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简牍学 -- 夏商楚歌

共:💬34 🌺309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甲骨文

驿寄梅花的问题我无法简单回答,只好请您稍候,但这里先把甲骨文做个简单的介绍,这样便于大家理解另一篇商代的介绍。而且考虑到若把甲骨文放在殷商介绍中就太多了。

----------------------------------------------

殷商甲骨文与敦煌文书,{新疆,甘肃,内蒙等地的汉晋木简},内阁大库元明以来书籍档册,被学术界视为十九,二十世纪之际中国学术史上的四大发现。

甲骨文的发现是证实了中国早期国家--商王国的存在。《尚书.盘庚》篇是公认保留较多的商人语言。遗憾的是《尚书》中不少西周时期被改造过的文章。

本世纪二十年代,因文献奇缺,更缺乏同时代文字史料,所以殷商甲骨的发现,将大量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于传说时代分离进入历史时代。

这一发现震撼了中外学术界,使我国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文献材料,并重视出土新材料。可以说甲骨文的发现揭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

甲骨文研究大大加速了对传统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降,文字学基本就是《说文解字》学,由于北宋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使《说文》的权威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甲骨文的出现更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经研究发现,甲骨文的构形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甲骨文的发现使学界对文字学有了颠覆性的认识。今天的中国文字学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甲骨学除了从古文字角度考释甲骨文字外,从考古学角度研究甲骨的分期,断代和卜用甲骨的整治,也可利用甲骨文研究商代的历史和文化。

当然,甲骨文研究最基本的工作还是释读出这些文字。孙诒让的《契文举例》是根据《铁云藏龟》所载甲骨文作研究。他释读的甲骨文有100多字正确,虽然孙老未释出“王”字,以“王”为“立”,他又将“贞”释为“贝”。不过在甲骨文释读摸索阶段,这位开路先锋功绩确实不小。

孙老以后,罗振玉在甲骨文释读中造成一个飞跃。他在1941年刊行的《殷墟书契考释》中释出人,地名外的甲骨文字485个。至1927年出版的增订本中又增加到571个字。可见罗老的功底之深厚。

罗老有极好的金石学修养,更熟悉金文,因此在文字考释时不仅联系金文,且能紧密结合卜辞本身的释读。较多的注意文通义顺。特别注重对甲骨文作偏旁部首分析。这一作法至今沿用。因为罗老考释出的大多是卜辞中常见文字,所以使甲骨文已大致可读。

释读甲骨文字绝不仅仅依靠小学与金石学知识,还必须更科学的研究方法,在三四十年代古文字学者中,唐兰和于省吾是最具典范性的。

唐兰在1934年北京大学讲甲骨文课时,方法是把自己做过的精细考释的74个字一一分析。其中学者最熟悉的考释;释屯,释秋,释艰等。这些可参考唐兰的《古文字学导论》

书中详细介绍他的三种科学方法;

对照法,{与其它时代文字形体比较}

推勘法,{将有关辞例与文献辞句相印证}

偏旁分析法。

这就进一步建立了甲骨文字与其他古文字的科学研究方法。

四十年代后期,于省吾考释出甲骨文,字,词98个。他的方法是,古文字必须兼顾形,音,义三要素的原则。而且注意每个字和同时代表它的横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不同时代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纵的关系。于老还提出“独体象形字”的理论。认为甲骨文有些字本身即带有声符,与后世形声字不同。这是前人未曾提出,属于老自己的创见。

五十年代到今天,致力于甲骨文考释工作的学者比较突出的有张政,裘锡圭等。研究甲骨文考释工作的学者都必须具备对先秦古文字,两汉简牍,帛书,石刻文字极为熟悉。做字形比较时才能得心应手。并且对商代社会历史有相当了解,如此,一字识破,往往数条卜辞得于通读。这些我会在后面详细举例说明。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甲骨文,时间在商迁都安阳之前.考古发现的甲骨有十五万片之多,其中经考古发现的有三万四千多片。

但其中相当一部分甲骨实际上是由三到五个破片组成。因为甲骨极易破碎,又经历三千余年,到今天保持原样的已经不多了。不少甲骨的背面留有刻痕,许多破片是沿着刻痕裂开,这些刻痕就是甲骨的本体。

