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科技创造问题 -- 晨枫

共:💬190 🌺1101 🌵1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帖子让我感慨万千

晨枫,或者说吴晓林博士提出的这个问题,太大,这个问题本身历史就很悠久了。我说点个人看法。

我十年前在国内的一个顶级大学里面读工科研究生,那个时候本科生扩招已经风起云涌,研究生扩招刚刚展露苗头。导师带了十几个学生。导师虽然正当壮年,但是属于那种不太能“混”的,经费不充裕。研究生们连每人一台电脑都困难,有次甚至为了补助的事情闹过。他总是说起他过去带的一个研究生,毕业破格获得了优秀研究生奖。那个时候他一共就带大概3~4个研究生。我想以他的本意,他原本不愿带这么多研究生的。之所以带这么多,是因为国内研究生扩招从这些顶级大学试点,不带也得带。一句话,国家安排了任务。我在他门下几年,见面的机会都很少。说实话,浪费了几年光阴。这不是我个人的感受,我夫人那个时候在隔壁的那所大学,感受一样。十年过去了,不知道情况是否有所改善?

前两天看新闻,说北大的老师呼吁禁止学生做实习生,说是其实给人去做廉价劳力,小力巴。

外链出处

这个新闻我颇不以为然。学生出去做点力巴又怎么样,只要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提前接触社会,接触产业,有什么不好?当然不能影响课业。我在美国的研究生学校专业排名是数一数二的,但是所有的学生假期都被派出去做实习生,养自己,也给将来找工作打底子。没看见因此影响了任何学术质量。实习这种事情,应当是引导而不是激愤地禁止。现在国家没有义务将来给你找工作,所以不要幻想活死人墓的生活。

说另外一个不搭界的故事。我姐姐在国内做残疾儿童教育,前一阵子做普查。一个老太婆,带着一个自闭症儿童,是她的外孙。老太婆一进门就跪下了,说是要政府收养这个孩子,孩子父母不管,她也带不了了。奇怪了,政府有什么义务收养自闭症儿童?

但是这个故事后面透露出中国人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就是在中国,这个国家强于社会的地方,人们倾向于把政府当成灵丹妙药,一切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欠薪了找政府,医患矛盾还是找政府。政府,控制着一切,也对一切负有责任,起码相当一部分人是这么看的。当然政府也别委屈,你却是也在心甘情愿扮演着“神”的角色,公检法人大,基本都是看您的眼色行事。毫不例外,在中国这种社会环境下,政府控制着绝大多数资源,包括科研和教育资源。

大家一方面埋怨政府对私人生活的入侵,比如曾经铁板一块如今已经艰难维持的户口制度;一方面又把政府当成解决一切问题的神。大家一方面抱怨政府对于科研插手太多(好像前面的研究生扩招),一方面又为了政府的科研经费你争我夺。享受了它的好,却不想承受它的恶!

当年国企改革,批判的一个重点是企业办社会,从妇产科到火葬场。可是我看,现在是社会办企业,每个地方的党委书记,都是大大小小的董事长(参见最近湛江申请钢铁项目的新闻)。企业要竞争,你看看各个地方为了争夺项目,争夺拨款,打得头破血流。企业要效率,要逐利。既然科研的投资方是企业型政府,那么科研要逐利也完全说得过去,这就是晨枫说的“顾投入-产出”。如果中国政府能整体打包上市,我想股价会很高,历史上哪有这样全知全能的企业?

但是政府毕竟不是真正的企业。政府还需要维系社会的综合发展,社会不能像企业那样裁汰冗员,开除了事。政府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它的钱都是“公有”的,所以效率较之企业低得多,有各种合法的非法的损失。就是美国,靠战争和冷战维系的科技竞争,在冷战后也冷却了,得不偿失。而中国,这个经费效率问题,应该是很突出的。而真正企业的效率,应当更高。

政府毕竟不是万能的,它可以粗放地投入千万亿的资金(先不管什么时候才能偿还的问题),却没有办法精耕细作。而魔鬼就在这些细节中。我想只有利用市场本身的调节能力,才能接近理想的精耕细作。而人类总是愚蠢而贪婪,还自作聪明,政府种种大举措的最终后果无法预料。市场不是万能的,但是从长期看,政府调控并不一定优胜。民主党总是宣传大政府,这是我个人不喜欢民主党的一个原因。

美国排名前二十名的大学全都是私立大学,但是也有NIH和各种国家实验室。我想改革开放三十年,最大的成就就是给了人们选择的自由。我想中国的科技经费,也应该走到有选择的自由上来。要不然,恐怕还会看见像我当年导师那样的愁眉苦脸。

通宝推:本嘉明,雪君,njyd,波波粥,西电鲁丁,光年,常识主义者,晨枫,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