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女朋友原创】谁家别院奏清音 -- 导演刘化卿
谁家别院奏清音
去年冬天的时候,在英国跟一个朋友巴瑞去听了一场音乐会,中国的古琴和琵琶。在泰晤士河南岸的Royal Festival Hall。
我是自己喜欢,一直就想学的,所以去了。巴瑞出身音乐世家,曾经跟黑豹一起玩的摇滚,后来去了匈牙利,前年来的英国。现在黑豹已经过了气,只偶尔在电视上露个脸儿,他老人家在国外一呆十年,现在才开始想着卖掉自己的音乐。他正在做自己音乐的小样,对刀郎的走红感到十分困惑,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他说,是个浙江人帮他炒作,中国自己的Max
Clifford一点也不逊色。他对国内听什么音乐十分感兴趣,经常抓着我问东问西的,这十年的隔膜试图零打细敲的找补回来。只要有中国的音乐会他就会去。
伦敦是这样一个自由和宽容的城市,就象一个会展中心,全世界的艺术来了都有舞台。中国著名的古琴大师李祥霆,着长衫,携古琴,从国图的音乐厅端坐在了Purcell Room的舞台上。《流水》淙淙,我听的心花怒放。虽然李老先生不喜欢用静美来形容古琴的琴音,认为古琴自有它恢弘的一面,然而吸引象我这样的初学者的,却正是古琴淡而又淡,深山清流般的风格。李老先生为人儒雅,十分诚恳的对着鬼子介绍《流水》,《汉宫怨》。弹琵琶的女子是程玉,一曲《十面埋伏》,丁丁琮琮,杀气隐隐。程玉曾经是国内很有名的琵琶演奏家,90年来的英国,一直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一边教书一边念书。我在BBC的艾滋病防治音乐会上也看过她的演出,舞台上自有一派星光。
然而也许我不过是林黛玉的想法,进了荣国府,先存了别人看不起的心思。在英国看中国的演出,并不是十分愉悦的经历;再热烈的掌声,也带有一种审视的意味,多少有一种居高临下般的优越。英国人叫欧洲是“他们欧洲”,布莱尔已经跟在布什屁股后头到处走了,英国人仍然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他们认的,始终是传统的芭蕾和歌剧;我们的艺术家混迹于各种非主流的演出场合,星光熠熠下,掩饰不住的是在别人的文化里做着点缀的命运。那天我听完了音乐会搭地铁回家,看到程玉在对面的月台等车,穿了大红色的羽绒服,月台灯光暗淡,风吹的有点冷,这幅景象在我心里记了很久。
之后春天,夏天,秋天。天气进入十月的时候我就回国了。十一月,《芝加哥》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因为是跟音乐台的朋友蹭的票,位置不是很好,二楼侧面偏后。音乐一起,灯光暗下来了,不约而同,大家都开始往前挪。然而其实并没有多少余地,因为竟然差不多满场。这对于我这个以前蹿惯了演出的人来说,也还是很新鲜的。因为之前虽然也是大家都拿赠票看演出,拉家带口的,可满场的局面我还是第一次见。另外一个我切实感受到的变化是,票贩子的票明显比以前卖的贵多了,人也凶多了。我在保利剧院门口等票进去看昆曲《长生殿》,一帮票贩子硬生生将一位老大爷想免费送给我的票花一百五十块钱买了去,之后厚颜想以三倍的价钱卖给我。当然我也看出来了,如果我真的拿了票不给钱,老大爷也未必乐意。这是根本原因。而我其实也并没有天真到这个程度,只是票贩子凶神恶煞的一瞪我,我就害怕了。大棒加胡萝卜始终是有效的,一手把胡萝卜喂给大爷,一手将大棒挥向我。所以《长生殿》最终我也没有看成,在十一月的冷风里灰溜溜的回了家。
路上我想,谁让我没有提前订票呢?英国人看《阿依达》,半年前就订好了票,当成大事记着,到时候穿的体体面面的,赴一场盛会。往往是这个时候,在外国人眼里,英国最英国-最是阅读或影象中的英国。我的老师Peter是名流之后,在伦敦市中心地价贵到飞起的摄政街上有一所房子。摄政街两边都是古老建筑,也有我喜欢的高尚百货公司Liberty。伦敦到处是艺术,而且很集中,都在一区。天气暖和的时候,Peter讲他很多时候都是看完了演出,步行回住的地方。“我热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艺术是到门口的杂货店买一听啤酒的距离,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C'mon babe
Why don't we paint the town?