国外收藏的甲骨数目相当可观,1984年,胡厚宣统计,国外12个国家和地区共收藏甲骨26700片。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收藏的甲骨文仅次于日本。据胡厚宣统计,现藏日本公私收藏家的甲骨约有12400余片。是国外收藏甲骨最多的国家。至于其他国家的收藏情况就不说了。

还有个情况需要说明,解放前甲骨文从未在朝歌出土过,罗振玉通过多年探寻,在1908年确定甲骨文截止到1889年,准确的出土地是河南安阳小屯村。当年甲骨文出土引起轰动,古董商担心出土地被发现,才误传众多出土地。

被称为;贞人{占卜的人}的大臣,有时是王本人准备好龟甲和兽骨后,先在其背面刻出这种小坑,并在一端以火烧烤,使之巨剧留却,然后龟甲和兽骨的表面就产生出龟裂。

同一骨片上钻出的坑有的是圆形,有的是纺锤形,有的还有一个小坑与之成直角组合,经这样修治后,灼后的龟裂就呈侧放的T字形,也就是卜字的形状。卜字龟裂形就是神祗对王的卜问的回答,根据其卜纹走向即可判断出吉凶。

龟裂的解读是由王亲自来作的,龟裂若是正确的侧放成T字形,是大吉,如果不规则就为凶兆。

此后贞人在甲骨表面的龟裂一侧,记录下各个裂纹所占问的事情,这种记录就是卜辞。也就是甲骨文。龟甲只是笼的称呼,

真正在龟卜时使用的实际上只是龟的腹甲,而不是背甲。因背甲过硬,刻不出文字,裂纹也不合要求。

目前发现的甲骨都是几百或几千枚地成群堆积在某处,这说明在占卜后把集中在不引人注意的神圣场所保存起来的。王一般每隔十天占卜一次,遇到祸事就逢灾立问,这时使用的就是兽骨,龟骨是对同一 事情以有祸,无祸两种形式占卜。

从书法角度欣赏,甲骨文完全具备章法、结体、用笔等主要构成因素。如现藏历史博物馆的一片商武丁时期的牛胛骨,上面刻字多达128个,记述丁酉日商边之事。另如祖庚祖甲时期甲骨、廪辛康丁时期甲骨、武乙文丁时期甲骨等,亦各具气象。

少数甲骨不是刀刻,而是用朱书或墨书所写,另外在商代玉石和陶片上也找到留下的笔写字迹,这证明当时已开始使用毛笔之类的书写工具。在商代甲骨文中就有从“聿”的字,聿是手执笔的形象。

事实上早在原始社会晚期仰韶文化的彩陶上,我们已经见到了用类似毛笔描绘出的图案。公元1954年,湖南长沙战国墓中出土了一支迄今所见最早的毛笔──楚国笔。这支笔用兔毛做笔头,笔管用竹制,笔头紧紧地扎缚在笔管的一端。

所以商、周时人们日常书写应该是用毛笔的。因毛笔的弹性能够表现出线条轻重顿曳的变化,也提供了汉字无比丰富的造型,这或许就是汉字书写转化为艺术的原因吧。

汉字中包含很多内容,研究汉文字是为了读通我们的经典。这里面有古人对社会的认识,对自然的认识,对科学和哲学的认识。如;你抓住一个汉字的“族”,不断地去演化就构筑了一支体系,这支体系实际上就是一个哲学体系。

汉字构筑的是隐性的中国哲学体系,这个体系的背后塑造着中国人的心理结构。表面上看,汉字不过是一个符号,指称着对应的事物,但就在这对应背后,还潜伏着中国人的情感、习惯甚至本能。

如;"思"这个字,很多人以为思维的器官是心,但是这个字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

思维的器官是大脑跟心相通,它包括心。甲骨“思”的最早字形下面是“心”,上面是“囟”,“囟”是象形字。像头盖骨的汇合处。有疑问的可去医院找头骨标本,

你会看到头顶的纹路和“囟”非常相似。那么,“思”不是指“心田”,而是指头和心的相通。可见先民对思想的器官包括大脑的认识比西方要早很多,绝不像以前流行的谬语说中国古代认为思维的器官是心。

