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阿里汉可是个神人啊 -- AleaJactaEst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No!no!no! the best Haan

阿里?汉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从"足球哲学"的角度,在探索中切中了中国足球的脉络,也找到了适合中国队的技战术打法,而且也确实让中国队在技战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成败论英雄"的时代背景下,在关键性的世界杯预选赛中阴沟翻船,阿里?汉在"成绩"这个硬指标前显得苍白无力,他本人失去了进一步改造、提升中国队的机会,中国足球也有可能再走一段弯路。究竟是什么导致他以中国队近10多年来最惨痛的失败而结束在中国队的执教?

  亚洲杯后的裂变

  早在2002年底、2003年初国奥队在欧洲拉练期间,我曾与阿里?汉的比利时经纪人西迪有过不少接触,他告诉我,在他代理的很多足球教练中,阿里?汉属于那种比较"傲"的。这种"傲"首先是因为他是一个荷兰人,荷兰人的性格本身在欧洲就算是比较"傲"的,这与荷兰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有关。但这种"傲"又不是我们通常所想象的那种"看不起人",相反,阿里?汉在中国执教期间从来没有与哪位球员、教练发生过矛盾,哪怕是像孙继海的父亲公开指责他,他都未曾回击过,这说明阿里?汉在为人处事方面显得很有分寸。

  在"傲"的同时,在德国生活了15、6年的阿里?汉又多少学到了德国人的那种"固执"。阿里?汉的"傲"加上多少有些"固执",这使得他没有能像米卢那样融入中国的文化中。很多球员回忆起亚洲杯时,认为阿里?汉期间在赛前找队员单独谈话的方式很好,他们清楚了自己该去干什么。但亚洲杯赛上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是加剧了阿里?汉性格中的那种"高傲"成分,因为亚洲杯赛上,中国队表现相当出色,甚至在很多方面,中国队在冠亚军决赛中因为一个手球导致最终与冠军擦肩而过,导致了阿里?汉和中国队没有能够正确评价自己,清醒地认识到中国队在实力上与韩国、日本、伊朗等几支亚洲顶尖球队相比还是有差距的,这也为后来在没有打好客场与科威特队的比赛埋下了隐患。

  可以说,亚洲杯赛是阿里?汉执教中国队两年中的又一个"转折点"。亚洲杯后,国内联赛不正常,国家队的训练不系统,所有人又都"自我感觉"良好,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队在亚洲杯后连续与马来西亚队、科威特队的比赛表现极其反常。其实,翻开中国足球的历史,中国队常常是在被外界一致看好的情况下令人失望,在外界普遍不看好的情况下又给人以惊喜。对于这样的历史,阿里?汉显然还不清楚。

  中港战前夜的感叹

  2004年11月16日也就是中国队出战香港队的前一天,是阿里?汉56岁的生日。中港之战的前夜,阿里?汉和德扬、他的儿子阿维德一起来到了下榻酒店旁的一家酒吧庆祝自己的生日。当我走进酒吧找到阿里?汉时,他特意让我坐在他的身边。我们没有谈论第二天的中港之战该怎么打,因为我们都坚信中国队第二天肯定会出线,我们更多地聊到了将如何准备八强赛、中国队的技战术该如何进一步发展……在聊天过程中,我曾对阿里?汉说:"阿里,我觉得在很多时候,你还是应该学会变通一下,特别是在中国这个社会里。如果你不去尝试着变通一下的,可能你的想法不错,但最终的结果却会是你自己吃亏。"

  阿里?汉显然明白我所说的意思,就像2003年12月初在日本参加东亚四强赛期间那样,由于中国队连续负于日、韩,阿里?汉感受到了压力,在那个时候,很多善意的建议他都会采纳。同样,中港之战前的他也感受到了压力,在那个时候,他也会倾听,而且认为只要是有益的、有利于球队的,他也会采纳。但更多的,则是阿里?汉在感慨执教中国队两年来所走过的路……

