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这个国家会好吗: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 -- 冉重光

共:💬284 🌺1182 🌵4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本节附录

++++++++++++++附录++++++++++++++++

  ++++++++++++++附录++++++++++++++++

  ++++++++++++++附录++++++++++++++++

  附录: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高速进步的经济学解释

  为什么中国沿海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老板们对生产产品的工人如此苛刻,而对销售人员如此慷慨?因为生产产品是基本不需要什么创造力的。而销售则是在与人打交道,需要处理千变万化的市场情况,这是需要企业家才能的。这是一种改变需求曲线的行为。扩大销售,就意味着需求曲线外移,可以增加企业家利润。而销售人员的“提成”,就来自由于需求曲线改变而增加的这部分企业家利润。

  这也就解释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每一家企业都会有销售部门?因为所有的企业都必须努力改变自己所面临的需求曲线,这种改变是需要成本的,也就是说光把产品生产出来还不行,还必须克服市场交易的成本把产品卖出去。这里的交易成本包括信息成本(把产品信息传达给潜在的消费群体)、谈判成本(在价格、售后保障、付款方式等方面达成一致)等等。

  在标准的经济学教材里,企业是不需要有销售部门的,企业只是一个生产机器(或者说生产函数),把劳动力、土地和资本投入进去,它就会生产出市场需要的产品,然后就完了,“看不见的手”将会安排剩下的一切。

  对公平竞争模型稍加深入的分析,就不难得出一个现实中常见的企业结构:销售部门负责推动需求曲线外移,财务(降低资金运行的成本)、管理(降低协调成本)、研发则负责改变供给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

  这样,我们就可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英国圈地运动时期,大量的失地农民被迫进入城市成为雇佣工人。企业家们可以以极低的工资雇佣到他们想要的任何数量的工人,也就是说劳动力的供给几乎是无限的。但与此同时,企业家们却非常热衷于采用节约劳动力的新技术,或者说非常热衷于投资改进生产效率,这是为什么?

  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围绕这个问题大家争吵不休、莫衷一是,始终不能给出很好的解释。以至于很多人还认为此时的企业家有一种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技术偏好”,也就是说他们突然不想多挣钱了,而以改进技术为荣。

  这个问题,其实只需要承认每个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都是一条斜向下的曲线就可以做出解释,或者说只需要承认企业开拓市场是需要成本的就行了。

  在公平竞争模型中,我们先不考虑购买机器的边际成本,而假定此时的企业的生产成本完全由雇佣工人的工资决定,在面临无限的廉价劳动力的情况下,企业可以用不变的价格雇佣到任何数量的工人,以不变的边际成本生产任何数量的产品。也就是说,我们假设这时企业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平坦的直线,平均成本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重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0- 15企业面临平坦的供给曲线时候的企业家利润

  此时,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企业的供给曲线是平坦的,但是它绝不会无限的扩大产量(在完全竞争模型中,由于需求曲线也是平坦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变成了一条曲线,这时将得不到任何结论)。因为企业面临一条斜向下的需求曲线,所以它的最佳产量仍然是确定的,就是供给曲线S和边际收益曲线M的交点B。在此时,无限的劳动力供应就失去意义了。企业家即使招聘更多的工人生产更多的产品,他也卖不出去,或者说无法以高于成本的价格把这些新生产的产品卖出去。

  但改进技术就不一样了,它会使供给曲线向下移动。也就是同样产量的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降低,从而同时增加销量和单位产品的利润(如图10-18,供给曲线S向下移动到S*的位置。此时,EF>BC,FP3>BP2,因此,长方形EFP3P4的面积也就大于长方形BCP1P2的面积)。所以,圈地运动时期的企业家的本性和现代企业家相比并没有发生变化,他们并不比现代企业家更加热爱技术进步。真正的原因是:改变需求曲线需要成本。只要开拓新的市场的成本高于改进技术的成本,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采用新技术。考虑了预期之后——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家预期开拓市场的成本高于改进技术的成本——他们就会投资于研发或购买新技术。简而言之,在一个真实的市场环境中,相对于企业家的利润而言,劳动力和技术是不完全替代的。这里,改进技术的成本不能与增加劳动力的成本比较,而应该是改进技术的成本与开拓市场的成本比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0- 16技术进步导致供给曲线向外移动并增加企业家利润

  实际上,即使劳动力无限供给,企业家也不可能面对一条完全平坦的供给曲线。因为资本和劳动力也是不完全替代的。

  在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资本和劳动力的比例似乎可以随意调整。但是,作为物的资本和作为人的劳动者存在一个关键差别:一个没有自由意志、一个有自由意志。

  资本的规模增加不会使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快速上升,但一个企业所管理的劳动者的数量的上升则会使人员协调的边际成本快速上升。在考虑到企业内部运转的交易成本之后,只要企业的人员数量达到一定规模(这个规模使得每增加一个雇佣工人的边际成本高于融资购买新机器的边际成本),企业家实际上几乎总是愿意采用劳动力节约型的技术。

  因此,由于交易成本的真实存在,对企业家而言,技术、资本、劳动力是不完全替代的。所以,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情况下,企业家将仍然热衷于改进技术、购买更先进的生产设备。

  这样就为一个在圈地运动之后数百年在中国发生的现象提供了一个很合理的解释: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几乎无限,农民工工资十多年没有实际增长的情况下,中国沿海的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效率却始终在以一个惊人的速度增加着,甚至比那些劳动力成本很高的发达国家的企业增加的还要快。在珠三角,那些从中国最落后的农村出来的文化程度很低的小老板们显然不会有以采用新技术为荣的觉悟——他们都是这个世界上最讲求实效的一群人:只要能挣钱的事情就干,挣不到钱的事情就不干。对这些企业家来说,推销产品开拓市场是很花钱的。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生产成本再低也没有用。所以一方面要跑销售提高销量,另一方面对于现有销售渠道能卖出去的那部分产品,则用的劳动力越少越好、成本越低越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