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孟达其人(上) -- 逐日夸父

共:💬6 🌺7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孟达其人(下)

孟达投降曹魏后,曹魏大臣对孟达的评价不一,有的人认为孟达有将帅之才、卿相之器,而刘晔认为“有苟得之心,而恃才好术,必不能感恩怀义”。但准备称帝的曹丕对孟达的来降喜出望外,将此视为“首向王化,万里驰义”,并与孟达共乘一车。受此殊遇的孟达随即作了伐蜀先锋,并写书招诱刘封。

孟达与徐晃等人攻下东三郡后,曹丕随即将西城、上庸和房陵合为新城郡,命孟达为新城太守。后来曹丕在众人的劝说下,可能自己都认为如此太过,又将西城从新城郡中分出来,改为魏兴郡,任命申仪为太守。西城在沔水上游,处于汉中和孟达的新城郡中间,等于在孟达和蜀汉之间安装了一个锲子,从后来的情况来看,曹丕这一着甚有先见之明。

刘封战败之后,随即被刘备处死。三国志记载的缘由是诸葛亮担心刘封刚猛难制,劝刘备趁着这个由头除掉刘封。这个理由可能也只是明面上的,刘备死后,诸葛亮如果连刘封这样一介武夫也制服不了,就很难对得起忠武侯这个諡号了。刘封被处死的原因可能还是他逼走了孟达。

刘备取得益州之后,手下力量基本上大致分为三派。一是刘备入川前就追随刘备的势力,既包括关羽、张飞、糜竺这样长期追随刘备的人,也包括廖立、马良、蒋琬等荆州人士。一是益州本土力量,就是像黄权这样的土著势力。一是原属于刘璋部下的东州派,主要是因避战乱迁到益州的南阳和关中人,以法正、李严、吴懿等为代表,相对于益州土著势力,东州派也是外来户。在刘璋统治时期,东州派和益州本土势力之间的关系一度水火不容,益州本土代表人物赵韪起兵攻打刘璋,东州势力全力协助刘璋击败赵韪。在刘备攻打刘璋的时候,东州派先后主动投降刘备。而黄权、王累这样的土著势力或死谏,或迫不得已投降刘备。

在这三派势力之间,刘备的大致用人方针是维护荆州势力的利益,重用东州派,对于益州土著实力则是有选择的使用。在这大的方针之下,极力维护这三派力量之间的平衡,如果任何一派势力打破这个平衡,则处理起来果断坚决,毫不留情。刘备死后,诸葛亮大致也继承了这个原则。如荆州派的廖立因不服李严,被诸葛亮废掉。李严最后被废,基本上也是因为野心太大。

刘封对孟达的欺凌,肯定会引致李严等东州派诸人心怀不满。这对于在益州立足不久的刘备来说,是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安抚李严等人,处死刘封,是刘备无奈的选择,史载,刘备“为之流涕”。

孟达在曹丕称帝的黄初元年(公元200年)投降曹魏,到曹睿继位的太和元年(公元207年)反魏,一直在新城。在这一期间,对于孟达的经历,史上只记载了孟达与诸葛亮和李严的书信。孟达在新城郡的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与曹魏中央政权紧紧保持一致,成为反蜀斗争的前线,第二阶段则出现了离心倾向。

史载孟达与夏侯尚和桓阶等人相友善,夏侯尚长期担任征南将军,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领荆州刺史,而孟达所在的新城郡正在夏侯尚的管辖之下。田余庆先生猜想刘备虢亭兵败后,黄权兵悬江北,退路为魏兵所遮,遮断黄权归路的很有可能就是孟达的部队,因为孟达担任过宜都太守,并从秭归北上攻取房陵,对这个地方的地理非常熟悉。

新城郡西南与蜀汉相邻,在刘备兵败虢亭,孙吴进入三峡后,新城郡又与孙吴政权比邻。孟达担任新城太守后,有长期跟随自己的部队,有地盘。在曹丕黄初六年,夏侯尚死后,孟达可能出现离心倾向,实际上成为一股半独立的地方割据力量。

孟达为了维护自己在新城的统治,需要与蜀汉和孙吴搞好关系,一方面要防止他们进攻自己,另一方面也有借助蜀汉和孙吴巩固自己在曹魏政权中的地位。史载孟达在新城“连吴固蜀”,实际上就是与蜀汉和孙吴眉来眼去。孟达与孙吴政权怎样来往,没有记录,而裴注三国志记载了两封诸葛亮和一封李严写给孟达的信。

