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发现一个现象:我们对毛泽东的态度变化与我们对父亲的态度 -- 达萨

共:💬293 🌺1462 🌵17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是么?斯大林只建成了军重工,而毛建的是全套

不但有苏式军重工,还有西式轻工石化.

有些事其实细看,是很有意思的.

1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大庆探明,早前中国在低水平的石油应用上,也只能满足百分之四十的自给,探明后就不一样了,不倮可以低水平自给,还能保证石化粮布,解决当时中国最困难的基本生活.

2

六五年中国油在低水平上,实现自给,此后开始大量向西方出口(苏不缺油),并用赚到的钱,为日后四三方案,赚到了购买资金(中国也出 出其它东西,但除基础资源大多都是洋人可要可不要的.).

3

六五年油自给,六六年就文革,用三年左右,把党内有能力动毛的人全扫下了台.

4

六九年,在没人能对付毛的情况下,中苏在珍宝岛暴发冲突,打的莫明其妙,苏联资料显示是中国中国埋伏,中国则用前期不断的小冲突来解说.

但实际上林彪政变时,想从地方上调一个排,都是困难的,政变人员是把单个人抽出来,搞了个另外的集训队,成员实际都不知道是要用他们搞政变.

这种情况下,没有明确的命令,怎么可能就和苏打这么大的仗,

这一仗的直接后果是,美国知道中苏有问题,开始考虑拉中国.

5

中美在七二年正式接触,走向并轨.

6

林彪政变,现在一般说林政变只是为私欲,但电影<周恩来>里有一个场面,大意是是林在政变前,说和美国人交往没好下场.

这只是个电影场面,但事后想想,林政变后可是向苏跑的,林也是老革命了,后来一些资料显示,他很多行为和想法,并不太私人,倒是有不少退一步的思路.

那么他政变,除了个人的问题,有没有,对脱苏转向美的不适应哪?

7

从以上的事来分析,就可以有如下的判断:

A

中国在朝战中出了死力,叫苏信任中国,给了中国一五六项,叫中国有了基础的军重工.

B

但是中国人口不断增加,而就算计生,套也好药也好,也是要相应工业的,不是说作就能作的,直到七十年代初有这个条件,才开始下发计生用品(独生是改开后的,但少生政策是此前的).所以基础的粮布很紧张,就算定量票供,也很紧.(事实上,由于水利化肥和良种改进,六五年到七五年,全国的平均亩产增加了百分之六十,同期由于外币多了,进口也在增加.)

C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中国发现有大量油,但这东西向西能换钱,苏联却不缺.

中苏开始出问题.

D

毛把党内有可能打击他的人,用三年全摆平了.

E

然后和苏撤底翻了.

F

和西方合作,先卖油赚来钱,再用这个钱买西方的石化设备,用化纤化肥,完全解决了中国的基础粮布紧张.

G

但是这要个长周期,在事刚启动时,虽然毛已经把党内可能阻止这事的人,事先全摆平了,但还是有人不适应,于是就有了林彪政变.

H

虽然最后要用石化粮布,但这个工程最终是在八十年代才完全完成的,

所以,票供并没因改开而取消,到八十年代初才完成,并计入邓的功绩.

I

这个最终完成,距发现油有近二十年,离和美国建立关系,开始启动四三方案也十来年.

这段时间,人口还在发展,粮布还紧张,同时工业却不足,所以把百万在城市没有工作的青年,动员到农村,开荒种地,兴修水利.

这在开完荒,修完水利,而四三没完全完成,但逐部的发展也见效后粮布紧张也部分缓解了,活干完了,问题又缓解了,工业发展了,又因时间原因,有了大量的原城市工作人员退休,这就需要人了.

原来城里没活,农村有很多需求,就调在城里没活的人去农村,现在通过工作,农村活干差不多了,城里可干的也多了,就开始返城.

知青返城也不是改开后的事,不同的是,改开前是城里多一个工,就出一个返城名额,当然现在谈这些,一般是用返城名额争夺中,一些腐败现象来包的,一谈就是谁为返城和村长睡了觉,所以一般人不注意.

J

改开后一刀切返城,又把整个事悲情化,于是知青下乡,虽然原就说是叫他们去农村工作,并没说是去享福,去了后也实际是工作,并且取得了成绩.

前面的返城又都用和村长睡觉之类作了抹黑,知青劳动功绩,那些生产出的粮,开的荒,修的水利,对国家当时紧张生产的重要性,也一句不提,于是就成了毛的所谓迫害罪.

而这又成了,知青回城后,干部以恩人自居,不管知青工作问题,造成大量失业,又丧失理想的知青,走上黑道,以至治安大混乱.

并进一步引发严打.

K

知青问题没有认真反醒,除了对不起知青外,另一个后遗症就是九十年代的无保下岗.

无保下的思路,来源很多,但其中一个,就是知青回城时的路数,不管不顾,最后都造成了大量悲剧和犯罪潮.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