古人在创造思字时除了表现出前卫的思想,和对科学的认识外,还有对情感的理解。每个人的心脏参与着自己的情感,特别痛苦的时候,就会产生生理上的心痛。看看“心”“思”这字,的确是暨有思维,又称情感。

随着甲骨文消逝,金文起而代之,成为周代书体的主流。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周以前把铜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

因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同时金文也是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

并且是商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

清代吴式芬把商周铜器铭文编成《捃古录金文》一书,收集的资料多,考释严谨,影响颇大,金文一词遂有了界说。所谓金文皆指整篇的铭文,不称单字。

它基本上属于籀篆体。在汉武帝时就已被发现,当时有人将在汾阳发掘出的一尊鼎送进宫中,汉武帝因此将年号定为元鼎。据考察,商代铜器上便刻有近似图画之金文。

铜器并不是周才有,商代铜器类型已经很丰富。如;鼎,盘,尊,爵等,这些器形是由用途决定。

金文常载于各种彝器、乐器、兵器、度量衡器、铸币、铜镜和金属印章之上。其中以彝器之上载文数量最多。商末金文与甲骨文基本一致。但金文至周代而鼎盛,绪延至秦汉。

商代器物和铭文很少,秦汉以至末流,应算周代为主流。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最初的金文是铸在铜器上的图画文字,这是殷贵族家族的族徽。

族徽下附记有神的名字。如;文乙,祖丁等就是这一时期的铭名。其后发展到为纪念某次重大战役和大事件而铸做铜器,由于该铜器将传至万世,所以必写上作器理由的铭文。

值得注意的是,铜器上的铭文和甲骨文是同时并存的文字。金文多使用流畅的笔道,甲骨文的笔画则基本是生硬的直线,原因是两则的材料不同。

甲骨是刻在坚硬而光滑的龟甲和兽甲上,并且可刻的面积极为狭小,内容仅王和贞人才能阅读,占卜内容又不希望他人读懂,因此字形被尽可能省略。

金文是万世之后子孙必须能读懂的东西,故书法家得以表现雄浑典丽之风格,如大盂鼎即为此期最典型之杰作也。有的还画界格,将铭文一字一字的填入格中。

那些没画格的,也必须行列整齐。与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有所不同。金文具有笔道肥粗,弯笔多和团块多的特色。它和甲骨文是两种发展方向不同的殷文字。

周人灭殷除了占领殷地,还全部接受了殷人优秀的铜器制造者和文字,所以周初的铜器与殷代末期铜器没太大的区别。

如周初铭文;大史友,作召公宝尊彝,这里的大史是官名,与殷代贞人差不多的重要职务。友是大史的名字,制造者不是家族,而是个人,神的名称也通过称号{召公}被公开了,这是和殷代有明显区别的地方。

现存字数最多的是西周遗物“毛公鼎”。载文五百字,分五段,各段均为“王若曰”起,显然是出自当时(周成王时,公元前1115-1079年)史官之手,目的在于铸在鼎上,传之长久。

其次是战国时期河北平山县的中山王鼎,载文四百六十九字。

再次是与中山王鼎同时出土的中山王方壶,载文四百四十八字。散氏盘的铭文,字数达三百五十七个字,内容和赐予无关。是记载关于当时二诸侯采邑疆界的条款。字体的排列到很整齐,但字的写法却都是向右下倾斜,属于草篆,这类写法目前仅此一例。从散氏盘书体估计作者是用左手写字。

至昭穆以后书风渐变,笔画由粗细相参而趋于均匀划一;收笔与起笔亦由方圆不一,而变成圆笔;行款甚至演成方格之形式,书风极为严谨端正。端整典雅之颂鼎和典雅整赡之大克鼎等,皆为此期之代表。

各种器物上的文字,多刻或铸在器物的外面,但也不乏铸于器物内壁者,甚至还有的刻或铸在器物的盖、柄、耳子、足、颈之上。刻或铸在钟鼎彝器上的文字,主要用于记载战争、盟约、条例、典礼、赏赐、任命等政治事件,早期的金文则多刻有卜名、谥号、氏族名、器物名。

这些文字有刻有铸,但铸多于刻。从工艺技术角度讲,铸要比刻复杂,难度也大得多。就其制作工艺论之,铸需先制范,而范不仅需要刻,而且刻的是反体字。

铸造出来的文字的质量,取决于刻范的好坏。只有范刻得好,范上文字笔画的深浅适度、体式规范,铸出来的文字才能达到预想效果。显然,雕刻深度适宜的反体字,要比雕刻正体字对技术要求严格得多。

