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原创】从中西文的语序看中西的思维模式差异 -- 慧诚
先赞一下慧诚,文章内容很丰富,我仔细读了两遍,有所得,先表示感谢。
我的工作有时会涉及中英两种语言的翻译,所以对表音、表意文字语序、结构、背后的思维习惯的差异比较感兴趣。但也只是处于感兴趣的阶段,没有深入过,因为这里面水太深、牵涉太多,自己是望洋却步。仅仅比较仔细地读了几本如longman的英语语法书,最深只读了点Chomsky的语言学理论,可以说在这方面的积累非常弱。
对我来说,更容易把握的是操作层面的一些技巧,可能也印证了你文中的一些观点。就个人而言,汉语和英语的结构打个比方的话(呵呵,不自觉就要比方一下,这就是你文中所说的“象”的思路吧),汉语象竹子,英语象葡萄。葡萄的主枝非常短,但很短的主枝上附加了各种分支,分支上又附加分支,就鼓鼓囊囊一大堆。汉语象竹子,一节一节,清清爽爽。因此英译中时,为了读起来象比较地道的汉语,就把每个分句或每个意群分离出来,变成单独的句子。反过来,中译英时,就要仔细推敲汉语中相关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用合适的分句将之表现出来。
就个人的体会,英语句子,尤其是比较复杂的句子,很难做到那种直观的、一目了然的理解或把握,这可能就是因为它们之间是用逻辑连接起来的。而汉语的句子之间更多是用那种“感觉”结合起来的,中间的许多意群是用一个共同的“意思”连接在了一起。
个人感觉您文中想表达的或想探究的东西太多了。把许多东西都放在一起谈,从极具体到极抽象,从习惯到公理,从语言学到哲学。这是否正体现了您文中所提到的汉语思维习惯呢?
还有一点个人感受:柏拉图理念世界的思维的确是西方文化中的一条主线,沿着这一思维,会很自然地有形式逻辑的产生,包括现在许多形而下的具体的东西都是一脉相承。这种思维方式很有效,但也有许多弊端。而形式逻辑很难描述中国人的思维,现代逻辑好象更接近些。这一思维对世界的把握与前者非常不同。个人感觉,汲取吸收形式逻辑思维后,这一思维可能也是中华文明延续这么久而未消亡,并且在长久的未来还会依然存在并发扬光大的原因吧。
文中多处接到“个人感觉”,因为纯粹是个人感觉,没有很仔细的学理上的研究,表示自己不敢开口妄断,而非个人膨胀。
期待楼主更多的大作。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7
🙂【原创】【原创】从中西文的语序看中西的思维模式差异 37 慧诚 字12413 2013-07-14 23:09:47
🙂等我英语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再来讨论吧。 奶嘴老仙 字0 2013-07-22 04:24:48
🙂没有参与讨论不等于对此不感兴趣
🙂谢谢您的想法 慧诚 字448 2013-07-21 02:36:58
🙂有点小失望,没有人来跟我讨论这个问题。 1 慧诚 字56 2013-07-19 14:05:18
🙂我是追着您的id过来的,先花一个 老用户 字0 2013-07-20 13:40:15
🙂不必失望。先花花你。我初中水平,想跟你烟酒烟酒也找 完颜陈和尚 字60 2013-07-20 10: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