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中华文化 -- 夏商楚歌
隋唐以后陆续形成的八大佛教宗派中,以禅宗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是中国传统文化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禅”是梵文音译“禅那”之略称,意坐禅或静虑,也译作“弃恶”、“思维修”、“功德丛林”等。但“妅”与“禅宗”并非一回事,“禅”是一种修练方法而“禅宗”是佛教派别。
据说禅宗的“西天第一祖师”是如来的弟子摩诃迦叶,当日如来灵山法会拈花示众,迦叶破颜微笑,如来遂曰:“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叶迦。”(《五灯会元》卷一)所传正法眼藏,即“禅”。
早期禅宗,在印度共传二十八代(到达摩为止)。我国以菩提达摩为“东天第一祖师”即初祖。达摩是南印度人,后由南印度传入北魏。然此说不确,在达摩以前及同时,翻译禅籍、修持禅业、传授禅法的就有七十多人(见《高僧传》、《续高僧传》)。达摩传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久传弘忍,弘忍传惠能,共六祖。
“禅宗”是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以心传心、心心相印。实际上,它以《楞伽经》、《心经》、《金刚经》、《楞严经》等及后来的《六祖坛经》和众多禅师语录为理论依据。
它是在中国产生、异军突起的一个佛教宗派。早期禅学结合神仙方术。大乘禅法与义理相融,加之般若学与玄学兴盛,忘言绝虑、冥然相合之说盛行,开中土禅学新风。早期禅学主要在北方流行。
他们的行为,北魏时受到其他僧人和官府的迫害,“文学多不齿之”,被斥为“魔语”,北魏曾多次下诏,严禁僧侣“游行民间”,游涉村落”。据说达摩和二祖慧可都被置毒身死,故到三祖僧璨,不得不转移到南方,到皖南一带活动。
一般所说的禅宗,或称“新禅宗”,真正的创始人是弘忍的弟子惠能和神会。惠能(636—713),祖籍河北阳,本姓卢,其父贬官岭南,三岁丧父,遂为“新州(今广东新兴县)百姓”,从小“艰辛贫乏”,“于市卖柴”。二十四岁时往黄梅(今属湖北)投奔五祖弘忍(601—674),随众作务,踏碓舂米。据说弘忍上座弟子神秀书得法偈于廊壁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惠能亦作一偈,然不识文字,请人代书于壁: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
惠能的禅偈得到弘忍认可,遂于半夜亲传法衣(袈裟)。神秀说“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是仍执着于“有”、“无”,而佛教最基本的教义则是取“中道”,超越“有”“无”。
惠能“本来无一物”,是说本来就没有什么善与恶、是与非、迷与悟、清净与不清净,这正是“佛性常清净”的旨归,是超越二分法的“父母未生时”的“本来面目”,所以得到弘忍的首肯。惠能得衣后,立刻南下,“混农商于劳侣”达十六年。弘忍去世后,他才到广州法性寺听印宗法师讲《涅槃经》。
次幔移曹溪(今广东曲江县)宝林寺,开讲佛法三十多年。武则天“征徙京城”,“竟不奉诏”。他就是禅宗“六祖”。
所著《坛经》,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记载的惠能言行录,是中国人佛教著作中唯一称“经”的一部书。其弟子神会、怀让、行思等,又开创菏泽、南岳、青原三大派系。
惠能主张“顿悟”,所开新禅宗,史称“南宗禅”。当日弘忍的另一徟子神秀乿张“渐悟”,开“北宗禅”,故有“南顿北渐”之说。北宗禅流行从长安、洛阳一带,势力不小。经过惠能弟子神会(684—758)的斗争北宗禅才开始衰落,南宗的正统地位也才得以确立。