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个老坦克兵的记忆 -- 59特射

共:💬1440 🌺9827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84年1

1984年总部在我师进行坦克分队战术训练改革研讨。年初总参装甲兵部集中了大批当时的精英(有师领导、军区兵部、军、军区作战与训练部门、总部机关、各院校都选了人员参加),在师里搭起了班子。分了坦克分队战术理论研究组、坦克分队战术训练器材研究组、成果显示组(含保障表演分队)。

把我调到器材组当副组长。这可大大的出乎我的意外,我是很不愿意去的。因为除了上面的原因,我当时已经是股长了,股里的工作就不好安排,容易耽误事;再就是在老婆的要求下,我已经开始做转业准备,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是很占精力的事。再说自己从来就没干过类似的事,完全是个外行。当然首长们为了照顾我的情绪,理论组那里我仍是组员。等到了器材组才知道,由于开始器材组工作开展的不甚理想,总部决定进行较大的调整,总部人员因事情较多,就撤出小组,在上面进行协调和资金保障等。技师等调出,以我师工兵科李科长为组长我为副组长,重新编组。调我是因为头们认为我鬼点子多,歪点子多,思路还算比较活跃,有些老爱鼓捣些超前的事物的毛病,就乱点鸳鸯谱,把我一个外行搞到这里,这也注定了我以后出的洋相和工作走了很多弯路,把简单的事搞复杂的必然性了。所以这一次头们选人没选对

丁处长和郭科长召集我们开了个会,交代了任务。原来情况是这样的:总装这些年针对坦克分队战术训练搞了一些器材,在徐州搞成了大小不同的空气起倒靶,又和泉州红星无线电厂合作搞了一套遥控装置。但存在一些问题,就是没有终端的东西,接收机留的输出口太少,达不到显示要求,由于没有仿效发射器,体现不了战场环境。这些就是我们要搞的东西,看来难度不大,只是我们都没干过,不知从哪下手,郭科长就和我们研究了个大框:搞火炮、机枪、反坦克导弹、火箭筒等典型目标的仿效发射器,放在相应的目标前,当目标显示时进行仿效发射。还要搞便携式的磁性黑板和战术训练作业箱,为了夜间训练的照明和指挥还要搞信号弹发射器。要求都能做到多情况显示,就是有点智能化的苗头。他还建议我们到装甲兵工程学院、西拨子某团、蚌埠坦克学校、南京60所等地见学调研。

当时家属带孩子来队探亲,又赶上过春节,所以我是极不情愿出去调研的。但胳膊拧不过大腿,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只好把满腹牢骚的老婆打发回家。工兵科李科长率领我出发去见学。首站赶到蚌埠坦克学院,在该校赵教育长(1个月后调到昆明兵部当部长,由李参谋接任教育长)的带领下,看了他们的预习场自动报靶器,反坦克导弹仿效发射器(其实就是放大了的防雹土火箭)。看望了俺的老副指导员,他已经是该校有名气的教员,不过在交谈中发现他对两线式队形也不买帐,心里觉的该队形恐怕是凶多吉少了。从那里又到了南京,军区兵部安排我们住在华东饭店(挨着军区)。我头一次住这样的招待所,是一个一个黄色大屋顶小2楼。木头楼梯和地板。我们住的小楼开了4间房,我们住在2楼右侧的1间,是里外套间,套间外还有一个不小的厅。整个房间古色古香的,好象进了中式书斋,只是取暖用的是炉子。我们在这里到总参的60所去看他们的器材研究成果,那时好象他们初创不久的样子,条件很简陋,挤在一个平房院子里,好象一个小的汽车修理厂的样子。那时他们主要搞步兵的训练器材,有电动起倒靶、便携式运动目标活动靶和轨道等,可供借鉴的东西不多。由于定不上返程的车票,就在南京多呆了两天,游览了市区的那些风景点。

从南京到北京后,去了装甲兵工程学院,在那里看了他们的电磁黑板,好家伙,死沉的家伙,背面布满了电磁铁,还要通电。我们看它,是因为当时头头们提出分队战术训练时在野外要进行战术教学,要有黑板和小桌以及器材箱。黑板要能立着显示各种战术标号。这样黑板如果有磁性,标号用金属或粘有金属就附着上。因此他们定了要搞磁性黑板,而学院搞的东西是在教室里固定着使用,我们用在野外的训练场地就不行了。我们去西拨子没赶上火车就不让去了,他们有表演任务,不便占用时间,从后来的情况看,这是一个大损失。

此时郭科长提出现在装甲兵系统正在和一些国家谈些引进项目,其中有一套英国的模拟训练器材叫“散发”的。我们就去参观了一下,开了眼界,主要是看“散发”。看了后觉的他的东西太先进,我们搞不了,给的钱太少了,再说李正义他们已经开始搞类似的东西,我们就决定只借鉴它的多管音响火光发生器做我们的火炮仿效发射器,但直接用不可能,太昂贵了,不说发射器本身,1发模拟弹就17美元,我们根本用不起,我检了1颗他们表演时发射后扔掉的模拟弹壳,发现是塑料的,用电点火,觉得没什么,可以自己想法搞。

从北京回来后,我到修理连抽调了该连连长和制配排长,电工班长,一个钳工,一个车工。电工班长是个老兵,人很好,他向我推荐高炮连炊事班的一个北安兵小李。这人很钻研,搞了不少高炮训练器材。我就把他调了进来,小李果然不简单,思路活跃,能把我的每一个想法迅速变成具体方案,然后和大家一起搞成具体的东西。我把人员集中到修理连,正式开始了工作。

在我们回来后,我领着制配排长一起到568团李正义那里去了趟,他不在,是他那个研究所的教导员接待的我们,说了些东西,但收获不甚大。挺遗憾。

大约在3月间,我们在一起开了一个会,把大框定了下来,决定用“散发”的思路搞火炮仿效发射器、信号弹发射器、火箭筒仿效发射器(打算把它和火炮的合为一个),用班用轻机枪架起来发射空包弹(我们的56空包弹因为不怎么用,积压的很多,也可以消耗一下)做机枪仿效发射器,用改进后的防雹火箭做反坦克导弹仿效发射器,抽力量搞电磁黑板,把桌子和作业箱合2为1。由于是用接收机输出的弱电,所以确定所有的发射都用电点火。大致的思路有了后,就和总部、军、师领导做了汇报。

总参兵部王参谋提出火箭筒不要走“散发“的思路,要两头喷火真实仿效,郭科长提出搞一个航炮炸点显示器,尽管我们觉得意义不大,但还是服从了,丁处长和郭科长提出现有的遥控器接受机输出端口太少,仅4个,且工作方式只是瞬间简单的通一下电,要求我们在其外再搞个控制电路。于是我们就只好按上级的要求开始干了。

通宝推:李根,foureyes,光年,常识主义者,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