之言谓“诚得立,请割晋之河西八城与秦”,言八城,则并河外五城与河内解梁及瑕数之。余邑已不得知其名矣。惟史公谓“河西八城”,似八城俱在河西者,盖偶疏。),推测位置为:东经110.51,北纬34.95(永济市-开张镇-古城村,伍姓湖北)。

如杨先生所注,所谓“河外”当指风陵渡以下那段黄河以南。故下云“内及解梁城”,盖“解梁城”在此段黄河北也。

“焦”(杨注:焦本封国,姬姓,复为晋邑,当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西郊。十五年《传》“河外列城五”之一。#焦在今河南省-陕县南,已见僖三十年《传》并《注》。#焦,今河南-三门峡市东二里。据《史记》,周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此说不可信。盖神农之名初见于《易》系辞,《史记封禅书》言“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神农封泰山,禅云云”,亦托之管仲耳。焦为姬姓国,《左传》明言之,何得为神农之后,且周武王时更不知有神农氏也。僖二十三年《传》之焦为陈邑,与此名同地异。#焦,今河南-陕县西郊。),推测位置为:东经111.21,北纬34.76(虢城的东北隅即是焦城,焦城属虢城的一部分,今有李家窑虢国故城遗址)。

“瑕”(杨注:瑕,有数说,《中国历史地图集》谓在今山西省-芮城县南,江永《考实》疑即文十三年《传》晋大夫詹嘉之邑,则在今河南省-陕县南四十里。战国时属魏。《战国策》屡言焦、曲沃,知瑕即曲沃,灵宝县东南旧有曲沃镇。),推测位置为:东经111.04,北纬34.68(灵宝-南曲沃)。

“虢略”(杨注:今河南-灵宝县治即旧虢略镇。),推测位置为:东经110.87,北纬34.53(灵宝市,即旧虢略镇)。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