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有一种骗局叫做方舟子--揭穿方舟子的伪装 -- 思想的行者

共:💬607 🌺946 🌵5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再较一回真

转帖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道一的一篇文章:

青龙奇迹的“冤案”必须纠正

青龙奇迹的“奇迹”一词是联合国专家科尔(Jeanne-Marie Col)到中国青龙县实地考察后,用来形容青龙县的防震减灾的成功经验时提出来的。后来一些人就用“青龙奇迹”来概括青龙县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取得的防震救灾的显著成绩。

但是,唐山大地震发生已过了30年,中国一些官员和科学家对青龙奇迹畏之如虎,进行“冷处理”,不让宣传,他们片面强调唐山大地震前没有预测、预报。

至今,很多人对“青龙奇迹”不了解,从而对唐山大地震前的预测、预报没有一个较为全面、正确的认识。对青龙奇迹的“冤案”必须纠正。

1、青龙奇迹是客观事实

30年前,唐山7.8级大地震发生前,青龙县作出了短临预报。该县在唐山地震时损坏房屋十八万多间(其中倒塌七千三百多间),由于有了地震预报和疏散及时,全县47万人,却没有一人因地震而死亡。这表明了震前的预报和有力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

在1976年11月8日发出的国家地震局地震工作简报第17期对青龙县进行了表扬。在1986年10月22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同志在“中国地震工作二十年学术交流与表彰大会”讲话中也提出:“在唐山地区有一个县,好像是青龙县吧?他们提前发布了预报,作了一些防范的措施。因此,房屋虽然照样倒塌,但人身伤亡却大大减少了。”

联合国有关官员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派调查组两次到青龙县实地调查。在1996年4月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邀请有关人员赴联合国总部作报告,介绍青龙县防震减灾重要经验,并给以很高评价。

青龙县在唐山7.8级大地震前有过正式预报,这已经国内外多次调查证实,并有青龙县几十万人可作人证。这样一个好典型有利于人们增强减灾意识,有利于今后防震减灾,理应大力提倡和大力推广。

2、“不作为”就是变相的“扼杀”

但是,令人不可理解的是:在近二十年来,作为有关负责管理部门(一些科学家)有意无意地不提或反对提倡青龙奇迹,把要求讲“青龙奇迹”的人反而打成是“没有科学态度”。青龙奇迹被一些人打入“冷宫”,不进行宣传和表扬,真是咄咄怪事。

时过30年,有关管理部门不敢正面面对青龙奇迹,也不敢否认,只能在暗下对青龙奇迹进行贬低、歪曲,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在今年唐山地震30周年的正式活动中,他们不提青龙奇迹,当有人追问时,仍避而不谈。这种“保持沉默”不作为的作法实际上是对青龙奇迹的无情扼杀。

对一个官员或科学家来说,不敢面对客观现实就是缺乏“实事求是”的基本品质。

3、青龙奇迹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典范

在周总理的亲自指导下,中国地震预报取得了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大地震的预报成功。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时又出现了“青龙奇迹”。这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突出成就,也是国内外承认的。

一些人在西方某些科学家的“地震不能预测”的错误思想影响下,或明或暗地在抹杀这些自主创新的成果,接受了西方的错误思想,背离了国家和人民的期望,只图小团体和个人的安乐享受,是一条走不通的错误的道路。

地震预测、预报要以人为本,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而不应是成为少数官员、科学家的生财之道。

...(以下略)

-----------------

不过,以后地震局可能不会再鼓吹“地震不可预测论”了,谁再说地震不可预测,地震局就跟谁急——

人大代表建议撤销地震局 预算40亿无法预测

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昨天说,公众对于预报地震寄予厚望,而地震局却反复向公众解释地震无法预报,既如此,他建议撤销国家地震局。

朱列玉还仔细研究了地震局预算构成,认为40亿中只有12.8%真正地用在了地震预测与救援的事务上。“若再加上以地方财政拨款为主的市县级地震局的预算,全国每年用于地震局系统的巨额资金更加令人难以想象。”朱列玉说。

  朱列玉分析道,每次地震发生后,组织救灾工作都是由民政局负责,全民族官兵统一抗震,建筑抗震标准制定又是建设部的事。“既然地震局无法预报地震、又不具备防震减灾以及指挥抗震的功能,其行政职能完全能由政府和其他部门来行使,地震局完全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朱列玉建议,撤销地震局四级系统,取而代之,在中国科学院设置地震研究院,负责震前探索工作。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