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愚昧的香港人要为他们对形式民主(普选)的迷信付出代价 -- 思想的行者

共:💬85 🌺146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说的从上而下与主席说的从上而下是完全相反的

我还是给你看毛主席在古田会议期间亲自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的第一部分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关于极端民主化的部分吧:

关于极端民主化

  红军第四军在接受中央指示之后,极端民主化的现象,减少了许多。例如党的决议比较地能够执行了;要求在红军中实行所谓“由下而上的民主集权制”、“先交下级讨论,再由上级决议”等项错误主张,也没有人再提了。但是在实际上,这种减少,只是一时的和表面的现象,还不是极端民主化的思想的肃清。这就是说,极端民主化的根苗还深种在许多同志的思想中。例如对于决议案的执行,表示种种勉强的态度,就是证据。

  纠正的方法:

  (一)从理论上铲除极端民主化的根苗。首先,要指出极端民主化的危险,在于损伤以至完全破坏党的组织,削弱以至完全毁灭党的战斗力,使党担负不起斗争的责任,由此造成革命的失败。其次,要指出极端民主化的来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由散漫性。这种自由散漫性带到党内,就成了政治上的和组织上的极端民主化的思想。这种思想是和无产阶级的斗争任务根本不相容的。

  (二)在组织上,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其路线是:

  1 党的领导机关要有正确的指导路线,遇事要拿出办法,以建立领导的中枢。

  2 上级机关要明了下级机关的情况和群众生活的情况,成为正确指导的客观基础。

  3 党的各级机关解决问题,不要太随便。一成决议,就须坚决执行。

  4 上级机关的决议,凡属重要一点的,必须迅速地传达到下级机关和党员群众中去。其办法是开活动分子会,或开支部以至纵队的党员大会(须看环境的可能),派人出席作报告。

  5 党的下级机关和党员群众对于上级机关的指示,要经过详尽的讨论,以求彻底地了解指示的意义,并决定对它的执行方法。

外链出处

在这里毛泽东提到的极端民主化的两个典型表现是由下而上的民主,先交下级讨论,再由上级决议,这其实就是你所鼓吹的普选制--即先由普通民众讨论决定国家领导人。

你说的自上而下说的是从高级领导开始选起,毛泽东批判的自下而上指的是下级讨论以后要求上级做决议,你说的上下和毛泽东说的上下完全是不同的意思。

二,那次选举当然是少数人的选举,但是相比于此前的选举和此后的选举都是多数人的选举,你知道遵义会议吗?在那次会议上,毛泽东再次当选为政治局委员,那次会议的与会者人数就非常少,层次很高,根本不是1929年6月22日的那样的军队连级干部都参与的一种更普遍得多或者说是更接近于普选得多的选举。

遵义会议的选举就类似于昧国的选举人选举总统一样,是间接选举制度,不是你所鼓吹的普选。

你是鼓吹更接近于普选的结果是把毛泽东选下去的29年七大会议还是鼓吹更远离普选的遵义会议呢?

四,浏阳河在哪里?是在湖南,中央革命根据地在哪里,在江西和福建,再说把毛泽东选下去的那次会议是1929年6月不是1928年,也不是在江西苏区,是在福建闽西的龙岩城,当时的龙岩根本还处于红军和军阀的拉锯状态,根本都不算苏区,当时的龙岩老百姓懂得一个叫做毛泽东的人都很少,你让龙岩的老百姓怎么普选选毛泽东?

毛泽东不是神,人民认识毛泽东,了解毛泽东,感受到毛泽东的伟大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在这一段时间以前,人民对毛泽东的了解有限,让人民进行普选,毛泽东一定会落选,你明白这个基本的道理吗?

不要以为毛泽东在革命的任何时期都在全国人民心中有着崇高的威望,毛泽东的崇高威望是在他领导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为什么他能够领导人民取得胜利,就是因为没有搞普选制,否则,毛泽东再怎么突出,像他这样的常常处于少数派的人谁会选他上去?

至于说66年的事情,你更是瞎扯,在1956年还是1957年毛泽东自己提出退居二线,换句话说毛66年居于二线,根本不是因为什么选举,是因为毛泽东多年以前主动提出退居二线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