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国内理学博士的培养 -- snark

共:💬31 🌺7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是否你更多从个人的体验上看,而不是从更广的角度上看?

博士生,是用国家的钱来玩高科技,玩这个时代的某个领域中的最前沿的科技,应该没有什么可以后悔的。即使是以后的职业生涯不如预期的那样光明灿烂,也没有什么可以后悔的。毕竟,整个社会中,有能够玩这些东西的人还是极少数。人生的意味就在经历。君不见那么多人,连吃一盘菜都要拍片,而且要和大家分享,而且可以长长一篇篇写出来。这就是说明他们感到那种经历很宝贵。但是,那种吃菜,旅游,拍照,等等的经历,又怎么可以和“玩这个时代的某个领域中的最前沿的科技”相比呢?

当然了,这是我的看法。如果博士生对这种玩高科技没有心动心跳的感觉,那的确是选错了方向。仅把这个当成了职业跳板,而不是当成了人生的重要体验。

另外,我不赞同你的说法:“但是生物博士除了科研,生物学的技能几乎不可能在其他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没有其他具有专业相关性的职业可以选择”。事实上,任何一种理工科学科的博士生学习的专业内容,恐怕都很难用于非专业性的工作。但是,在研究中,应该积累了若干很宝贵的并非仅用于狭隘专业的技能。例如,整体的对世界的理性方法,观察问题的角度,面对问题的探索方式,管理资料的能力,笔头的技能,口头的技能,甚至一些小地方,如时间的管理能力,等等,都是完全可以用到任何一种职业中的。这些东西,当然可以在别的地方学到。但是,国家出钱让博士生玩高科技,同时,潜移默化之间学到这些宝贵的东西,即使博士生们以后不能找到专业工作,也不能算是浪费了。

关键的是,要驱动一项科研的进展,必须要有人员的进出和流动,必须要有相当的比例的人员溢出,否则就是死水一潭进展缓慢。这中间,必然有若干人员事实上是被牺牲了。但是,这种牺牲也是必须的,从广大的角度讲的话。

不过,对学生来讲,应该充分理解,而不应该把自己当成了老板的劳动力,应该积极学习各种技能。老板和学校也应该真正教会学生真正的科研技能和广泛的能力,而不仅仅把学生当成了廉价劳力使用。有好的老板。但是,坏的老板很多的,包括美国。你说:“听导师说,在美国两成生物博士能够成为研究员,剩下的转行或者博后”,嘿嘿,你们这个老板恐怕不知道千老一词吧。美国的这些人的苦痛,理解的人也不多的,嘿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