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茗谈(90):两岸会商和南先生 -- 本嘉明

共:💬160 🌺754 🌵1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所说的是佛学而不是佛法

近代因西方文化冲击,佛教衰微。近代佛学的复兴,因西学东渐,即使在家居士如杨仁山、欧阳竟无等,非佛教徒的如汤用彤、梁启超等,多为知识分子,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把西方学术带入佛学研究,自不待言。积极方面不说,弊端是,学者把佛法当作一种学术研究,违背了佛法的根本。佛学研究,可以把佛法名相剖析清晰,学者却未必有多少佛道上的体悟。真心向佛者,不是为了学习一门学术,增长一些见识,学到一种文化,只是在认识上得到益处。真心向佛者,应如释迦牟尼一样,为了解决人生生死的这个根本问题,真修实证,为身心解脱而学。

学者的佛学研究,于修佛者,参考价值肯定有的,但也要根据自己的实证,予以甄别。如汤用彤、吕澂,佛教界也承认的。如梁启超,有些说得很好,但有些谬误贻害影响很坏。同期僧人,如天台谛闲、净土印光、禅宗虚云、律宗弘一,论著亦不少,足堪景从,于真学佛者,更具学习奉行的价值。

英文佛经多半直接从梵文翻译,少枝蔓修饰,比较忠实原意。
不客气地说,不要受大鼻子影响,这是对白种人话语权的盲从。佛经的英文翻译,是从南传小乘佛教巴利文翻译过来的。汉传和藏传佛教才是从梵文翻译过来。英文翻译巴利文佛经的北景,是近代西方对斯里兰卡小乘佛教地区殖民的产物。是时才有西方人接触佛法或佛教僧侣流落西方世界,学习英语等西方语言传教的情形。故西方接触佛教最初,了解的是学习巴利文经典的小乘佛教。得风之先,西方人研究佛教,自然推崇乘佛教而贬汉传佛教(即使是藏传佛教的地位也高于汉传佛教——都是拜大蛤蟆大逃亡所赐,带了数以万计藏传佛教徒出走,许多逃到西方了,英文说得比藏语还流利)。其依据是巴利文经典比梵文经典早,更接近释迦牟尼的愿意。其实释迦牟尼在世及涅槃后几百年内,佛教的传播用的都不是巴利文或梵文——因为根本没有成文,都是口头相传。据季羡林考证,可能用的是半摩揭陀语,一种印度东方地区语言。佛经后来编成文,大概向南传的,用了当地的巴利文,向东的,用了后来所谓复兴的梵文(大概如此)。

汉传佛经的翻译,是直接或间接(西域佛文化地区)从梵文经典而来。翻译规模世所罕见,是由国家集中佛教精英,集体翻译的。成立有专门的译场,分工合作,有些译场人数达数千人。汉传经典翻译后,原来的梵文本,到现在一本也找不到了。因为中国文化本来就博大精深,有这种自信,能够把梵文经典翻译好,而不必保留梵文原本。这种作法当然不为学术思维重的西方学者所喜。但西方对巴利文经典的研究,也就是学者个人喜好,以个人之力,相较汉传国家规模化的集体翻译,优劣立判。随着汉传佛教在西方有不断传播,西方学者的逐渐理解,自然就不会纠结于这种琐微之处。我们不必妄自菲薄。

关键词(Tags): #佛学 学佛 翻译通宝推:格荧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