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阿巴斯革命 -- 赫克托尔

共:💬64 🌺617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6 苏禄可汗

苏禄早期的头号敌人不是大唐或阿拉伯,而是东方的邻居后突厥汗国。苏禄的前任被后突厥默啜可汗杀死,苏禄即位初期,也被后突厥压制的死死的。著名的《阙特勤碑》的记载,大约在712年,默啜可汗派阙特勤西征中亚的粟特地区,很可能顺道搂草打兔子,狠揍了突骑施一把。开元4年(716),默啜可汗在一次凯旋回家的路上遭到敌对部落突袭、阵亡,盛极一时的后突厥汗国随之解体。一直生活在后突厥阴影下的突骑施趁机崛起,在大唐的支持下,迅速成长为中亚最大的本地势力。唐朝头号敌人是吐蕃,常年与吐蕃争夺新疆,对葱岭以西鞭长莫及,乐于支持突骑施做自己在中亚的代理人。

大唐支持苏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东、西突厥的王室都是阿史那家族,苏禄所在西突厥黑姓却不属于阿史那家族。因此苏禄被阿史那家族的可汗、贵族们瞧不起,只能依靠大唐的支持才能在阿史那家族和亲阿史那的突厥海洋中生存。《旧唐书 突厥传》记载,开元18年(730),苏禄的使节来到长安,唐玄宗亲自在丹凤楼设宴款待,突厥已经先遣使入朝,与苏禄的使节争夺座位,突厥使节说:“突骑施国小,本是突厥之臣,不宜居上。”苏禄使曰:“今日此宴,乃为我设,不合居下。”最后唐朝和稀泥,让两国使节“于东西幕下两处分坐,突厥使在东,突骑施使在西”。从两位使者的话来看,突骑施在正统突厥面前,依然自觉矮人一头,无法正面反驳自己“本是突厥之臣”,只能用“今日此宴,乃为我设”来偷换概念。

在默啜可汗死后的第2年,即717年,大唐不断给苏禄可汗加官进爵,都督、大将军、国公、可汗等等,最重要的头衔是金方道经略大使,按中国五行配五方的理论,西方属金,金方道就是西方道,金方道经略大使相当于大唐的西方面军司令,唐玄宗敕令突骑施可汗苏禄:“西头事委你,即须发兵除却大食”(《册府元龟》),全权负责对阿拉伯帝国的战争。除了这些虚头巴脑的头衔,大唐也给了苏禄实惠。《新唐书 西域传》记载,开元7年(719),“(西突厥)十姓可汗请居碎叶”。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可能是李白的出生地,也是安西四镇中最西、唯一在现代中国版图之外的镇,北庭都护汤嘉惠奏请唐皇照准,并以焉耆(新疆焉耆)代替碎叶,名义上大唐还有安西四镇,实际上四镇总体向东移动,大唐缩短补给线,便于与吐蕃在新疆争雄。随着大唐的东撤,碎叶落入突骑施手中。

有了大唐给的面子和里子,苏禄也不负大唐的厚望,不断向西面的阿拉伯帝国的领地—呼罗珊总督辖区施加影响。突骑施的根据地拔汗那现在叫费尔干纳,以费尔干纳盆地著称,这个盆地北方是天山西支,南面是昆仑山西支,东方是帕米尔山结,只在西面、对阿拉伯帝国方向开了一个小口,所以突骑施要有所作为,最方便的方向正是西方,与阿拉伯人为敌。

虽然屈底波死了,他的征服遗产还在,除了河中,锡尔河东方的塔什干(石国)等绿洲王国也臣服于阿拉伯。相比只满足于称臣纳贡的大唐,阿拉伯人的统治十分残酷,对城邦们的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吐火罗国王对唐玄宗上表说:“奴身今被大食重税,欺苦实深,若不得天可汗(唐太宗以来大唐皇帝的头衔)救活,奴身自活不得(《册府元龟》)”,所以屈底波一死,国王们就想摆脱阿拉伯人,重归大唐的宗主的统治。身为大唐代理人的苏禄可汗,第一举措就是煽动这些城邦造反,阿拉伯史书记载,720年代,河中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反阿拉伯起义,一位突厥将军趁机率军攻入河中,虽然这次反阿起义最终失败,也让阿拉伯和突骑施的矛盾公开化,两国事实上宣战了。

