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核武器王者的一些八卦 -- 黄河故人

共:💬182 🌺2757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也来掺和几句

关于奥本海默和前苏联核间谍的事情,现在的历史研究者一般相信在核情报泄露问题上奥本海默本身应该是清白的,但他运用自己的人事权利安排一些思想明显左倾的青年学者进入洛斯阿拉莫斯关键岗位是有意为之的,目的是用这种方式制造核平衡,我相信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想法,而是一群人的想法,由此才能解释美元无用。

大卫.格林.格拉斯的姐姐就是罗森博格,那对因为核间谍案被执行电椅死刑的夫妇中的女性。至少对于她而言,我认为这是信仰的问题。

我一直以为国内的核武器工业中心在兰州,后来才知道其实兰州更多的是一个马甲。就像酒泉卫星基地和酒泉市的关系一样。但我所知道至少有一个城市是名副其实的核工业基地,产学研建采一条龙,此前我一直以为它只是一个没落的内陆工业城市。它被公众知晓更多是因为抗日战争时的一场战役。

原公浦车原子弹核心有一个细节没有说透,他所车的弹心材料是真正的金属铀,铀浓缩的最终产物。几千吨黄饼,十几座厂矿,几万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心血就是原公浦手上的那块加工材料。真是容不得半点损失,这就可以理解当时参与者的心理压力有多大,那一刻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能否成功,居然就要看一位车工的心理状态是否稳定,操作水平都还是其次了,真是脆弱的一刻。所以说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国家的功勋者更多还是默默无闻一辈子的普通人。

原师傅用来进行原子弹弹芯加工的机床连同上面的硬质合金刀具都是走私进来的。当然,也可以理解为通过特殊渠道进口的。

当时国内核材料加工厂对上班工人的防辐射措施除了防辐射服装外,所有暴露在外的皮肤都要涂抹很厚的凡士林,包括整个脸,然后喝一杯加入大剂量白糖——对,白糖——的牛奶,然后才能进入车间,下班的时候再喝一杯。没查到关于碘片的记载。

当时中国核武器的铀原料,来自国内一个被认为完全不可能有铀的地区,当时的苏联专家初次得知这个消息,根本不相信。因为那个地方距离国际上公认的铀矿带南辕北辙,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那个地带是国内外知名的有色金属矿区,十几种伴生矿,但此前没有铀资源的记录。

中国的核科学研究第一高院应该是清华,主要是理论。但第二重要的是一所完全不知名的学院,同核工业相关的诸多务实专业以此为最,所以它曾经是核工业部委唯一直属的高等院校。现在它已经被合并了,并且有了一个听起来像三流大学的名称^^ 随便说一句,在中国,不要轻视任何一所被冠以工学院的大学,也许某个基础或者国防工业的人才培养就是靠它一力支撑的。不过现在在中国还叫工学院的大学应该不多了吧,便宜了一些拼凑起来的杂牌“大学”。从它们中培养的很多土鳖是当今国内工业界的栋梁。

通宝推:盲人摸象,桥上,发了胖的罗密欧,原味酸奶,穷贱忙人,我偏要折腾,dahuahua,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