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花剌子模帝国简史 -- 赫克托尔

共:💬1076 🌺6538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再写两个诗人

1189,1229剧本德国是有些诗人的,尤其是有吾尔力希这么个牛X诗人(步骑两项S,武力91)特别引人垂涎

法尔塔:中世纪德意志的抒情诗人。跟随神圣罗马皇帝弗雷德里希二世等。是继歌德之后的又一位名诗人,留有爱情诗和箴言诗等名作。

吾尔力希:德国的吟游诗人。专于颂扬贵妇人为作战的信念,是位拥有骑士精神的人。在马上长枪比赛时折断了307把长枪,所向无敌。

如果是在成四游戏里,当然是吾尔力希有价值的多(诗人应该是会文化特技的吧),不过实际上是反过来

他们都是骑士文学鼎盛时期的诗人,当时德国流行的宫廷恋歌(Minnesang)或者骑士恋歌的作者。

法尔塔 瓦尔特·封·德尔·弗格尔瓦伊德(Walther von der Vogelweide)约于1170年生于南提洛尔(奥地利西部的山区),约1230年逝于维尔茨堡,也葬于此。出身于贫穷的骑士家庭。早年曾在维也纳宫廷里服务,奉老莱茵马尔(Renmar der Alte)为师,学习“宫廷恋歌”的写作。1198年离开宫廷,在欧洲各处游历。他曾拥护德国霍亨斯陶芬王朝和罗马教皇斗争。在德国文学史上,他是中世纪最伟大的抒情诗人。《菩提树下》这首描写朴素的少女的恋情,是他成功的杰作。同时,他又是一位政治诗人,采取民间艺人的讽刺短诗的形式,加以发展,写成了许多锋利的格言诗,作为和罗马教皇斗争的武器,具有非常丰富的政治内容。这种诗当时被称为“帝国格言诗”,最著名的一首是《我坐在一块石头上》(由于这首诗歌太著名了,以至于瓦尔特的形象永远被定格成一位坐在石头上的大叔维基里他的图片就是如此)

晚年他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德皇腓特烈二世赏识他的作品,赐给他德国维尔茨堡附近的土地。瓦尔特晚年创作了许多十字军题材的歌曲,如《巴勒斯坦之歌》

相传如果谁在他的墓前读他写的诗歌或献花,就会得到他的祝福而获得自己希望的爱情,所以他墓上至今仍常有人献花

吾尔力希这个神经病是德意志文化圈里的“段誉”,Ulrich von Liechtenstein(约1200--1278)Liechtenstein就是列支敦士登。所以可是说他是德国人、或奥地利人,或列支敦士登人。

是一位以痴情著称的奥地利骑士,他年少时候在伊斯特里亚公爵亨利的宫廷中接受成为扈从的教育,由当时的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六世(1189年剧本里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五世的儿子)册封为骑士。他之所以能名垂青史是因为他写了本自传体的书《为女士效劳》(Frauendienst),里面充满了火辣辣的爱情?....单相思

他的爱情诗篇随着他的癫狂行为传遍各地——

这位中世纪的骑士爱上了一名女子,但她毫无反应。拒绝使乌尔里希做出种种极为荒唐的举动。那名女子解释说,她之所以不愿成为他的爱人,是因为乌尔里希的上嘴唇过于丰厚。于是他对自己实施了现在我们称之为外科手术的行为(一说他是兔唇),而后等待他的是持续将近一年的疼痛难耐。

那名女子认为这种痛苦还不足以表达诚意,仍然拒绝接受他的求爱。乌尔里希为了赢得芳心而参加了多场赛事,有一次险些失去一只手。那名女子得知后反而嘲笑说“我想他的小指还在。”乌尔里希听闻此言,即刻将小手指削掉,附上一首长篇爱情诗一并送给了那女子。

对方的回答很干脆:“我不认为一个理智的人会做出这种蠢事。”郁郁寡欢的骑士最后踏上一段传奇旅程:他离开自己的城堡,向在日耳曼王国领土上遇到的所有人发出挑战。一旦战胜,他就强迫战败者向他所爱的女子致敬。他从威尼斯一路杀到维也纳,沿途战无不胜,折断307把长枪(严重怀疑真实性....堂吉诃德的疯癫表现是有历史依据的....)

他的其他疯癫举动还包括:为了见恋人他化妆等在她家门口和那些祈求她恩典的麻风病人混杂在一起好几天...以及出于某种神秘的信念,把他艰难的挑战视为维纳斯赋予的使命,所以他在头盔上饰以这位女神的雕像,同时在甲胄下穿着全套女装....

这么一个疯癫的家伙获得了和哲别、速不台、徐达这样扫荡天下的名将一样的优异数据,受到成四迷的关注和宠爱,反正我是几次把他招做女婿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