723年,呼罗珊总督穆斯林(Muslim bin Sail al-Kilabi)进攻突骑施的老巢费尔干纳,几乎全军覆没。724年,倭马亚王朝最后一位有为的哈里发希沙木(Hisham, 724~43)即位,让穆斯林二次进攻费尔干纳,他们在渡过锡尔河后,包围费尔干纳首府,砍伐果树,大肆蹂躏。但在得到突骑施兵来援的消息后就赶紧撤退。突骑施军尾行追击,阿拉伯人在撤退中沿路到处受到攻击,使得他们不得不焚烧辎重,轻装后撤,在到达锡尔河时,道路又被塔什干与费尔干纳的军队所阻,被突骑施兵包围的饥渴的阿拉伯军拼命夺路而逃,断后部队的指挥官丧了命。剰下的残兵败将最后到达了忽毡,然后从那里渡过锡尔河撤回到河中撒马儿罕。这次失利,是阿拉伯人在屈底波死去的15年间,最后一次东征,以惨败告终。

在阿拉伯人对外征服和对属国的统治中,始终有一个对待异教徒的问题。阿拉伯统治者的信念认为,他们的力量的源泉在于伊斯兰教,被征服的人民如果信奉了伊斯兰教将不会反对阿拉伯的统治。因此,哈里发欧麦尔二世(Umar II, 717~20)宣布,对信奉伊斯兰教的人不征收侮辱性的人头税,并受伊斯兰法律的保护。这就吸引中亚的波斯人们纷纷入教,尽管他们不过是以此作为逃税的一种途径。欧麦尔的德政让他广受波斯人的好评,750年阿巴斯革命成功,阿巴斯人发掘历代倭马亚哈里发的坟墓,只有欧麦尔二世的坟墓逃得此劫。

之后的阿拉伯呼罗珊总督的政策有所摇摆,有时理想化,致力于推广伊斯兰教,为此向新穆斯林提供免税优待,但此举减少了纳税人,对当地财政产生了压力。有时候更加现实,对新穆斯林提出高标准严要求,比如一个总督做出规定,新入教者,只有行过割礼,执行伊斯兰教法令并能诵读《古兰经》章句的人才能免除人头税。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自然引起了中亚各地人民的不满,在突骑施的外部支持下,终于酿成起义。

730年,哈里发任命信德(Sind, 巴基斯坦南部)总督朱奈德(Junayd b. Abdur Rahman al-Murri)为呼罗珊总督,他一上任就和突骑施军发生激烈战斗。公元731年春,突骑施可汗苏禄和河中的粟特人聚集军队围攻撒马儿罕,撒马儿罕的阿拉伯太守萨乌拉(Sawra)派急使向朱奈德求援。朱奈德当时本要去进攻反抗的吐火罗(阿富汗东北部),由于突骑施军攻入河中,便立即率领一支人数不多的军队渡河到达渴石(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帖木儿的出生地),在此征集了一些地方武装,准备前往撒马儿罕解围。为了避开沿路的起义军,朱奈德决定取捷径经邵达尔山(Shawdar)前往,但在距撒马儿罕约六十里的一个山隘中遭到突骑施可汗的包围和袭击,阿拉伯军被迫掘壕自卫。朱奈德令撒马尔罕太守萨乌拉率军出城经河道来会师,留一部分主力戍守撒马儿罕城。后者抄山间近路前来,在距朱奈德十二里处受到突厥军的攻击。突厥人将草点着,使萨乌拉的人马与水隔离,防火、熏烟、切断水源这一招,被450年后的萨拉丁采用,在哈廷战役中对付十字军。炽热与干渴令阿拉伯人焦急如狂,他们拼命冲出,多被烧死。撒马尔罕太守萨乌拉丧命,余众也被突厥骑兵追杀,1.2万人仅剩2000人。在萨乌拉军奋战时,朱奈德亦经受严重损失。他从山隘的被围困境中脱出,逃往撒马儿罕。在那里停留了一个时期,休养士马,同时派人去向哈里发希沙木报告。哈里发立即派2万人马携带大批武器辎重从巴士拉与库法前往呼罗珊,并让朱奈德有权自行招兵。

撒马尔罕战役之后,阿拉伯在河中只能保有撒马尔罕、布哈拉两座孤城,其他绿洲城市都听命于苏禄,突骑施汗国俨然成了河中的主人,中亚最强大的势力。此役让苏禄可汗达到权势的顶峰,既然叫顶峰,那么下面就是下坡路了。

