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0 前言:关于世界观和信仰 -- 海碗

共:💬69 🌺19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问题是“自有本有”超越感知,所以无法界定

前面在“认知”中,有一节说过:被认知,才有思辨的意义。

关键是“自有本有”的这个东西,已经超越了认知,不在认知的范畴之内。

《量子物理史话》中,有一节叫“量子论的沼泽”,其中提到车库中一条隐形喷火的龙,但无法检测其存在;已经质疑这样一条龙和不存在有啥区别了。您可以看一下。

佛教也有类似的例子,就是兔角。假如我认为每只兔子头上,都有一只角;然后说,虽然你看不见或无法认知,但是你不能说不存在。然后我勉强你一定承认他存在。这个“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其实“自有本有”的东西,也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一切特征都依靠原因才发生。比如水清澈的色泽,这要靠“光”线透射才发生,而光又不是水,所以水的特征要依赖光,这样水的色泽就不是“自有本有”的了。那么,如果你不能列出“自有本有”的任何特征,这就是“无法认知”。所以,“自有本有”,在内涵上完全等同于“兔子的角”。

基督教认为上帝是“自有永有”的。但是人是被他创造出来的,那么按照时间序列,无论上帝本身、还是“创造行为”本身,都不属于认知。所以,佛教直接就把这些无法认知的,纯粹出于想象或做梦的结论,归类于“无讨论意义”。佛教认为所有结论,都必须依赖于经验和逻辑,最终都要依赖于经验。

而且还有逻辑bug。即使存在一位大能的上帝,那么我说:上帝是被另一个东西B创造的,而且上帝不是唯一的被创造者;然后而且B是被C创造的……如此可以无限推想。反正是假想吗,不必被认知。所以,干脆从第一个地方就直接切断:不能被认知,则根本不讨论。但是不幸的,上帝就也被切掉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