  "我记得以前曾经说过,现在岁数大了,否则我就要去学习中文了。但两年后,我改变了这样的想法。我是想说,如果我当时就知道我在未来的两年中会遇到这么多问题,我当时肯定要努力去学会说中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体会?因为我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不会说中文的痛苦。这两年里,我一直在努力做的一件事就是尝试着去了解中国人的说法语气和方式、理解中国人做事的方式。"

  "在中国这两年,我最大的困惑就是我不知道中国人每说一句话究竟想要表达怎样的意思。譬如说,中国人和你谈话的时候,经常是一开始先一番表扬和夸奖,随后就要来一个'but(但是)'。他们真正想表达的是'but'后面的东西。按照我们欧洲人的思维方式,如果真的像你所说的又那么多好的、该肯定的,就不应有'but'后面的东西。所以,如果我会说中文、懂得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很多过去出现的问题也许根本就不是问题。中国有很多不错的球员,如果有一名外籍教练,不管来自欧洲或南美,他会说中文的话,中国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取得非常惊人的突破!这不是我在恭维中国足球,而是希望今后执教中国队的外教最好要会说中文!"

  "从一上任,我就在说,中国队需要与更多的高水平球队进行比赛。但看看我们这一年来的对手,缅甸队、芬兰队、马其顿队……看看希丁克执教期间韩国队的比赛对手,法国队、捷克队、英格兰队、土耳其队、巴西队……;再看看日本队的对手,巴西队、阿根廷队、英格兰队、法国队、捷克队、罗马尼亚队、德国队……我很后悔没有坚持当初的观点,都在说韩国队、日本队进步了,中国队没有进步,但一支球队的进步与否,仅仅靠教练、靠队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不断地与高水平的球队比赛。希丁克执教韩国队期间曾多次以0比5惨败给捷克、法国队等,外界甚至把'0比5教练'的头衔赠与希丁克;而日本队在世界杯赛之前也曾以0比4、0比5这样的比分输给阿根廷队、法国队、前南斯拉夫队等。所以,中国足球输球(输给世界强队)不是太多,而实在是太少,正是因为我们输球少,才导致有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甚至可以说是幻想。所以,如果我还有机会继续执教,我肯定会再次提出这样的要求。如果无法满足,宁可我走人。"

  "很遗憾,我自己没有坚持在打马来西亚队、科威特队两个客场之前必须安排至少一场热身赛的要求。如果我当时态度坚决些,可能会是另外一种情况。我很清楚在与大马队之前,队员没有联赛可打,状态肯定会受到影响,如果安排一场热身赛,队员的状态不至于那么差,而且我也不会在赛后说,如果有可能,我想换9人。与科威特队一仗,都知道对我们很重要,如果能安排一场热身赛,哪怕是输了,无论我还是队员都将更重视中科之战,最终可能会是另外一个结果。但我没有坚持自己的东西,如果八强赛还是这种情况,那就只能我走人。"

  "说实话,中国队现在的教练组必须重组,守门员的水平与我刚来时相比并没有提高,下一步必须要进行调整。我觉得我的助手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希丁克执教韩国队时,包括他和他的助手总共有7个荷兰人,从体能训练员到专业恢复人员、到专门负责搜集对手情报的球探等,所有各个方面的专业人员全配齐了。我曾和范德林(原沙特队荷兰籍主教练)进行过交流,他手下还有4名荷兰人,除了第一助教、第二助教外,还有一名荷兰非常优秀的体能教练员和一名专门负责恢复的教练。亚洲杯期间,我看沙特队比赛时,感觉他们队员的身体情况比世界杯更强壮了,我不能说这肯定是荷兰教练的功劳,但有这样一名教练肯定对球队有帮助。所以,我也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专业教练来帮助我。当然,我也知道中国足球的实际情况,很多事情并不是想要如何就马上能实现的。我想,两位助手是最起码的,而且其中必须要有一名守门员教练。"