第一封信应该写于诸葛亮南征归来的后主建兴四年,这一年正是曹丕在位的最后一年黄初七年,也是孟达反叛曹魏的前一年。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直接缘由是自曹魏投降蜀汉的李鸿拜见诸葛亮,对诸葛亮提及孟达。李鸿在来蜀汉的路上经过新城,时值自蜀汉投降曹魏的王冲正在新城,王冲告诉孟达,在孟达叛变的时候,诸葛亮建议刘备诛杀孟达的老婆和孩子。而孟达并不相信,认为诸葛亮的见识肯定不会如此短浅。然后诸葛亮表示要写一封信给孟达。三国时,在刘备、曹操和孙权三人中,刘备较为宽容。叛变的黄权、孟达家属都得到了刘备的赦免,黄权的儿子黄崇官至尚书郎,与诸葛瞻一起战死于绵竹,孟达留在蜀汉的儿子孟兴官至议督军,蜀亡时,迁回老家右扶风。

诸葛亮写这封信时的实际心情值得玩味。诸葛亮表示要给孟达写一封书信时,费诗在座,费诗曾受刘备指派,前往荆州册封关羽为前将军,当关羽因耻与黄忠同列,不愿接受册封时,费诗一席话最终使关羽感悟。费诗认为孟达是一个反覆小人,不值得与之通信。诸葛亮听了之后默认不答。诸葛亮的内心深处应该是赞同费诗的看法的,而且孟达杀了诸葛亮的大姐夫,孔明大姐是否与丈夫一同遇害,史书没有记载,但无论如何,诸葛亮感情上肯定是不会接受孟达的。

但另一方面,作为政治家,诸葛亮需要孟达叛魏归蜀,最终还是写了这封书信,信的最后一句是“追平生之好,依依东望,故遣有书”,估计孔明在写这句话时,内心应该是很无奈的。

这封信出现的时间也正与史书记载相吻合,史载“文帝崩,时桓、尚皆卒,达自以羁旅久在疆埸,心不自安。诸葛亮闻之,阴欲诱达,数书招之”。

建兴五年,诸葛亮出屯汉中准备北伐,李严则移驻江州。诸葛亮加大了对孟达的招诱力度。此时,李严给孟达写了一封信,“吾与孔明俱受寄讬,忧深责重,思得良伴。”则是赤裸裸的招诱。随后诸葛亮也给孟达写了一封信,“部分如流,趋舍罔滞,正方性也”,属于对李严信件的一种回复。

在诸葛亮的招诱下,孟达最终在魏明帝继位的第一年底起兵反叛,随后在司马懿的亲自征讨下,反叛失败,传首洛阳,史载曹魏焚其首于洛阳四达之衢。

但是对于孟达反魏及失败的细节,却有不同的说法。

陈寿三国志费诗传中记载,

达得亮书,数相交通,辞欲叛魏。魏遣司马宣王征之,即斩灭达。亮亦以达无款诚之心,故不救助也。

陈寿的大意是孟达在诸葛亮招诱之下,最终反叛,但在行将失败的时候,诸葛亮并没有发兵救助孟达,原因是孔明认为孟达“无款诚之心”。三国志的记载最为简略。

裴松之引用《魏略》的记载,

太和中,仪与孟达不和,数上言达有贰心於蜀,及达反,仪绝蜀道,使救不到。

相比于三国志,这个记载多了两个细节,一是魏兴(西城)太守申仪因与孟达不和,在魏明帝曹睿刚继位的太和元年数次上书,告发孟达与蜀汉交通。第二个细节是申仪隔绝蜀道,使蜀汉无法发兵救援孟达,这个细节说明也许蜀汉曾试图发兵救援孟达,但被申仪所阻,因为申仪所在的西城在汉中和孟达所在的上庸之间。

与裴注三国志相比,《资治通鉴》的记载更为详细。

诸葛亮闻而诱之,达数与通书,阴许归蜀。达与魏兴太守申仪有隙,仪密表告之。达闻之,惶惧,欲举兵叛。司马懿以书慰解之,达犹豫未决,懿乃潜军进讨。诸将言:“达与吴、汉交通,宜观望而后动。”懿曰:“达无信义,此其相疑之时也。当及其未定促决之。”乃倍道兼行,八日到其城下。吴、汉各遣偏将向西城安桥、木阑塞以救达,懿分诸将以距之。初,达与亮书曰:“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相反复,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军足办。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及兵到,达又告亮曰:“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

与前面相比,《资治通鉴》多了几个细节。一是司马懿在获知孟达欲叛的情况下,给孟达写信慰解,同时秘密起兵进讨。而孟达在得到司马懿的书信后,行事犹豫。第二个细节是吴、蜀各派兵救助孟达,被司马懿所挡。第三个细节就是孟达给诸葛亮写的两封信,反映出孟达的麻痹大意,这可能也与孟达的性格有关,“恃才好术”的反面就是自负。

