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祖父母辈的那些事(一) -- 渔儿漂漂

共:💬44 🌺36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祖父母辈的那些事(六)

当晚鬼子进村,四处抓人,外婆抱着刚出生的老妈跑得快,躲藏起来。 外公没那么好运气,当场被逮住。日本人用战刀架在外公的脖子上,要外公的祖母拿钱来赎。最后用5根金条(也好象是7根)加一些细软才放人,而外公的祖母与鬼子纠缠中被打断了腿,以后的日子里也只有一腐一拐地走路。

委员长虽然说以德报怨,但也要求脚盆鸡净身出户。估计后期那些金银细软不会有多少能带回脚盆的,相信多会落入不知姓名的国人私囊里吧。而这事件对外公影响很大,以至他后来处事深思熟虑,慎密得令人叹为观止。

抗战胜利后,外公成了乡里学校的校长,也是这个时候正式入伙阿共仔的。我想阿共仔愿意接纳外公这样的富家子弟,除了外公经受得起考验外,还有就是可以得到丰厚粮饷和广大的人脉关系。因为外公的关系,阿共仔在乡里得到很好的发展,鳄鱼头们也睁一眼闭一眼。外公的校长工资和家里的谷粮基本都拿去支援了山里的游击队。在委员长的根据地里打游击可不是件容易事,目前的国史里也鲜有南粤地区的游击战记载。好象46年两党的谈判里就有一项要求东江纵队北撤的协议。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秤慢慢倾向阿共仔,豪强们自然会见风驶舵,到后来阿共仔们在乡里简直是半公开地活动。49年王师渡江后,外公卖光田地,拉上全校教师上山打游击,而家里也没受到委员长的人滋扰。

虽然是到了打落水狗时间,但山里还是很艰苦的。外公说过,当年上山打游击,家里的堂弟也跟了上来,外公发现大惊,因为堂弟是独苗,而且性格拙厚,故特意照顾(其实外公也是独子、有三个妹妹)。然而一次转移行动中,堂弟太累睡过头走散了,外公回原路将他找回,时山雨倾盆,溪水齐胸,公外举枪而渡,每每回想亦是心惊。

总算迎来了王师,委员长在大陆的这一页就这么如摧枯髅般翻了过去,失败得这么快,搬萨苏旧文中所提那样:自古好男不当兵,阿共仔是好男当兵,不赢才怪呢。

接着就是王师整编地方武装,清剿土匪阶段,外公他们成立工作队,负责对土匪收降招安工作。离乡不远有个土匪村,村民世代为匪,那村的一位老乡也是负责招安工作的,去招安,结果掉了脑袋。外公决定再去招安。他独身一人前去,不带武器,用那三寸不烂只舌硬是把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给办成了。最后那土匪村愿意收编,并纳入联防队。

这事我问老妈,外公是如何说服那帮土匪的,老妈说那时外公与他们晓之以理:说阿共仔是穷人的队伍,穷人不打穷人,反而会帮助穷人翻身做主,你们都穷苦出身的百姓,受尽旧社会压迫才落草,只要反正过来服务人民,人民会既往不咎云云……想不到今天听来都起鸡皮疙瘩的荤话,在当年却有那么大的杀伤力,让那样的混世魔王感激流涕、俯首称臣。不是我们不明白,只是时代变得太快了!

通宝推:天河行,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