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曾祖父之死 -- 往往外

共:💬355 🌺1578 🌵4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还是没看仔细

我后面就分析了,其他因素当然不是不变的,但那些因素致死的基数本来就小,所以不太能影响整个人口曲线的变化。

当然,那些因素也不可能不变的,不过那些非正常死亡的死亡率小呀,比如我国现在一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0万左右,(交通事故死亡或自杀是非正常死亡第一原因,哪个第一忘了),这种数量级的数字,增加一倍也改变不了人口曲线。

你说的唐山地震,当然影响了76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因为造成24万死亡的地震不是年年有,如果我国真得年年都是地震死个7、8百万,那唐山地震的24万在一定误差要求下,在统计分析中也不是不能忽略。

请问在59年-61年间,除了饥饿外,还有其他能显著影响非正常死亡人数变化的因素吗?

出生率来自出生人数的统计,理论上的出生人口,是指分娩后的活婴,就算是出生人口,堕胎不算,死婴也不算。如果一个婴儿出生1一个月后死亡,那该怎么算呢?应该算出生1人,死亡1人。这是在理论上,但在实际统计中,尤其是农村在家分娩的,这种早夭一般都不报告,农民根本认为这是家里的私事。所以期待这些原始数据很准确,是不现实的,分析误差也比较困难,经常一个方法,结果就大不一样。

你说女性绝经和生育能力下降,这很简单呀,不就是导致出生率下降吗,各种统计都能证明这点,各种推导非死人数的方法也都考虑了这个因素,在逻辑上都没啥问题。所需要的是辨明出生率到底是多少,这的确是个难题,因为原始资料的统计误差显然不小,怎么处理的确很麻烦,所以我也不太期待有很准确的数字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