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桂林抗日保卫战 -- 梦秋

共:💬211 🌺1944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桂林抗日保卫战(十一):桂林陷入重围(上)

十一. 桂林陷入包围(上)

广西的东北部的地形像是一个向左略微倾斜的“个”字。上面那个“人”字的交汇点就是广西东北大门全县。左边的一撇就是越城岭,右边的一捺是都庞岭。“个”字中间的一竖是海洋山。桂林就位于越城岭与海洋山之间。从全县到桂林的距离大约有120公里。在海洋山与越城岭中间的湘桂走廊并非一路坦途。这一点在第一章《桂林的地形》当中已经讲述了。日军占领全县之后,虽然攻击暂缓,但是其正面对于中国军队的压制一直没有完全放松。第58师团连续发动的进攻迫使中国守军93军步步后退。9月底,在湘西武冈短时间整训后撤广西的79军经过越城岭转移至93军的右翼,与46军的新19师会合。之后这两个军一个师的部队在越城岭和海洋山一带重新组成了中国军队的正面防线。这道防线东北是93军,位于左翼;东北偏东是79军,位于中间;东面是新19师,位于右翼。另外,我们也已经知道,16集团军的两个主力师也一度在海洋山一带布防,却并未参与战斗。在10月中旬,这两个师便全部调去桂平一带,参加对日军南集团的作战当中。

我根据当时形势以及在网络地图基础上草绘的地形图和形势图,请见我的博客:外链出处

都庞岭对于军队的大规模作战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它横亘湘桂边境,道路崎岖难行。除了经过湘桂走廊的大门全县之外,从湖南进入广西要穿越都庞岭的四个主要隘口(分别是清水关,雷口关,永安关和龙虎关)。其中以永安关和龙虎关最为著名。1934年中央红军从湖南进入广西就取道永安关。本次战役当中,日军从常宁南下,一路追击杨森集团的20,26和37军至永安关。第3师团和第37师团主要负责对这三个军的作战。日军如果从全县往东南方向布防,有可能包围杨森集团大部,封锁各个隘口就可以将其堵在湖南境内。第3师团曾经向第11军提出在湖南道县一带歼灭杨森集团的部队,但是第11军司令部对此表示反对,答复说:“军意不予各个击破,以期充分积聚战斗力,一举完成远途作战。” 这里很明显地暴露了第11军司令部的作战意图,那就是放弃对中国军队的包围和歼灭,以尽快夺取桂林。

全县失守的后果十分严重。在后勤方面,黄沙河渡口是日军从湖南进入湘桂走廊的唯一道路,也是唯一可以通过重型武器的道路。日军称:“各队车辆聚集在渡河点。一座门桥渡河往返需要30-40分钟,进展缓慢。一夜之间难以渡过一个(技术兵种)大队。” 如果没有丢失全县和黄沙河,就可以造成将日军挡在广西东北的态势,迫使其寻找其他的攻击点。日军就不会在毫无阻拦的情况下渡过湘江,最不济也能迟滞日军的进攻。此外,由于全县是“个”字形的交汇点,日军从这个交汇点出发,可以从背后袭击都庞岭的中国守军,置其与腹背受敌的境地。全县失守之后,都庞岭天险失去防守价值,守卫永安关已经没有意义。日军第3师团在9月14-18之间的某一天占领了永安关。在同一个时期里,第13师团从全县东部南下,拿下了灌阳。从东面开始威胁桂林。

都庞岭的这一捺虽然在名义上有杨森集团防守,但是整个阵线就像纸糊的一样毫无作用。重要关隘当中,除了永安关早已丢失,龙虎关的防守也是十分虚弱,竟然是由甘丽初的中央军校第六分校的学生军把守。因为学生军兵力严重不足,甚至需要调动恭城自卫队前往据守 。李汉冲的回忆当中确认了这一点。第四战区制定的早期作战计划当中(即日军未侵入广西之前),由“甘丽初率该校学生及平乐专区地方团队,进出龙虎关附近,选要占领阵地,对敌警戒” 。关于甘丽初手下到底有多少人,大约可以从9月29日张发奎致蒋介石密电当中看出来:“转据湘桂边区甘总指挥有未、有酋两电称:本部练习营及学生仅三百,自今晨在龙虎关与步、骑、炮联合之敌千余激战……阵地遂告失陷。”【注一】 杨森部队在洪桥战役后期撤退得未免太快,以至于让学生军来扼守险要关卡,帮他们挡子弹。根据当时来往电报显示。张发奎后来回忆,龙虎关在9月底已经失守。甘丽初的学生军在龙虎关附近作战,最多坚守到10月5日之前。而且日军当时已经占领兴安,如果东出恭城,龙虎关中国守军可能陷入被前后夹击的境况。坚守不再有价值。