可以说金文的出现,是手工雕刻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金文是手工雕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文化之发展多少会受到社会及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西周晚期随着诸侯割据状况的越演越烈,地域特色更成为主导的趋向。从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青铜器铭文的地区差异已转变的很突出。

王国维先生将它划分为西土和东土两大系,西土系即秦国文字,东土系即六国古文。陈梦家则整理为五个系统:

东土系:齐、鲁、邾、莒、杞、铸、薛、滕;  

西土系:秦、晋、虞、虢;  

南土系:吴、越、徐、楚;  

北土系:燕、魏;  

中土系:宋、卫、陈、蔡、郑。

就文字学而言,秦系的西土文字的研究较之六国文字更为重要,因它是汉字的直系血亲,而六国文字则是旁系分支,虽然它们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吸收。

虽说甲骨文是最早的书籍。但早期可不是单一使用龟骨或者兽古。先民们曾经在树叶和树皮上刻写文字。天竺国的贝叶经和铸在青铜器上的金文,都可称为一种早期的书籍。除了甲骨、青铜器、石刻外,用作记载文字的材料还有;陶器、砖瓦、兽皮等。

真正的书籍形式,是从竹简和木牍开始的。竹简和木牍所开创的书籍形式和制度,对后来的书籍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竹简和木牍在形式和用途上不完全相同。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书写材料。在不产竹子的地方,多使用柳木等柔质的木材。将这种木材做成长方形的木片。表面修治平滑,就称为牍。

我国没发明纸以前,简牍就是记录和传播文化的基本载体。

木质之简是我国西北居延,敦煌等地曾经大量出土,竹质之牍在1975年湖北的汉墓和秦墓中出土过。目前出土情况看,竹简多出南方,木简多出北方。

木简的质料多用红柳,红松,胡杨,云杉等。其中松木为主,胡杨次之,红柳又次之。三种材料的质色不同,断裂有别,使用对象和使用时期也有主次,一般白松和红松不容易断裂,

又好制作。简牍都是顺木纹竖刮消制,考树轮纹路和木色,如能结合,必要无误。

牍与简策是同时使用的记载文字形式,竹简一片虽只写一行文字,但它可以用绳子系联起来,还能容纳较长的文章。而木牍则是以一片为单位,在一片牍上记载较少的文字。

木牍的一片称为“方”,一般较长的文章用策来书写,而较短的文章则书写于牍上。木牍的长度一般为一尺左右,所以也称为“尺牍”。在一片木牍上,可书写一百多字,也可以两面书写。

竹简用的是皮薄而节长的竹子,先将圆竹锯成一定的长度,再破为一定的宽度,削光整平后,即成为简片。然后再用丝绳、麻绳、细皮条等分上下两道编连简片,即可用来书写文字。也有先写字,然后再按顺序编联成册的。

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册”字,象征着一捆简片系二道书绳,而金文中的“典”字则表示“册”在几上。说明简策制度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商代,但其战国以前的简续实物,今天还未有发现,在周代的文献中有许多关于商代使用简读传递命令及公文记载。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在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局面,竹简成为各家著书立说的主要形式。这时关于使用竹简的记载就更多了。

以竹简为主要形式的书籍的黄金时代,是公元前770年至前221年的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各种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各种学术著作层出不穷。

帛书,就是将文字、图象写绘于丝织品上的一种书籍形式。在纸张未发明前,帛书是和竹简同时使用的一种书籍形式。在先秦的一些著作中,往往是竹简和帛书并提,说明帛在当时已是一种书写文字的主要材料。

在春秋战国时代,上层社会也普遍用缣帛作为书写著作或公文的材料。在纸纸发明以前的几百年历史中,帛书曾是书籍的主要形式之一。中国古代的丝织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一些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也曾发现原始的丝织品和石器、陶器制成的纺轮。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已有丝、蚕、帛、桑等字。安阳殷墟中也发现过丝帛的残迹。研究证明,当时的丝织技术已很进步。

