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世纪回眸梁思成 -- 温相

共:💬73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以为吴晗是那个年代很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他的经历应该给人很多启迪,唤起人们对那个年代的思考

所以我很想听听温相精彩评论!

下面一段简要讨论了一下吴晗,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959年4月,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会议。会上毛泽东对干部中不敢讲真话的作风提出了批评。有一次毛泽东看湘剧《生死牌》,由此想到了海瑞。毛泽东要宣传海瑞刚正不阿的精神,要找几个历史学家写写海瑞的文章,胡乔木将毛泽东的这个意思给吴晗讲了,吴晗很快就写成了《海瑞骂皇帝》。毛泽东4月有写写海瑞的意思,吴晗6月16日就在《人民日报》上发了这篇文章,紧接着又写了《海瑞》、《清官海瑞》、《海瑞的故事》、《论海瑞》直到《海瑞罢官》。《论海瑞》一文的开头就由“生死牌”说起。

  吴晗是一介书生,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的独立性没有了。吴晗写海瑞,固然与他的专业有关,但似乎也犯不上为写而写,一个读书人,如果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做文章,早晚要出事。吴晗的失误,在于他太迷信了,太听话了,他要按别人的意图写,把自己的独立性丢了。庐山会议之后,吴晗把自己这篇《论海瑞》的文章送给一位参加会议的领导看,这位领导把毛泽东说的是提倡真海瑞,不是假海瑞;是提倡左派海瑞,不是提倡右派海瑞的意思给吴晗说了。吴晗在发表这篇文章前就加了一段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假冒海瑞的文字。但结果吴晗还是没能逃出那场悲剧。

  作为正直的知识分子,吴晗有过失误,有过政治迷失,但良心还在。50年代批胡适的时候,多少胡适留在大陆的朋友都写了文章,而吴晗没有,这亦难得。吴晗是有才华的明史专家,但由于失去了独立性(且不论这独立性是怎样失去的),最终酿成了悲剧。吴晗是令人尊敬的学者,但我们越是尊敬他,越觉得应从他的悲剧中吸取点什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