And all that jazz
I'm gonna rouge my knees
And roll my stockings down
And all that jazz
我爱《芝加哥》。这出剧里的女人一个杀了自己的丈夫和姐姐-他们背着她偷情;一个将占了她便宜又不肯兑现承诺的男人一枪毙命。比利在剧中高唱:“我只在乎爱”,然而人人心知肚明,谁相信爱?不过是暴力,犯罪,金钱的罪恶世界。我要活,我要秀,如此而已。我站在那里鼓掌,心中喜欢;周围是哗哗退场的人群,台上的乐队显得有些尴尬,不过仍坚持将All That Jazz 演奏的兴高采烈。按惯例,演出结束之后乐队会再一次奏响主题音乐,台上台下同欢。想起我看《MAMMA MIA!》,一个用阿巴乐队的音乐编成的音乐剧,里面笑料不断,并且是大团圆结局。演员出来谢场的时候,群情激动,台上台下又唱又跳,简直乱成一片。乐队成心,将音乐演奏的神经兮兮的,哈哈。
我在伦敦的美妙生活。
在国内看演出,手机铃声永远此起彼伏,人人都比你忙;而你的前后左右,也永远有那么一对儿,要么是男的跟女的显摆艺术修养,要么是话痨。在伦敦,就是去看游客最多的《歌剧院幽灵》,诺大的剧场里也鸦雀无声。然而我想,中国的文化是戏园子文化,一定是要一边看,一边喝茶磕瓜子的,满场手巾把儿乱飞,另外还要有人起哄架秧子。吃吃喝喝食色性也的事儿都敞敞亮亮的摊在那儿,不比英国人什么都藏着掖着的劲儿。中场休息的时候,英国人喝红酒,“That's amazing!”“I'm loving it!”两个人站在那儿,左右不过这两句话,还要照顾把碟子里的多米诺吃光。《仲夏夜之梦》是伦敦每年夏天的保留剧目,在摄政公园里露天演出,从六月一直演到九月天气转凉。我在演出季节快结束的时候去看,笑的肚子痛;然而冷风吹着,什么地方在烧烤,烤肉的香气从来没有这么挑衅过。中场铃声响起,剧场里的人转瞬消失大半,等我摸去目标那里,卖土耳其烤肉热狗的胖子已经在吆喝:“Only two left! Only two left!”, Oops! 排长队的英国人一个个嘟囔着走开。
Iliana五月从墨西哥来的时候,会带Frida的日记给我。我要带她去后海听评书,嘿嘿,在我自己的地盘儿上。谁家别院奏清音。在自己的文化里,妥帖,自在,是一壶老酒,几个小菜的现世安稳,热热闹闹的,不过一场浮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女朋友原创】谁家别院奏清音
看到《基督山伯爵》或者《福尔摩斯探案集》对剧院的描写 2 萨苏 字436 2005-06-02 21:40:37
肚皮撑起白衬衫的绅士? 哈哈,笑得我~~~~~~~~~~ 导演刘化卿 字130 2005-06-05 18:23:23
枉自 姗姗来迟 字67 2005-05-30 10:23:10
这个这个?我来问问她吧。 导演刘化卿 字141 2005-05-31 09:08:25
😮你的女朋友是张扇你都不知该打!^_^ 姗姗来迟 字2 2005-05-31 11: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