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忆串联】(八)在九曲黄河的上游 -- 履虎尾

共:💬5 🌺7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忆串联】(八)在九曲黄河的上游

“十一八”第五次接见后的第三天,我们一行四人搭上了去兰州的火车。

为什么去兰州呢?

为了确定这次串联的具体行程,俺们四个进行了很认真的一番讨论。有个同学提议去先上海,先去看看“霓虹灯下的哨兵”——南京路上的好八连;然后经华东去江西井冈山;再去广州;再去湖南韶山,长沙爱晚亭;最后经武汉返回。

这个路程按说也不错,但另一个同学说,华东华南是发达地区,等我们参加工作了,早晚会有机会去的。而西北和西南地区,遥远偏僻,将来也未必有得机会去。因此,我们应该先去兰州、西安、延安;再去成都、重庆;接着从贵阳去春城昆明;回来走桂林、韶山,再经长沙、武汉返回。至于新疆乌鲁木齐,虽然也非常值得去,但太过遥远了,当时的火车,从北京到西安要28小时,到兰州要48小时,要到乌鲁木齐,火车正点准时跑四天四夜还到不了呐!不就是戈壁滩上的一块绿洲嘛,不能把时间金钱和精力无谓地浪费在路途上。而当时,正赶上兰州出了事,一份告示通缉捉拿反革命分子李贵子,全国都在口诛笔伐。于是,我们在接待站定了去兰州的火车票。

领了车票,我们顺便办了“离京手续”。说离京手续,这样讲好听,脸面上光彩,其实,就是借钱借粮借路费,一共借了四天的路费。怎么是四天呢,呵呵,离开一天,到达一天,火车上呆两天,这不是正好四天吗?接待站按四天的标准,每天五毛,借给我们每人两元钱,五斤粮票。当然,不是给你人民币现款,而是发给四天的伙食,供你一路上消耗。依稀记得有腊肠、鸡蛋等等的,最主要的是每人一网兜的馒头,共二十四个。

那个时候,正是老子们长身体的时候,真他NN的能吃。头天晚上上的车,天亮后已经过了石家庄。俺呢,是睁开眼睛就吃,一口水不喝(也没得喝)冷馒头干嚼,刚过洛阳,24个馒头已经造掉了15个。

两天后到了兰州,第一个感觉是火车站后边的那座皋兰山太高了,真高!然后是直奔接待站,解决住宿铺位和饭伙食问题。兰州的伙食标准同全国各地一样,比北京低8分钱,每人每天4毛2分,1斤2两粮食。北京是首都,来的都是老人家的客人,光收粮票不要钱。外地就不行了,必须按标准收费。但是,(呵呵,凡事都有个但是)但是,革命小将出门时间长了,钱和粮票用光了,怎么办?能让他们饿肚子吗?当然不能!一时没有,可以暂借嘛,先借了将来再还嘛!接待站管财务的,总是笑嘻嘻的把钱把粮借给俺们。不过呢,同样不是借给现款和粮票,而是把开好的饭票借给俺们。在打借条的时候,俺们耍了小聪明,落款处填的是“沈阳市八一红中”,想浑水摸鱼蒙混过关,谁知一年后,讨债的还是找上了门。学校操场上排起了好几排桌子,全国各地的债主们,一起上门讨债。当然,有来的也有没来的。俺还了几斤粮票,说声没有钱,在原借据上画个押,也就一风吹了。

俺们自己当然带的有钱有粮票,有怎么还借呢?不是俺们爱占小便宜,那个时候,真是实在能吃,借的一份吃了,再自己掏钱买一份,顿顿天天都是双份。有这两份标准在肚子里催着,每天又除了睡觉就是跑路,那小体格,呲楞呲楞地往上长。俺刚出门离家时,身高1米71,体重才110。等串联结束回家,喝,长得,身高1米76,体重呢,138!

我们在兰州呆了三四天,去兰州大学看大字报,去看黄河铁桥,参观白塔山公园,很遗憾的是没去五泉山公园。吃了拐枣酥梨白兰瓜,尝了“铁饼”羊肉汤。

对了,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俺们到兰州的时候,已经是十月底十一月初,天气寒冷。接待站怕革命师生冻着了,打开了仓库,出借棉袄。本来,俺已经特意回沈阳给大家取来了棉衣。可是,自己的棉衣是旧的,接待站出借的,都是新的。于是,俺们四人每人借了一件棉袄。自己的旧棉衣在“家”里放着,每天出门,穿着借来的新棉袄,又暖和又风光。俺们四个还穿着新棉袄,在黄河边留过影呐,等俺得空了就把照片传上来。在离开兰州的时候,他们几个都没还,以后的路上,他们都是两件棉袄穿一件背一件。俺呢,俺的还了,不是风格高,主要是嫌多拿一样东西累赘,背个书包空手走路多自在呀。他们借的新棉袄穿回了沈阳,穿了一冬。第二年讨债的上门,讨粮票讨钱讨棉袄,你以为写“八一红中”就赖得掉啊,呵呵,得了吧!

通宝推:邻居大哥,bldc,南寒,文化体制,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