  "经常有人批评我起用些18、9岁的球员,但从我的角度来说,队伍的衔接应该是从现在就开始,国家队需要有像郝海东、李明、李霄鹏这样的老队员,但更需要像周海滨、赵旭日、刘金东、陈涛等这样年轻的球员,你必须给他们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去得到锻炼。只有那样,当你需要他们时,他们才可能会发挥出作用。而且,我觉得像现在的中国U19青年队,该是请外教的时候了,他们都有很好的基础与素质,但在足球理念方面,我觉得很多东西与欧洲还是有差别,还是需要从小灌输。事实上,当你在考虑这一代球员的时候,还需要想着更年轻一代的球员。很遗憾,我觉得现在的中国足球考虑得并不是很多。"

  "媒体是足球的一部分。我在中国执教,我不懂中文,因此我也不可能知道中国的媒体是如何报道的。但中国足协知道媒体是怎么报道的,在这个时候,他们应该跟我说媒体是怎么报道的。当媒体出现不实的报道时,我就可以利用新闻发布会的机会,让写这个报道的记者站出来,询问他这个消息或者报道是哪里来的。这样,这名写不实消息或报道的人在公开场合或许就会感觉很'丢面子'。我在中国生活了两年,知道'面子'对中国人何等重要。一次、两次,我相信不实报道会越来越少。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我不是很清楚中国的媒体如何报道。希丁克在韩国队执教期间,韩国足协就专门有人帮助他搜集韩国媒体的报道,他就是这么做的,当某媒体出现不实的报道时,他就利用新闻发布会的公开场合要求写报道的记者或者是这个报道的报社的记者站出来。因而,在他执教韩国队期间,负面或不实的东西就很少。而且,我觉得足协应定期安排我与新闻媒体见面,不仅仅是在国家队集训的时候,在没有集训时同样也应该安排,让更多的人知道我在做什么、想要做什么。这样,媒体才能够更好地报道国家队。很多媒体报道的东西与事实不相符,我觉得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不知道国家队要干什么,也不知道我在做什么。对于媒体而言,我觉得中国的媒体报道过于消极,他们还是应该阶段性地进行小结或者是批评,而不是一场比赛之后就大肆展开批评。通常情况下,要么是三个月、要么是六个月。像现在中港之战尚未开始进行,中国的媒体就以如此方式来报道,我觉得这是在自毁。"

  ……

  那一晚,阿里?汉谈了很多关于他自己执教中国队两年时间里所发生过的一切,不仅仅关于中国足球、关于中国球员,同样也谈到了他自己,但他从来就没有想到过第二天的中港之战后,中国队会被淘汰,可命运偏偏与他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今天过生日、明天就"下课"!

没有历史就没有未来。当中国足球迈进二十一世纪的第六个年头时,中国足协正忙于改革大计,中国足球的历史似乎很快就将翻开崭新一页。在我们总结、反思阿里?汉在中国执教的这两年之前,我们似乎有必要首先回顾一下近些年来冲击大赛的历史,在回顾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足球历史的某种"轮回"。

  第一节 国足外教的轮回

  中国队无缘德国世界杯赛,外界都在谈论、评价着阿里?汉,也在谈论着中国足协该为这次失败承担怎样的责任。以我这些年来第一线的采访感受,我认为阿里?汉在中国执教698天中所遭遇到的困惑其实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困惑,甚至可以说所有到中国执教的外籍教练的困惑,只不过阿里?汉明确地提了出来。这些困惑其实也是整个中国足球在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因而中国足球的历史才让人有"轮回"的感觉,就事论事,探讨阿里?汉之"过"、中国足协之"过"也就没有太多的意义。

  阿里?汉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教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也很难简单地下结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过去两年里,中国队在技战术方面的进步不会因为他的离去而被抹杀。当然,如果一定要以出线与否作为评判的标准,则随着国足无缘八强赛而被认定是失败的,而且首当其冲成为"罪魁祸首"。

  同样,对阿里?汉究竟是不是一个好教练抑或是否适合中国足球的问题,外界其实并没有发言权,球员和专业人士或许才更有发言权。很多人将阿里?汉称为"欧洲二流教练",但对中国队这样一支连欧洲三流球队都算不上的球队来说,用这样一名教练已足够了。

