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解读《黄帝内经太素》之六:阴阳杂论 -- 弦音醉舸

共:💬4 🌺2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解读《黄帝内经太素》之六:阴阳杂论

一、岐伯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之身,五脏中之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肺、肝、心、脾、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腑皆为阳。所以欲知阴中之阴而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外内左右、雌雄上下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二、岐伯曰: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逆顺,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之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人勿授,是谓得道。

三、岐伯曰: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结阳者,肿四肢。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阴阳结者针,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三阳结谓之消,二阳结谓之隔,三阴结谓之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阴搏阳别,谓之有子,阴阳虚肠辟。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已。阳加于阴谓之汗,阴虚阳搏谓之崩。三阴俱搏,三十日夜半死。二阴俱搏,十五日夕死。一阴俱搏,十日平旦死。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阳三阴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募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调阴阳》、《阴阳杂论》中,岐伯谈及的阴阳和黄帝自言自语的“阴阳”概念有显著差异。岐伯谈论的阴阳是历法的阴阳,是时空概念(时间、空间),对应人体的阴阳,也是空间概念: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脏者为阴,腑者为阳!

“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逆顺,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之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人勿授”,扁鹊为脉学始祖,岐伯这段言论与扁鹊医学流派完全吻合,后世有论岐伯即扁鹊(一足三岐)的说法并非完全空穴来风。

“三”中“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的论述都是对“二”中“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逆顺”的进一步阐释:“生阳”(五行相生)为顺,“死阴”(五行相克)为逆。“重阴”也是“生阴”为顺,只是肺为少阴(阳中之少阴)、肾为太阴(阴中之太阴),由于它们的空间属性均为阴,故称“重阴”(五行相生)(肝为阴中之阳,心为阳中之阳,故称生阳

)。“辟阴”则是反侮,属死阴。从这里可以看出“阴阳”概念依然是空间和动能属性上的概念:肝在下为阴,但性善动属阳,是为阴中之阳......。

同理,“结阳”就是指体表气血之结,故而“结阳者,肿四肢”!“结阴”即是体内气血之结,故而“结阴者,便血一升”!除却“阴结”“阳结”,还有“阴阳结”,所谓“阴阳结”,是指既有体表气血结滞,又有体内气血结滞,即后世的半表半里概念,而其中自然又有“多阳少阴”“多阴少阳”(表里多少不同)的区别。

后面的“三阳结”“一阳结”“一阴一阳结”,则是在描述脉法,这涉及传统医学最核心的部分,“非其人不传”,便不多做讲解,望谅解!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ouoviv,季子说,并恳请广为传播!

通宝推:阴霾信仰,赤脚学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