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伦敦上班记 -- 奔波儿

共:💬9 🌺7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伦敦上班记

自打进了大学校门以后,俺就过着“天天睡到自然醒”的腐败日子,而且居然可以一直到今天。除非是和朋友一起出去远足,否则俺是从来不愿意早起的,而且是那种一沾枕头就着的主儿,因此被领导称为是“睡神转世”。公司里管理一向比较宽松,研发工作嘛,天天干耗在座椅上,不一定能做出活儿来,可出去喝杯咖啡聊个大天,问题反而会解决,再说一天七小时法定工作时间,早到晚到都是到,就算不到,走在路上想问题也是算工作时间的嘛,不过,若干问题的确是在上下班路上解决的,因此,大言不惭地说,上下班走路的时候,也算是俺的“上班时间”,不过,是不带加班费的。

上周有三天的技术培训,地点是伦敦市中心的Holborn Bars,时间为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因此有机会领略了一下伦敦城普通上班族“朝九晚五”的生活。

到上课地点,坐火车需要50分钟至1个小时,最适合的一班火车是早上7点半的,为此,俺得6点45分就爬起来,洗漱完毕,吃点早餐,收拾利落,然后去车站。7点半,小镇的站台上就乌泱泱站满了人,幸亏俺头天买好了火车票,否则还得去排个大队。等车到了,车厢里已经没有空位了,下来一批人,很快又挤进去更多的人,按比尔的说法,这就是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沙丁鱼罐头,很不幸,俺们自己也成为了沙丁鱼族的一员。

大部分有位子坐的人都在那儿打着盹儿或者耳朵眼里塞着耳机闭目眼神,有工作狂人居然一边啜着咖啡,一边在膝上的笔记本键盘上噼里啪啦打着文档。有读报纸的,少,毕竟在拥挤不堪的车厢里读报并不是一件惬意的事情。车过East Croydon,才有了空位,这片地面公司企业众多,是上班族扎堆的地儿。

我们在市中心的City Thameslink站下车,一出站门,小凉风呼啦啦地吹着,让人不由精神一振。但见一身材曼妙的Office Lady身披风雨衣,脚踏高跟鞋,迅如疾风,快似闪电,侧身而过,很快便隐入到茫茫人海之中。这份利落,让俺们这帮闲散惯的乡下家伙实在是汗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课的地点是一座维多利亚时代晚期的哥德复兴式风格的红色建筑,名为Holborn Bars,由建筑名家阿尔弗雷德·沃特豪斯(Alfred Waterhouse:1830~1905)为英国保诚公司(Prudential Plc.)设计,1879年开建,1901年才建成,主区域为保诚的总部所在地,其余区域也是写字楼。我们待的地方紧靠Holborn大街,房间内部的装饰古色古香,廊柱外都砌着花纹繁杂的琉璃,玻璃是彩绘的,屋顶为拱顶结构,给人的感觉既豪华又庄严。毕竟已经是21世纪了,里面的各种设施自然也是紧跟时代的步伐,WIFI也无处不在,待着还是很舒适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课间休息的时候,和几个同事一起走出大楼,人手一杯咖啡,就在街边立着,透透气,提提神,看看大街上川流不息的红男绿女车水马龙;或者,在这座建筑群中漫步,看着穿堂而过的风和飘飘而下的雨抚弄着美丽的楼宇,工作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定很幸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天井里是一个小广场,北边有一尊铸铁雕像,上面刻有上百个姓名,以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保诚公司前员工;东边不远也有两排铁筑矮墙,上面同样有百来个姓名,这回是牺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员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一个角落,还看见一个标牌,上面注明大名鼎鼎的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曾在此地居住,不过那是在这座大厦盖起之前的事儿,原址早就被拆迁了。

下课以后,应詹姆斯之邀,和另外两个同事一起去街对面的酒吧小酌一杯,聊聊上课的感受,话话生活的趣事,其乐陶陶。

告别众人,走到车站的时候已经是六点来钟,人潮汹涌。我挤进车厢,靠着一个座位,听着某人推荐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随着车厢的晃动,回家去也。

关键词(Tags): #伦敦通宝推:刹那芳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