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左传》中的成语14 -- 桥上
《昭元年传》:
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佑。“公曰:“女不可近乎?”对曰:“节之。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物亦如之。至于烦,乃舍也已,无以生疾。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菑: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p 1221)(10011204))(094)
我的粗译:
晋侯(晋平公)向秦国求医。秦伯(秦景公)派了“医和”去给他看病,看了以后“医和”说:“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佑。”他是说:您这病没法治,这叫做“近女”,那种因为房事得的病,就像中了“蛊”一样。不是鬼神,也不是饮食,是因为被迷惑得的病,心志丧失。而且您的“良臣”也要死了,上天不保佑您了。
晋侯(晋平公)就问“女不可近乎?”
“医和”回答说:
要有节制。先王的“乐”,就是用来节百事的,所以有五节;迟速本末都要兼顾。自“中声”减半,五次以后,就没有“弹”的余地了,只好向那种烦手淫声的方向发展,充塞人的心和耳,使人忘记平和,但是君子是不会听这种东西的。事物都是如此,到了“烦”的程度,就应该放手,以免得病。
君子亲近琴瑟,是要在仪式中节制身心,而非使之沉迷。天有六气,这六气下降就产生五味,发散就成为五色,显现就成为五声,过多就会产生六疾。
六气就是“阴”、“阳”、“风”、“雨”、“晦”、“明”,由此分出“四时”,排出“五节”,过多就会成灾。“阴”多了就会生寒疾,“阳”多了就会生热疾,“风”多了就会生末疾,“雨”多了就会生腹疾,“晦”多了就会生惑疾,“明”多了就会生心疾。女,就是阳物而晦时,多了就会生内热惑蛊之疾。现在主上既没有分寸又不按节令行事,怎会不出这种问题呢?
一些补充:
以上“寒疾”、“热疾”、“末疾”、“腹疾”、“惑疾”、“心疾”不知对应中医理论中的什么症状,这里的“六气”也和主流中医理论的“五行”说不大一样。
这里提到“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还有《成十年传》也提到“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p 0849)(08100401))(071),两段话很相像。而尽管那时秦、晋两国关系不算亲密,但两次晋侯得了重病,都要从秦国请医生,亦可见秦国的医生很有声望。不过秦国的医生虽有声望,但两次都没能治好晋侯的病,甚至一上来就宣布说这两位晋侯没治了。
如果这里的“弹”是指弹弦,则所谓“不容弹”应该是指弦过短而无法“弹”,古代无论是“琴”或“瑟”,都有很多根弦,用手或琴码调整弦的长度以及松紧,就会弹出不同音高的声音,而同样的弦,同样松紧,音高越高,则弦越短,每升一个八度,弦长就只有原来的一半。也就是说,音越高,不同的音之间,弦长的差异也越小,操作起来就越困难,最后就没法弹了。
下面是截自网上的一张古琴弹奏的图片,弹奏时一手按弦(缩短有效琴弦,提高音高),一手弹拨发声:
再下面是一张古瑟的图片,也截自网上,图中可见随着音高变高,弦长越来越短:
《昭元年传》:
出,告赵孟。赵孟曰:“谁当良臣?”对曰:“主是谓矣。主相晋国,于今八年,晋国无乱,诸侯无阙,可谓良矣。和闻之,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大节。有菑祸兴,而无改焉,必受其咎。今君至于淫以生疾,将不能图恤社稷,祸孰大焉?主不能禦,吾是以云也。”赵孟曰:“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 (011001)。皆同物也。”赵孟曰:“良医也。”厚其礼而归之。((p 1222)(10011205))(094)
我的粗译:
“医和”出来以后,把情况告诉了赵孟(赵武),赵孟问:“谁当良臣?(谁是那个良臣?)”“医和”回答:“就是‘主’啊,‘主’当上晋国国君的主要辅佐到现在已经八年了,晋国没出现动乱,诸侯也没有什么缺憾,可谓良矣。‘和’听说,国之大臣,有尊崇的地位,丰厚的俸禄,担负重大的责任。如果发生了菑祸,不能及时解决,也会因此而受到报应。现在主上因为过分沉迷女色而生病,很快就不能再主持社稷,还有灾祸比这更大吗?‘主’未能防止这样的事态发生,我才会这样说。”