即使在苏禄可汗为大唐的利益与阿拉伯为敌的十几年间,突骑施与大唐的关系依然不乏波澜。726年,杜暹担任安西都护,苏禄的妻子、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怀道的女儿交河公主,派人赶着1000匹马来安西出售,使者向杜暹宣读交河公主的命令,杜暹一脸的不忿:“阿史那氏女,岂合宣教(公主的命令)与吾节度耶!”将使者打了一顿,留而不遣,马不许出售,恰好天降大雪,这1000匹马全部被冻死,苏禄夫妻血本无归。苏禄毕竟是个血性的草原汉子,大怒,发兵进攻唐朝的安西四镇,“四镇贮积及人畜并为苏禄所掠”,饱掠而去。开元15年(727),苏禄勾结吐蕃,“突骑施苏禄、吐蕃赞普围安西,副大都护赵颐贞击走之。”(《旧唐书 玄宗本纪》)事后苏禄大概觉得与大唐、阿拉伯两线交恶很不明智,贡献方物向大唐示好。这件事上,唐、突都没深究,却在两国之间种下了不合的种子。而突骑施与吐蕃的这次合作虽然不成功,却大大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旧唐书》说“苏禄性尤清俭,每战伐,有所克获,尽分与将士及诸部落。其下爱之,甚为其用”,是个很能干的君主。随着买卖越做越大,苏禄也有了自己的小算盘,“南通吐蕃,东附突厥。突厥及吐蕃亦嫁女与苏禄。既以三国女(唐、突厥、吐蕃)为可敦”。到了晚年,苏禄越发骄横,不甘于做大唐的木偶傀儡。

再看阿拉伯帝国,撒马尔罕战役遭到突骑施重创,在河中只能龟缩在撒马尔罕、布哈拉2座大城固守,简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既然阿拉伯的势力衰退,苏禄对大唐的利用价值也越来越小,特别是苏禄迎娶吐蕃公主,与大唐头号敌人结亲,那么在大唐看来,苏禄就成了敌人,所谓“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大唐和阿拉伯的关系热络起来,谋划从东西两侧夹击突骑施。中亚形成了唐-阿拉伯,突骑施-吐蕃,两大敌对阵营。

《册府元龟》记载,733年阿拉伯使者摩思览达干等来朝于唐,很可能是苏禄的手下败将,阿拉伯的呼罗珊总督朱乃德派来向唐明皇示好的。同年,呼罗珊天旱,发生严重饥荒,甚至扩展到了粮食丰收的呼罗珊首府、北郡木鹿。朱奈德不得不从各地大量输入粮食。他还采取严厉手段在周围地区征粮。根据他自己的说法,饥荒是由于异教徒控制了泽拉夫善河流域所引起的,因为在这以前木鹿还要从那里输入粮食。泽拉夫善河是中亚两大河之间的内陆河,滋养着撒马尔罕和布哈拉两大名城,控制泽拉夫善河只能是突骑施人,这说明苏禄是河中真正的主人。

734年2月,呼罗珊总督朱乃德去世,呼罗珊和河中的饥荒还在继续。在帝国的其他地区,南人、北人的族群矛盾激化,也影响到中亚。军事失败、经济凋零、内政混乱之下,穆斯林人心思变。一个叫哈里斯-本-素赖智(Al-Harith ibn Surayj)的阿拉伯军官,在阿富汗东北部的吐火罗斯坦,也是呼罗珊东郡巴里黑一带造反,割据一方,与新任呼罗珊总督打内战。哈里斯的口号是“遵照同受到保护的宗教的信仰者(ahladh-dhimma) 所达成的协议,不向穆斯林征收赋税,也不压迫任何人。”作为倭马亚王朝的军官,哈里斯起初并没有就要推翻这个王朝的意思,他接受了呼罗珊总督的建议,与之共同遣使者去哈里发宫廷,要求哈里发希沙木实行穆罕默德的法令,豁免非阿拉伯穆斯林的赋税,遭到希沙木的拒绝,那位呼罗珊总督,也因为举止荒唐,勾结乱党而被免职,这坚定了哈里斯造反的决心。哈里斯虽然不是阿巴斯革命党人,但他的造反,为阿巴斯党人在中亚的胜利打开了缺口。

下任呼罗珊总督是阿萨德(Asad bin Abdullah),哈里斯则勾结突骑施苏禄对抗阿萨德,河中、阿富汗北部的土王们支持哈里斯和苏禄,两伙人泾渭分明。阿萨德也有办法,沿袭前前任朱乃德的故智,向东结交大唐。根据《全唐文》收录的宰相张九龄起草的文书记载,开元22年(734)夏,突骑施酋长“阙俟斤入朝,行至北庭有隙,因生计议,即起异心”,唐朝的边将“乃兴兵攻杀阙俟斤,夺其羊马”。突骑施又派人携带厚礼,结交吐蕃,被唐军抓了现行,人赃俱获。苏禄以此为借口,与大唐开战,开元22年(734),“自夏以来,围遭疏勒”。疏勒是安西四镇之一,现为新疆的喀什。次年春,突骑施寇北庭及安西拨换城(新疆阿克苏),唐将朱仁惠中箭身亡。

