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聊扯淡二则 -- 老光

共:💬12 🌺5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闲聊扯淡二则

有网名叫作“贺龙老乡”的网友,扯了个懒谈,说了件从前的‘匪闻’。

说的是民国时候,桑植城内有个剃头匠——时称“待诏”的。这角色平日里极喜好玩三棒鼓,闲暇之余,兴之所至,便爱耍上几手。给人剃头,照样玩耍不误。他剃头备有三把剃刀在手中,玩三棒鼓的瘾头一发,便一边剃头,一边手持三把剃刀,如同耍三棒鼓一般,在空中抛上接下,居然不误手上功夫:剃头、抛刀、哼唱三不误。

某日,藏匿深山老林的土匪头子踱进城来,找他剃个头。

剃头匠不知来人身份,剃头时,亦照样耍起了他的‘三不误’,一边剃头,一边抛刀同时嘴巴里边不停地哼唱。土匪头从未见过这骇人的场合,以为剃头匠耍刀是想打他的主意,待要抽身离开时,人已经躺倒在靠背椅上,白花花的剃头刀儿也刮到了头皮上。惊恐中,只好闭上眼睛,任他摆弄一伙,但右手已然伸往裤袋内,摸到了那把匣子枪,心中默神划着灰灰:龟儿的剃刀头匠,只要你的刀儿碰到老子的头皮,稍有痛感,嘿!嘿!我的个儿!老子就对你不客气!

好不容易捱到把头剃完,剃头匠的那把刀儿却始终没挨到他一丁点。土匪头子阴着脸膛,说了声,“好功夫!不错!”,跟即又一声断喝,让剃头匠将灶膛边的那个吹火筒捡哈来,令他两腿并拢,将吹火筒紧紧夹在胯裆下。然后,土匪头掏出匣子枪,瞄也不瞄,转过身反手一枪,只听‘叭’的一声响,那子弹从吹火筒的这头钻进去,那头拱出来,惊骇得剃头匠尿了一裤裆的湿热。

土匪头吹了吹枪口上冒出的余烟,扬起枪,问剃头匠道:“俺这一手,比起你耍剃头刀,玩三棒鼓的功夫如何?!”

朋友“苍狼”说是,他小时候曾听老辈人扯过一段白话,说的是解放前,他家乡一带多土匪出没,故此,当地人自小便练拳习武,用以护家防身。

有一穷家小户,租佃了地主几亩土地耕种,辛勤做工之外还兼带着喂养了东家的几头牛儿。某年,替东家喂养的母牛生了一条小牛,这佃户十来岁的儿子每天没个伴玩,觉得刚生的小牛可爱且有趣,便把小牛当作戏耍的陪伴,喜爱之余,每日里吃罢晚饭便抱着小牛儿到屋后的堰塘边给它洗脚抹身子。一来二去,时日一长,养成了天天为牛洗脚的陋习。

冬去春回,夏逝秋随,小牛儿渐渐长大了,这孩子依旧每日里抱了牛儿天天去洗脚抹身子,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天长日久,抱来抱去,自然也就炼出一身的蛮力气。过了几年,曾经的小牛儿长成了一条肉巴壮实的大牯牛,小孩子呢,也长了牛高马大的后生子一个。

解放前几年,盛行抓壮丁,乡公所的头头们看中了这角色,觉得这伢壮巴又肉砣,横横实实,像筒金刚,是块当兵的料,便领了四位枪兵威风凛凛前去抓他。

小伙子一看抓他的人封锁了出路,晓得再快也跑不过枪子儿的,情急之下,便不慌不忙地对这伙人说道:“我家为东家喂养了几头牛儿,内中有头牯牛,打小起就归我替它天天洗脚抹身子的,如今要出远门了,再也见不到它了。请官长给我一袋烟功夫,让我走之前给这头牛儿洗个脚,好不好?替它洗完脚,抹过身子我就跟随你们走就是。

抓壮丁的这伙人想,不过是替牛儿洗个脚,抹个身子呗,那又要得好长的功夫?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再者,我们手中有杆枪,谅你跑得再快也是跑不过我的枪子儿!倒不如放他个顺水人情,遂了他这心愿!好吧,那你快一点,帮牛洗罢脚跟随我们走就是,不过,要老实一点哦!

于是,一群人端着枪跟随前去,免得他觑空子瞄机会跑上了山,咱放了兔儿跟狗赶。

到得山脚下,寻到吃草的几头牛儿,只见小伙子把身子往下一蹲,然后两手往上一托,就把那头要洗脚的牯牛托上了肩头,再大步流星直奔那屋后的堰塘,里把长一段山路,一路背来,大气没喘一口,面不改色心不跳,像吃了根灯草那般的轻巧。抓壮丁的这伙枪兵,一见这个场面,个个吓得面如土色,有没有尿裤子的不知道,顿时撒开脚丫子拔腿便跑,直跑出一里多路这才敢掉头朝后瞧瞧,一个个喘着大气,都说是:我的个娘呀!若是让这小子抓到手中,骨头都会让他一把捏碎,人不死也得脱层皮!

从此,乡公所再也不敢打他的主意,抓他的壮丁!

通宝推:mezhan,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