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笨狼对长平决战末期的战役进程猜想 -- 迷途笨狼

共:💬107 🌺203 🌵1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长平之战其实就是双方各出十万左右战兵

长平之战,史书对赵军兵力记载为总数45万左右(战死5万加阬杀40万。)但是对秦军的兵力记载不详,明确记载的只有“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後,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加起来就是三万人。由于是包抄部队,所以正前方的堵截部队也应当有这个数。这样估计六万左右。

问题是秦军怎么能包围45万赵军。这主要是利用了地形的缘故。秦军用诈败法把赵军引出来然后包围在谷地中。所以不需要遵守“十则围之”的平原作战法。

另外,就算是平地包围战也往往不需要十倍兵力。例如坎尼会战汉尼拔就用比对手少的兵力打了包围战。主要就是利用包围圈内的敌军优势兵力为自己人阻挡无法发挥战力的因素。

最后要说明的一点是赵军的45万水分很大。这45万不可能都是战兵。赵国当时人口估算为300到400万。除去老人、孩子、妇女,能作战的最多一百多万。而这一百万其实并不能都当兵,否则就没人种地了。而且后勤保障也要从这里出。按一个战兵配三个民夫算,赵国最多出25万到30万战兵。所以如果这45万人也是这个比例,那么赵国的战兵人数也就10来万。

秦国虽然比赵国大,但在长平前线也并不能部署太多的兵力。盖长平离赵国腹地近,赵军补给方便。而秦国的补给线长,补给消耗更大。所以后来秦王要亲自去河内动员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但这也没有倾国动员,不过一郡之地而已。这样秦赵两军在决战前夕的总兵力也就大家各出十来万战兵再加补给的民夫而已。秦军可能更少一些。以当时双方的动员能力来说,的确可以说是把能压上去的主力部队都压上去了。

赵括主动出击不能算错。秦赵在长平兵力相差不多,甚至赵军可能在初期还占有很大优势。所以他想以优势兵力迅速击垮当面的秦军也是对的。

问题在于对面的秦军兵力并非之前的状态。白起任秦军主帅不可能空手前去,必然是带来了生力军的。所以秦国要隐瞒白起的任命。这倒不仅仅是因为白起是名将(王龁也是名将),而是因为白起带来了增援。如果泄漏了,那么赵括就可能取消出击。秦军的引蛇出洞之计就无法奏效了。

秦军制胜的关键是切断了赵军的补给线。然后在最后的决战中歼灭了赵军五万人。这五万应当是一半的战兵了。那么剩下的人在主将战死,战兵灭一半,断粮四十多天的情况下,当然只能投降了。不投降,饿也饿死了。

而后头秦军能阬杀40万人,主要原因是这40万都已经饿的半死了,哪里还会有什么反抗能力呢。

而楼主的文中有个误解:

廉颇屡战屡败,赵括刚接手用5万阵亡换对手半数死亡,哪怕主帅阵亡,几十万大军居然会投降??能战胜有兵力和物资优势的秦军,不管统帅是不是战神白起,赵括就是新战神。尽人力回天,打输了,他也是殉职。

在长平,秦军并没有死伤半数。《史记》里的原始记载是这样的:

四十九年正月,陵攻邯郸,少利,秦益发兵佐陵。陵兵亡五校。武安君病愈,秦王欲使武安君代陵将。武安君言曰:“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秦王自命,不行;乃使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白起说“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指的是长平之战后秦军围攻邯郸不利的情况。当时王陵围攻邯郸损兵折将,损失了五校的兵力。一说一校为8千到一万人。这样就是四、五万人。差不多是可以说“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了。这样情况下,即使是白起也打不赢这种攻坚战的。所以他拒绝去给王陵擦屁股。

长平之战给赵国带来的最大损失就是人口损失。如果赵国只是在长平损失了十万战兵,那么以赵国的可战人口基数,不过损失百分之十。但一下损失近五十万人(决战加前面拉锯时的损失),那就是一下打掉了赵国一半的战争潜力。赵国从此无力与秦国再争天下。

关键词(Tags): #长平之战通宝推:SleepingBeauty,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