以上事实,足以说明在春秋战国以前,我国古代的丝织技术已有很久的历史,它除了主要用作上层社会的衣料外,也是书写的理想材料。但由于其价格昂贵,不如竹简使用的普遍。

大约在秦至西汉间,是帛书使用最多的时期。由于丝织技术的进步,为社会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缣帛,用于各种重要典籍、文书、信件的书写。

丝织品虽是当时最轻便的书写材料,但其价格还起很昂贵的,

除了上层社会以外,普通人是难以使用的。

二十世纪简帛的出土是文物中一大类,上至战国到魏晋,内容上有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等等,在文类书中包括当时地方官的文件,薄籍,档案,还有不少生活中的历谱,祭祀记录,遗嘱,遣策等等。

汉代是使用简帛最广泛的时期,所以汉的简帛非常丰富,分布在全国各个地方。但是有关三国时期的传世文献就非常少,1996年出土了一块遗策木牍外,其余的都是名刺,史料价值极其有限。好在1996年长沙走马楼出土了十四万块竹简,这才丰富了三国史资料库。

魏晋时期由于纸是主要是书写材料,这个时期的简牍出土的非常少。到了唐代,这些简帛类出土量更是极为罕见。在帛书的出土中,最有名的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的发现。

出土的帛书有十多种,十二万多字,用黑墨书写于丝织品上,字体有小篆和隶书。在简策和帛书应用的时代,“篇”是竹简的单位,而“卷”则是帛书的单位。

继简策和帛书之后出现的书籍形式是纸写本书籍。西汉中期就发明了纸张,但是普遍用纸作为书写材料,仍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过程。

西汉的纸,质量还很粗糙,难以用作书写材料。蔡伦于东汉和帝永元年,造出了质量较好的纸,纸张才开始作为书写材料。然而由于人们的习惯势力,简牍和缣帛仍被看作是正统的书写材料,纸张仍未被广泛地使用。

另外当时纸的产量有限,质量也不高,这些都是重要原因。不过中下层知识分子,由于无力用缣帛书写,多采用纸张。

因为当时纸的价格比缣帛要便宜得多。东晋元兴元年,桓玄据有建康(今南京),他下令:"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这是统治者下令推广以纸代简的最早记载,对于纸的推广应用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到南北朝时,纸书已风行全国,简帛就被纸质写本所代替。随着优质纸面世,纸抄本书籍就开始出现,但当时使用面很小。

后随着纸张产量的增加,质量的不断提高,用纸作为书写材料,才逐渐的扩大应用,又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过程,纸抄本书籍,才完全代替了简读和缣帛。

考古情况;西部地区不断有古代纸抄本书籍的发现,这些实物进一步证明了自纸张发明后到印刷术发明前,纸张用于书写材料的发展历史。

秦统一中国这个大趋势对文字载体产生不小的影响。。因文字统一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为书写、雕刻,乃至印刷术的发明与完善,创造了便利而规范的有利条件。今天的汉字,是经过多次变革逐渐演变而来的。

总的来说,东汉末年,简帛仍占着统治地位。西晋以后,纸质抄本才逐渐占了统治地位。公元4世纪,纸质抄本已完全代替了简帛。南北朝以后至唐代中期,是纸质抄本书籍的全盛时期。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纸抄本书籍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导致了印刷术的发明。

另外,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数枚青铜印章,这是商殷时期的青铜阳文印章。也是印章始于商朝的实物证据。这些印章上,有阳文,也有阴文;有一般古文,也有历史上应用较少的鸟书;

还有的刻有兽状图文,可见商周以来中国古代印章之一斑。

通过对诸多材料的研究,可以看出殷墟甲骨文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文字,特别是盘庚以后,它的前身必定经历过长期的演变。

这就如同突然冒出个人,你不能解释为简单穿越而来吧?突然冒出的这个人必须有成长过程,怎么都不可能出娘胎见风就长成个大人了。

包括出土的殷商青铜器上的图案或徽识文,族徽等。都明显是社会文化十分发达后的作品,后由共相的图形演化为完全代表语言的文字的使用。

但由于时间离今天太过遥远,甲骨文前的文字我们只能从岩画中寻找痕迹。远古时期先民使用的大多是随手刻画的树皮,竹皮,木头,皮革等。这些材料早就腐朽了。

通宝推:老光,直到永远,pipilu,驿寄梅花,南方有嘉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