赵孟又问:“何谓蛊?”“医和”回答:“蛊就是淫溺惑乱产生的根源。从字上说,皿和虫组成蛊。谷子里的飞虫也叫蛊。在《周易》里,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 (011001)。这些都说的是一件事。”
赵孟感叹道:“良医也。”额外增加了对“医和”的礼遇,将他送了回去。
一些补充:
这里“主”是“医和”对赵武的尊称。
杜《注》:“《巽》下《艮》上《蛊》。《巽》为长女,为风;《艮》为少男,为山。少男而说(悦)长女,非匹,故惑。山木得风而落。”
下面是《蛊》卦的图形:
《昭元年传》:
十二月,晋既烝,赵孟适南阳,将會(会)孟-子馀。甲辰朔,烝于温,庚戌,卒。郑伯如晋吊,及雍乃复。((p 1225)(10011501))(094)
我的粗译:
这年十二月,晋国完成了“烝”祭之后,赵孟(赵武)前往南阳,准备为孟-子馀(赵衰)举行“禬”祭。甲辰朔那天(朔为初一,月相最黑),在“温”完成了赵氏家族的“烝”祭。庚戌那天(杨注:若以甲辰朔推之,庚戌,七日。),赵孟突然去世。
郑伯(郑简公)前往晋国为他吊丧,走到“雍”那里才被拦了回去。
一些补充:
赵武之死距前面的几处预言都不到一年。
“南阳”的赵衰庙墓(杨注:杜《注》:“孟-子馀,赵衰,赵武之曾祖。其庙在南阳-温县。”子馀乃赵衰之字,赵氏世称赵孟,故谓其祖以孟某某以明之。),推测位置为东经113.06,北纬34.94(温县三家庄村,或认为“温”邑在温县招贤镇:东经112.95,北纬34.91)。
当时的“南阳”是指一片地方,大体指温山之南,黄河之北。杨伯峻先生注“始启南阳”曰:
《吕氏春秋去私篇》“南阳无令”,高诱《注》:“南阳,晋山阳河北之邑,今河内-温、阳樊、州之属皆是也。”《水经清水注》引马融曰:“晋地自朝歌以南至軹为南阳。”朝歌,今河南省-淇县治;軹,今济源县东南十三里軹城镇,则南阳大约即河南省-新乡地区所辖境,亦阳樊诸邑所在地。其地在黄河之北、太行之南,故晋名之曰南阳。(《僖二十五年传注》(p 0432)(05250204))(044)
下面是原先用过的图,图中右侧中间稍偏下、山河之间的部分就是“南阳”:
“雍”(杨注:雍,据《通志氏族略二,为文王第十三子雍伯受封之国,在今河南省-修武县西,沁阳县东北。),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3.19,北纬35.20(焦作市府城村西北府城遗址,东西约280米,南北约300米)。
这几天的干支纪日排列如下: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
杨伯峻先生注“甲辰朔”曰:
甲辰上距十一月己酉五十六日,十一月有己酉,则十二月初一不得是甲辰。且以《经》、《传》纪日推之,正月有乙未,三月有甲辰,五月有庚辰、癸卯,六月有丁巳,则十一月不得有甲辰。即其中有闰月,十一月得有己酉,(王韬《春秋长历考正》谓闰十月大,己酉为十一月四日),而十二月则不得有甲辰朔。杜因以十二月误,说详孔《疏》。王韬谓“甲辰朔为明年正月朔,《传》特终言之”。以上文“十二月晋既烝”论之,似有理。然晋用夏正,寅月虽于周正为今年,但不在年终,与上文“赵孟不复年矣”仍不合。《礼记王制疏》引服虔说,以甲辰朔为夏正十一月,顾栋高以为最有理,亦不可信。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左传》中的成语14 38 桥上 字4934 2014-08-19 05:04:51
🙂《左传》中的成语14附:晋楚弭兵13 4 桥上 字3915 2014-09-01 05:54:33
🙂《左传》中的成语14附:晋楚弭兵12
🙂《左传》中的成语14附:晋楚弭兵11 8 桥上 字9305 2014-08-30 05:03:57
😁当时卜人地位相当高啊,还敢给国君出哑谜 1 然后203 字0 2014-09-03 08:02:17
🙂到司马迁那儿就不成了 桥上 字0 2014-09-03 08:18:39
🙂大笑,子产真是杰出的外交官, 4 南方有嘉木 字46 2014-09-02 14:51:35
🙂和疗妒汤有点像 桥上 字0 2014-09-03 20: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