对于这场与突骑施的战争,大唐做了软硬两手准备,硬一手是正面的军事攻势,从北庭都护、河西节度调兵遣将,给予苏禄可汗正面压力。软一手是外交攻势,又分为内外两刀。内一刀是针对苏禄并非阿史那家族的弱点,册封一个阿史那王子为可汗,由他“招辑四镇蕃汉健儿”,挖苏禄的墙角,不过这一刀似乎没有奏效,在隋唐两朝一百多年的连续打击下,突厥人衰落不堪,除了恶心苏禄之外,起不到实际作用。外一刀更狠,派安西使臣张舒耀与阿拉伯人联络,从东西两线合击突骑施。

735年夏,张舒耀返回,带来“大食东面将军呼逻散诃密”(呼罗珊埃米尔,就是总督阿萨德)复书,答应“四月出兵”。为了进一步孤立苏禄,大唐传谕中亚的土王们“能伺其隙,各有诛夷”,“富贵之举,彼贼是资”,用高官厚禄拉拢他们反突。4月,阿拉伯人如约而来,从西面进攻突骑施。苏禄为免腹背受敌,遣派使节与唐谈判停战。开元24年(736年)春,唐军发动攻势,北庭都护盖嘉运率兵击突骑施,破之。这一年中,突骑施虽然对唐朝继续骚扰,但势已衰颓,成强弩之末了。

737年,阿拉伯呼罗珊总督阿萨德,征讨阿富汗东北部的骨咄,国王向苏禄求助,苏禄亲率大军逾阿姆河,与阿拉伯乱党首领哈里斯合作,大战“呼逻散诃密”阿萨德。经过极为艰苦的斗争,阿拉伯人先败后胜,转入反攻。突骑施向北退回河中地区,哈里斯退往巴达克山。

苏禄输给阿萨德之后,国势日衰。《旧唐书 突厥传》说他晚年“又因风病,一手挛缩”,应该就在此时,很难想象他亲率大军渡过阿姆河与阿萨德会战的时候,会是个中风患者。同时与世界两大强国开战,实在不是突骑施能承担的起的。内外交困之下,突骑施汗国变生肘腋。据塔巴里的记截,回历119年冬(737),苏禄与一员大将下棋产生纠纷,被后者杀死,仿佛是被汉景帝用棋盘砸死的吴国太子。《旧唐书 突厥传》说开元26年(738)夏,苏禄的手下大将“勒兵夜攻苏禄,杀之”。《旧唐书 玄宗本纪》又记载,开元27年(739)年秋,“北庭都护盖嘉运以轻骑袭破突骑施于碎叶城,杀苏禄,威震西陲。”2本书对苏禄的死亡时间、经过,有3种说法,无论孰是孰非,一代抗阿英雄都横死了。

苏禄死后,大唐持续对突骑施进行打击,北庭都护盖嘉运擒获苏禄之子咄火仙,“率将士诣阙献俘,玄宗御花萼楼以宴之,仍令将吐火仙献于太庙。”之后突骑施群龙无首,黑、黄两姓自相残杀,强大一时的突骑施汗国在739年之后土崩瓦解,不复存在。

突骑施灭亡之后,大唐的势力随之进入葱岭以西,与阿拉伯帝国正面接壤,为12年之后的怛罗斯会战埋下伏笔。笔者作为事后诸葛亮,认为唐灭突骑施的弊大于利。帕米尔山节作为欧亚大陆的中心点,也是新疆和中亚的分割点,葱岭两侧的生活方式差异甚大,喀喇汗朝、察合台汗国以葱岭为界分裂,不是偶然的。葱岭同样是中国的西部天然边界,无论汉、唐还是清,都不可能长期在葱岭以西立足,保留一个亲唐的缓冲国在葱岭以西,对付更西方的大国,才是上策。纵观唐、突的冲突,笔者以为唐朝的责任更大,先有杜暹仗着大国声威,冻死苏禄的1000匹马,后有大唐边将捕杀苏禄的大臣,所谓“因生计议,即起异心”的说辞,怎么看都像边将为了抢夺羊马而编造的罪状。突骑施亡国的最大受益者是阿拉伯帝国,穆斯林利用中亚的权力真空,渡过阿姆河,深入河中。

大约在苏禄被杀的同时,738年,75岁的奈斯尔-伊本-赛雅尔(Nasr ibn Sayyar)被封为最后一任倭马亚王朝呼罗珊总督,来到木鹿上任。欲知这个古稀老翁能有什么作为,请看下一章《一地鸡毛》。

通宝推:联储主席,决不倒戈,李根,五藤高庆,晨池,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