  谈到阿里?汉的功过是非问题时,我自然会想起中国队历史上的另一任主教练霍顿。英国人霍顿是在戚务生率队冲击1997年十强赛失利后应聘到中国执教的。至1998年底,中国足协让霍顿接手国奥队,而且还明确表示即便国奥队失利也不会影响他继续担任国家队主教练一职。但1999年奥运会预选赛九强赛中,国奥队未能出线后,迫于诸多压力,中国足协通过征集国产教练意见的办法,很快作出了解聘霍顿的决定,而且还对外公布了导致其"下课"的五大"不足":1、由于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对中国足球了解不深,忽视对队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对队员要求和管理不严。2、对对手韩国队、巴林队的实力估计不足,在打法和临场指挥上缺少灵活性。3、热身赛对手安排不妥,使队伍没有经受真正的检验。4、任意球训练、尤其是任意球的防守训练不佳。5、个人技术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力量训练几乎没有。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国奥队失利后,15、6名国脚都公开站出来,坚决要求留任霍顿!他们指出,霍顿带国家队表现出了明显的进步,国奥队员的能力与国家队队员相比是有差距的,不能简单地因为一场球的失利而否定一切。事实上,霍顿带给中国足球的影响力至今依然存在,而且在执教期间独具慧眼,将当时尚在乙级队踢球的郑智破格选拔进了国奥队并担任主力,尽管此举当时引起了争议,但如今国人无不承认这样的事实:郑智是当今国内足坛公认的最优秀的球员之一!其他像肇俊哲、李毅等球员也都是他选拔进队并成为现今国家队骨干的。徐弘、贾秀全、黎兵等人在离开绿茵场之后,首先做的也是跟着霍顿学习最基本的战术理论体系,并逐渐成长为有前途的年轻教练,其他很多地方队的教练也曾专门跟随霍顿学习过、听过他讲的课。

中国人总是喜欢拿阿里?汉与米卢进行比较。特别是在这次无缘德国世界杯后,人们更加怀念米卢,那是因为米卢率中国队进入了世界杯,这是中国足球40多年来的第一次,也是他为中国足球作出的最大贡献,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容抹杀的。而且球迷和媒体这么做似乎并没有错,在他们眼中当然就是"成败论英雄。"可在我这么多年的采访经历中,有位欧洲教练说过这样一句经典的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即"Bola is for media not for football(米卢是为媒体而不是为足球而生的那种教练)!"

  我在这里把这句话写出来,并无贬低米卢、否认他为中国足球作出过贡献的意思。马克坚参与了中国队的前三任外籍主教练施拉普纳、霍顿和米卢的聘请以及具体工作过程,可以说,他是最有发言权的。2002年7月28日,马克坚在北京首都机场送别完米卢后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现在很多人都在评价米卢,但我觉得阎世铎在米卢临走时说的话非常对:米卢到中国,完成了他的任务,率中国队获得了世界杯出线权。应该说,我们请米卢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出线,看中的是他的丰富经验。"但是,我们在肯定米卢的同时,不要忘记我们在韩日世界杯赛之后的总结:在成绩方面上,米卢率中国队取得了突破;但米卢并没有率中国足球在技战术方面有实质性的突破!而在韩日世界杯后的选帅过程中,足协之所以最后相中阿里?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确定他可以给中国足球在技战术方面带来突破。也就是说,中国足球更需要的是技战术水平方面的提高。

  这其实就是足球专业人士和媒体、球迷之间的差异,因为出发点和评判标准是截然不同的。中国球迷可以将米卢奉为"神",也可以将特鲁西埃奉为"神",但至少到目前为止欧洲足坛并不认可米卢、特鲁西埃。如果米卢真的是位非常出色、在技战术方面很有造诣的教练,欧洲众多俱乐部早就请他了。翻开带队的历史纪录,米卢从来就没有到欧洲大牌俱乐部执教过,因为欧洲足坛并不承认他。一位教练只有在作为世界足坛中心的欧洲足坛经过摔打之后,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大牌。前国脚张恩华就曾尖锐地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米卢水平再高,为什么欧洲就没有人请他?"即便是现在,米卢也只能在卡塔尔执教一家俱乐部,而且在2004年11月下旬再次来到中国前,他所率的这支球队在10支球队中排名仅仅第7位。不要忘记,米卢接手前的这支球队是上赛季的卡塔尔联赛冠军。特鲁西埃当初没有接受中国足协的邀请,目的也是为了希望在欧洲足坛证明自己。