《晋书》宣帝纪的记载更为详细,与《资治通鉴》相比,《晋书》宣帝纪多了如下信息。司马懿进兵后的过程与《资治通鉴》记载一样。

蜀相诸葛亮恶其反覆,又虑其为患。达与魏兴太守申仪有隙,亮欲促其事,乃遣郭模诈降,过仪,因漏泄其谋。达闻其谋漏泄,将举兵。帝恐达速发,以书喻之曰:「将军昔弃刘备,讬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埸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达得书大喜,犹与不决。帝乃潜军进讨。诸将言达与二贼交构,宜观望而后动。帝曰:「达无信义,此其相疑之时也,当及其未定促决之。」乃倍道兼行,八日到其城下。吴蜀各遣其将向西城安桥、木阑塞以救达,帝分诸将距之。

与前面记载不同,这里多了几个细节。一是诸葛亮对孟达的态度,即“恶其反覆,又虑其为患”。然后诸葛亮“欲促其事”,派郭模诈降,故意将孟达欲反的信息透露给申仪。第二个细节是司马懿给孟达的信,这封信是借郭模诈降,挑拨诸葛亮与孟达的关系,暂时稳住孟达。

这些不同记载的关键点在于诸葛亮在孟达败亡的过程中究竟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陈寿的三国志提出诸葛亮没有发兵救助孟达,《晋书》则明言诸葛亮”恶其反覆,又虑其为患”。而裴注、《资治通鉴》和《晋书》都有诸葛亮派兵救援的记录,通鉴和晋书甚至有吴、蜀派兵地点的细节信息。但正是这个细节信息又让人怀疑。史载“吴、汉各遣偏将向西城安桥、木阑塞以救达”,安桥在汉水边上,位于申仪所在的西城上游,木兰塞也在汉水边上,但在西城下游。此二地离孙吴政权所在三峡口甚远,孙吴欲救孟达,不可能舍近求远。

正因为如此,有一种观点认为孟达的败亡是诸葛亮借曹魏的手除去孟达,直接的证据就是晋书中的一句话,“诸葛亮恶其反覆,又虑其为患”,然后引用司马懿给孟达的信,将郭模诈降作为诸葛亮欲除去孟达的证据。

诸葛亮从内心肯定看不起甚至厌恶孟达,但却十分希望孟达能够反魏归蜀,这两点应该都毫无疑问。孟达所在的新城郡直接与曹魏的襄阳和宛相邻,新城郡能够归蜀,则可以直接威胁曹魏的后方,也可以减轻诸葛亮北伐在正面战场的压力。持有这种看法的诸葛亮不大可能借刀杀人,置孟达于死地,一向以守正著称的诸葛亮也不会将个人感情置于国家利益之上。

诸葛亮让郭模诈降,则明显是呼应前面一句话,即诸葛亮利用申仪与孟达不和,促使孟达反魏。在孟达叛魏后,诸葛亮应该是派兵接应孟达的,在《三国志》、裴注、《资治通鉴》和《晋书》中,只有陈寿的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没有救助。蜀汉没有史官,史料缺乏,所以《三国志》蜀书十分简略,再加上其他三种资料提及救助一事,个人还是倾向于在孟达叛魏后,诸葛亮曾派兵策应。

至于“吴、汉各遣偏将向西城安桥、木阑塞以救达”中的地址错误问题,则可能是史官记载之误,更有可能是“蜀汉遣偏将向西城安桥、木阑塞以救达”。安桥、西城和木兰塞都在汉水边上,这三个地方的地理关系是,安桥在西城上游,西城居中、木兰塞在西城下游。而这三个地方都通过汉水与汉中相连。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孟达叛魏时,诸葛亮正驻扎在汉中,准备北伐。诸葛亮派出的援兵一支可能在安桥被申仪所阻,一只可能越过西城在木兰塞被魏兵所阻,这支魏兵可能就是司马懿派出的部队(懿分诸将以距之)。《晋书》宣帝纪还有记录,司马懿在攻破上庸后,有“蜀将姚静、郑他等帅其属七千余人来降”。这可能就是在木兰塞被阻的蜀汉援兵,在孟达被杀后,这支援兵的后路被申仪切断,无奈投降。

孟达败亡首要的原因还是其犹豫不决,对形势的估计不足。在接到司马懿的信后,孟达还将信将疑,犹豫不决。兵不厌诈,他哪料到司马懿在写信之后,直接秘密率兵进讨。从孟达写给诸葛亮的信来看,孟达根本没料到司马懿八天之后就兵临城下,而自己可能尚未做好准备。

当初孟达在为曹魏赶走刘封,进入上庸,登白马塞,曾感叹 “刘封、申耽,据金城千里而失之乎!”。哪想到,仅仅八年之后,这一幕又在自己的身上重演。

通宝推:老老狐狸,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