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石油美元是推倒美国经济的致命一击,也是最后一击! -- 梅轩济

共:💬9 🌺1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环球网亲自辟谣,说是假的。

外链出处

【环球军事报道】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1日一则有关沙特首次透露从中国购买“东风-21”导弹的消息引发多方关注。文章援引沙特官方报纸《OKAZ》的报道称,“在新闻发布会上被记者问起沙特的新军购计划时,沙特联合军事委员会顾问安华·马吉德·艾思奇(退役少将)证实,沙特已经从中国获得了“东风-21”(DF-21)导弹,用以保护两个伊斯兰教圣地(麦加、麦地那)和海湾盟国”。针对这一报道,《环球时报》记者21日多方求证后发现,沙特媒体的报道原文与互联网上广泛转载的内容出入很大。

《环球时报》记者通过在搜索引擎里键入阿拉伯语关键词“中东导弹 DF-21”的方法搜索,结果被引到了一个名为“阿拉伯防务和装备论坛”的网站,里面有一个网友发的帖子,说“沙特可能购买了中国的先进导弹,这款导弹的名字叫东风-21”。在这则简单的文章后面,附有相关链接。

《环球时报》记者点击链接,进入了《OKAZ》这则闹得沸沸扬扬的报道。文章日期是9月18日,是一名叫阿里·本·忽罗珊的记者发自吉达的报道。报道的内容与《联合早报》引用的内容出入很大。

首先,所谓证实沙特从中国获得导弹的人名和身份,《联合早报》说是“安华·马吉德·艾思奇”,而正确的说法是“安瓦尔·本·马吉德·奥斯基”,《OKAZ》称他是“著名战略思想家”、“内阁特别顾问”,没提到新加坡媒体所称的退役少将职务。整篇文章是安瓦尔在谈沙特政府的国防政策,其基本要点是沙特奉行不侵犯别人的政策,但如果遭到侵犯,也将坚决反击,因为沙特已经是中东地区“第二大军事强国”。《OKAZ》的文章提到两款武器,一是美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二是“东风-21”导弹,并盛赞这款导弹的先进性,速度极快、具有极强杀伤力,而且迄今没有能够拦截它的武器。但安瓦尔没有直接说沙特已经拥有了它,更没有提到从中国购置的事。《联合早报》文章中提到的“新闻发布会”,在《OKAZ》的文章中也没有提及。不过,该文章作者阿里在文中提到,在最近沙特举行的代号为“阿卜杜拉之剑”的军事演习上,“东风”导弹亮相,展示出沙特要保护国民、保护两大圣地和海湾地区的信号。

《环球时报》记者21日还设法向中国军方相关机构求证此事,不过没有得到回复。据了解,即便中沙之间存在军贸往来,主体也应该是买卖双方,即中方相关公司和购买国的军方相关机构,和中国军方没有关系。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曾在例行记者会上强调,在军事装备出口政策上,中国严格遵循三项原则:一是有助于接受国的正当防卫能力,二是不损害有关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三是不干涉接受国的内政。中国严格遵守联合国有关决议,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军品出口管制法规体系,武器出口都是合法的、负责任的。

2013年,位居前10的中国原油进口国依次为:沙特阿拉伯、安哥拉、阿曼、俄罗斯、伊拉克、伊朗、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

中国如果对沙特出售东风21导弹的话,会同时损害自身与伊朗,伊拉克,以及不产石油但对中东地缘政治有深刻影响的以色列的关系,似乎不太划算。

此外,东风21是中国的现役主力中程弹道导弹,战略级别和保密级别都比较高,鉴于沙特的安保工作在美国面前相当于没穿衣服,那么把东风21卖给沙特会不会造成中国军事装备信息的泄露,也是这笔交易需要考量的重要变量。

最后一点,东风21的性能,对于中东地区而言太强了,甚至凭以色列的防空系统也完全无法抗衡。这会瞬间打破中东的军事力量平衡,形成沙特一家独大的局面。而沙特骤然拥有这种军事碾压能力之后,会不会在和什叶派的内斗中变本加厉,进一步打击叙利亚,伊拉克和伊朗,这方面的忧虑中国也无法避免。

综合各种因素,我倾向于认为中国不会出售东风21,东风21是进攻型武器,超出了沙特自保的需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