北面战场,以胡栋成为代军长的93军仍旧在节节抵抗。张发奎明令93军不得在9月28日之前撤离溶江防线。93军超计划完成了任务,一直坚守到快十月底。关于93军为什么能够一改丢弃全县的失败情绪,实行坚决的抵抗。其直接原因应该归结于前任军长陈牧农被处决的震慑效应。另外一个原因我认为是93军自全县向南撤退之后,摆脱了被围歼的可能,因此士气有所增长。在防守全县期间,93军实际上既无后援,地形上也处于不利于防守的状态,其孤立状态,远甚于数月前第10军被包围在衡阳。93军南撤之后,湘桂走廊的地形使日军从两翼包围的可能性大大减少。同时79军和新19师构成了比较坚强的右翼。加上该军离守卫桂林的31军和46军距离缩短,后方随时可以增援,因此敢于放手抵抗,并不乏战绩。

93军和日军的战斗主要在湘桂走廊一线以及两翼的山地展开。湘桂线以西已经属于越城岭,山高险峻,大部队和重武器行动不便,双方一般只布置一些警戒部队。在正面进攻不得手的时候,日军屡次使用轻装部队穿过越城岭,采用迂回的方式,绕过各个重要隘口,从后背或者侧翼发动进攻。如果守军不发生惊慌的话,这些轻装部队并不足虑。据2002年《兴安县志》称,93军新8师在兴安的松江口(湘桂走廊以西)的山区激战三天,歼灭了日军一个迂回我军左翼的大队。这个说法也为《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所证实。 有趣的是,在《一号作战》当中,日军虽然没有承认有部队被歼灭,但是却引用了中方歼灭日军一个大队的消息。日方承认“重庆军的抵抗意外顽强”。

按照日方记录,出现在松江口的这支日军部队应该是第58师团下属第51旅团独立步兵第108大队,大队长广濑武夫中佐。 实际上广濑大队并未被歼灭。它的番号依旧出现在对桂林发动进攻的部队当中。该大队最多是在松江口受到比较大的损失而已。夏威在发给蒋介石的密电当中称:“该大队歼灭大半。” 但是他却将被歼灭的大队番号认为是第106大队,被“击毙”的队长变成了只有姓,没有名也没有军衔的山田。日军第58师团下辖步兵第52旅团(旅团长古贺龙太郎少将)下面确实有一个独立步兵第106大队。但是这个位大队长却叫今崛元贞大佐。他后来参加了对桂林的攻城战。在中方的许多材料当中,包括《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这样的书籍里,中国军方不止一次地记载有“日军在松江口(或者松口)歼灭一个日军大队”。但是两相对照,也许夏威说的“歼灭大半”比较接近事实。

日军第58师团先后在界首 、兴安县城、严关口、老茶亭和溶江等地遇上激烈的抵抗,不得不放慢了攻击的节奏。日军9月13日占领全县,10月1日才占领兴安。完成兴安外围的清扫已经是10月4日。之后日军在兴安开始重新部署,并在此处集结第58师团和第40师团。日军在此处集结和休整了10天,更换了冬装。10月10日,日军第11军司令部从衡阳转移到全县西南的一个小村落里。距离前线交通距离大约有60公里。而第六方面军司令部,则设在第11军司令部以北200多公里的衡山南岳。

第58师团之所以并不急于发动全面进攻,不光是需要休整的原因。他们需要等待自己的友军发动协同进攻。日军在长衡会战和洪桥会战当中,很少单独使用一个师团的部队去攻占一座城市。通常会使用两个师团或者两个战斗分队进行迂回和配合。当中国守军发现自己遭到迂回之后,在士气上发生恐慌,很容易在进攻之下崩溃。这一次日军重复了类似的战术。当第58师团和第40师团集结休整完毕之后,第11军以第58师团继续向南正面进攻,同时打出了一记“左勾拳”,使用第40师团从兴安东部出,专门选择海洋山当中的隘口小路,经过高尚田(79军据守,今灵川高尚镇)、海洋乡(新19师据守)和灵田村(这些地名均为海洋山当中的村镇)从东北方向向中国守军防线的右翼扑过来。这个战术对于中国军人来说,也是领教多次了。

关于日军的迂回战术,1939年桂南会战当中担任31军军部参谋处作战课少校科长的覃戈鸣就已经领教到。他在桂南会战的回忆文章中说,日军之所以采取这样的行动,是因为中国军队的军部和师部经常离前线部队数十里。“敌人迂回前线部队的侧翼前进,就威胁到军部和师部。军长、师长就着慌,就下命令要前线部队撤退下来掩护军部、师部了。” 本次桂柳会战,16集团军的总部设在桂林西南的永福县城,距离前线交通距离有将近100公里。为了便于指挥,在桂林另外设有指挥所。同时为了加强防御,16集团军司令夏威命令46军170师副师长巢威从46军内部抽调了4个营的部队,组成巢威支队加强79军的防线。巢威支队有多少人也是个有趣的历史问题。夏威说巢威支队有4个营。 但是巢威自己回忆却说有6个营。 孰是孰非,难以判断。

注一:《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第1317页,《张发奎致蒋介石等密电》,9月29日。综合各种资料来看,坚守龙虎关的中央军校第六分校学生军应该是该校第19期(1942年底入学)和第20期(1943年底入学)的学员,具体人数不详。该校历年培养的学员都在1000人以上。抗战八年培养的毕业学员总人数在万人以上。如果没有变化的话,第19和第20期学员总人数应该接近3000人。何以张发奎所说人数如此之少,难以明判。

关键词(Tags): #龙虎关 93军 左勾拳 桂林通宝推:李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