  我们中国人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所了解的有限知识来进行评判,但这样的评判标准在欧洲是行不通的,这就是中国足球和欧洲足球、中国球迷和欧洲球迷之间的差异。同样,作为一名记者,我很清楚目前中国媒体的运作方式:中国队失利后,为了证明阿里?汉是位"蹩脚"教练,选择有用的论据来佐证,因为论据从来都是可以截取的,而且也应该是用来证明观点的。但是,阿里?汉执教过德甲的斯图加特队,率队获得了欧洲联盟杯赛的亚军,执教过比利时安德莱赫特队、列日标准队,经常率队参加过欧洲冠军杯赛、联盟杯赛,这些经历和历史不会因为他率中国队未能出线来而被抹杀的。

  中国足球究竟想要什么?这是中国足球人恐怕都无法马上给出答案的问题。从霍顿到阿里?汉,我们聘请这些外籍教练员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一次世界杯出线还是要从根本上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如果仅仅是为了出线,霍顿和阿里?汉都是不合格的!如果是提高水平,我们就应该承认:霍顿至少在这方面是成功的。而对阿里?汉,我们则有必要重新认真、冷静地进行分析。五年前,国奥队在奥运九强赛失利后,中国足协向当时的国家体委领导汇报时,体委领导就曾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中国队聘请外籍教练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霍顿带给中国足球的进步是明显的,但我们因为一次比赛的失利,为了寻找一个"替罪羊"而匆匆将他"炒掉",导致的结果只能是使中国足球本身蒙受更大的损失和影响。我们请阿里?汉到中国来,难道也仅仅只是为了去争取一张世界杯入场券?我们承认,世界杯入场券对目前处于低谷中的中国足球来说是非常需要的,而且与提高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也并不矛盾。但在目前中国足坛这种状况下,获得了一张入场券就意味着能够解决所有实质性的问题?2002年世界杯赛已经给出了答案。

  一个值得注意的情景是,在泰国女足世青赛上获得亚军的中国青年女足队中有一位英国籍顾问--基斯?布伦特,他恰恰就是当初跟随霍顿到中国的助手。2004年4月份开始,布伦特应邀到中国女青队担任技术顾问,无论是女青队员还是教练组成员都对他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女青队获得世界亚军,我们不能否认布伦特在这个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霍顿走了,布伦特重新"上岗"后再次证明了自己。而霍顿执教中国队后,中国的地方俱乐部先后从邻国韩国聘请来了四名主教练,即金正南、朴钟焕、车范根和李章洙。这些教练最多在中国执教了三年,有的甚至不到半年,随后便被迫"下课"。2004年年初,这些曾韩国教练同时在韩国职业俱乐部中重新开始任职。至年底联赛常规赛结束之时,排名前三位的球队分别是金正南、车范根和李章洙执教的三支球队!这究竟是我们所聘请的外籍教练水平不行、抑或是我们聘请外教的出发点、动机存在着商榷之处?这同样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宣泄"在更多的时候是无法让人冷静思考的,当初匆忙宣布霍顿"下课"也仅仅是为了满足球迷的"宣泄"的要求。但当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们终于认可了霍顿、承认了他给中国足球所带来了诸多积极的东西。至2002年6月份中国足协召集全体中层干部进行"廊坊务虚会议",很多人明确指出了当初让霍顿"下课"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或许只有在再过数年之后,人们才会像承认霍顿那样来重新审视阿里?汉。而那时,我们或许已为此付出了某种代价或者是受到了另外某种刺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