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刻鹄与画虎(一) -- 履虎尾

共:💬42 🌺3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马革裹尸的问题

“马革裹尸”这个成语似乎最早见于《马援传》。从马援的语气来看,这种“马革裹尸”习俗早已存在,还是常例。

豪气的确冲天,但具体操作可行性似乎大可商榷。

按一般的解释,“马革”指马皮,按您文中说法,应为生马皮。问题是马皮有防腐作用吗?生马皮如果没有经过鞣制,本身就会很快腐烂。像马援逝于征讨武陵蛮军中,回京城千里之遥,难道就不怕马皮出问题?

另外,马皮从哪里来?汉代虽然不缺马,但马匹数量也没有到人手一马的地步。大军出征,步兵还是主力。如果将士阵亡,难道人人都用马皮包裹?那得杀多少宝贵的战马?

“革”字有很多意思。除了做皮革解,还有如下意思:

甲胄

车前的饰物

革车(战车)

缰绳

通“亟”。紧急,危急之意。

军中礼仪

鼓(盖古代鼓的蒙皮多为革制)

查《后汉书》原文,马援的原话为“男兒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这里,一般断句为“男兒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但如果断句为“男兒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意思就大为不同。

这里,革可以解释为战车。这句话意思就成了用战车把包裹好的尸体拉回来安葬。意思通顺很多,也没有杀马的问题。

如果做甲胄解,那么或许是指马身上披的甲胄(马甲)。马革裹尸,其实是马甲裹尸。结合前面说的“男兒要当死于边野”,这里的马革似乎是指在寒地作战马匹经常要用到的保暖用的“马衣”。这类“马衣”可以是皮革,毛织物,也可以是麻织物。

如果的确是指马皮。那么这个仪式必然不是一般将士能够享受,而是军中相当隆重的葬礼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