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魂系英伦——回顾范堡罗航展64年 -- silencsrv

共:💬16 🌺14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结束语

从最初的小打小闹到今天世界规模最大的专业性航展;从最开始的仅仅展示英国航空企业产品到今天荟萃世界顶尖航空航天技术;既有初创的简陋、“要导弹不要飞机”时的窘迫,也有规模发展壮大的喜悦,范堡罗航展走过了自己不平凡的64年。这64年里,英国航空工业在经历了几次整合后,终于告别了大小十几家公司分散研发、各自经营的局面,走上了集约化、规模化、国际化经营道路。今天的英国航宇集团(BAe)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军工企业,拥有世界顶尖的发动机制造、雷达和航电研发部门。更重要的是,英国航空工业不再是一个封闭、自给自足的体系,而是融入到欧洲航空工业的奔流长河中,成为世界航空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范堡罗航展在这个融入的过程里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点或许是最初参加范堡罗航展的人们所始料未及的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范保罗航展上中国展团的FC-1“枭龙”战斗机和配备的各种精确制导武器

虽然是世界顶尖级航空技术展览,但范保罗航展没有一味“嫌贫爱富”,每届航展都为中小型企业甚至创业型企业留出空间来展示自己的产品和创意,这点值得中国珠海航展学习借鉴。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中国的许多民营中小型企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研发实力和制造水准,若想进入航空领域,可以尝试先从研发、制造中小型通用飞机零部件开始,一步一步打开国外市场,这或许是一条发挥中国制造业优势融入国际航空产业的路。另外从参加范保罗航展的各国产品可以看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基于自身战略定位、工业水平对航空工业有不同的理解:既有独立自主研制各型军民用飞机的;也有购买许可证仿制、组装现成产品的;还有侧重于一个领域或一项技术,做到“一招鲜,吃遍天”的。航空产业发展道路从来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各国只有从本国实际出发,最大程度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资源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道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作为一个老牌航空强国,英国拥有悠久的航空文化底蕴和较强的航空技术研发实力,这点从每届范保罗航展中少不了的经典名机飞行表演里可以看出来。但战后半世纪里英国航空工业的整体规模却在逐渐萎缩:“火神”轰炸机的退役标志着英国独立的轰炸机制造产业彻底终结;“海鹞”战斗机的退役意味着战后英国海军的舰载战斗机力量首次出现空白;只剩下以“台风”战斗机为代表的战斗机制造产业和以空客为代表的干线客机制造产业还支撑着英国航空产业的半壁江山。这里面既有政府决策的失误,也有国力不济的无奈。“红旗还能打几天?”是拷问当下英国政府和航空工业界的头号问题。英国航空工业拥有辉煌的过去,那是一代代英国航空人满怀豪情创造出来的;而未来如何还要看今天的英国航空人们如何把握。2012年对英国而言是个不寻常的年份,伦敦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一个乐观、富有创意的英国。同样也期待英国航空人们也能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在未来的范保罗航展里把更多惊喜奉献给大家!

英国,加油!范保罗,加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